死之前看到的最后影像会停留在视网膜上?到底是传说还是真的?

在某问答平台上看到一个有趣的问题:死之前看到的最后影像会停留在视网膜上?真的假的,你怎么看?

这是一个流传相当广的说法呢,既有一点惊悚又有一点吸引人,如果说有一个词语可以准确地描述的说,那一定是“都市传说”呢。

那么这个都市传说是完全的捕风捉影还是并非完全空穴来风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问题吧!

老式照相机

我想这种想法的灵感应该是来源于老式相机,比较年轻的朋友可能都没有见过,以前的相机刚拍完是没法看效果的,必须把其中的感光底片——胶卷经过化学冲洗后才能看到最终结果。

那么胶卷是什么原理呢?其实利用的是光化学效应。

底片上涂着一层溴化银微颗粒,光线是有能量的,不同的化学物质对光的敏感度不一样,而溴化银是其中对光最敏感的那种,一但被光照到就会分解为银颗粒与溴单质。溴单质会挥发,只留下银微粒,溴化银是透明的,银微粒则是黑色的,因此在底片上就会留下曝光后的影子。

因为光越强分解出的银就越多,所以底片与真实图像是完全相反的,越亮的区域就会越黑。之后底片还需要进行转印,才能变成照片,比今天的数码相机大概麻烦1000倍。

可能有些人在鼓捣相机的时候灵机一动,想到我们的眼睛是不是一台在持续拍照的相机呢?那么每一瞬间人的眼睛里一定留下了底片喽?是不是人死后眼睛里会留下最后一张底片呢?

生物的眼睛是数码相机

我想,第一个这么想的人一定是个对相机有一定了解的杀人犯。因为犯罪心理学揭示在犯下罪行的一段时间后,当犯人冷静下来时,就一定会产生恐惧、慌乱以及罪恶感。这个阶段犯人一边后悔一边害怕罪行暴露,在试图毁灭痕迹隐藏犯罪时可能会胡思乱想,得出死者的眼睛会留下自己身影的想法。

事实上这件事还是确实存在的,确实有犯罪分子在杀人后夺走了受害者的眼睛。而这样惊悚的事件经新闻报道后就传的越来越广,导致很多科学素养不高的群众信以为真,以讹传讹,渐渐演变成了一种都市传说。

可是负责检验尸体的法医一定会一脸懵逼,如果有这么便利的方法,那世上也就不会有这么多悬案了。

那为什么人眼不能留下死前的身影呢?答案其实非常简单,我们生物的眼睛即使再怎么原始,也是与数码相机类似的原理。光信号作用于我们的视觉神经细胞,细胞中的感光色素被光子激活,变成了微弱的电冲动,电冲动再通过神经纤维的层层处理与转运,送到了我们的大脑皮层中,这样我们就可以看见东西了。

这也就是说视觉神经细胞并不会因为光的影响而改变本身的形态,它只负责将电信号传递出去而已。


眼睛里的残影是什么?

那么可能有的同学就会问了:不对呀!当我长时间盯着一个明亮的东西看之后,眼睛里就会留下一个影子,那是什么?

那其实是一种视疲劳,被称为色彩负后像。具体原理是这样的:

我们的眼睛有三种色感细胞,分别对应着红绿蓝三色的光感,所有的光线都是通过与这三种不同的色椎细胞,其实是细胞中搭载的色素受光的活跃程度决定的。比如我们知道绿色与红色的光加一起在人眼中看起来是黄色的,这其实就是红色视锥细胞与与绿色视锥细胞同时受到了光的刺激,而真正的黄光同样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也就是黄光可以同时激活红色素与绿色素),所以大脑将这种颜色定为了黄。

而比较麻烦的是,这三种色素在覆盖上有大量重合的地方,比如在本应该是纯蓝的颜色区域,同样也会激发一定程度的红与绿,而在本应该是纯绿的地方,红与蓝也会插一手。那要怎么样才能精确区分颜色,为此人体是怎么解决的呢?

这就是一个进化给出的精妙的方案——大脑皮层将红与绿、黄(红+绿)与蓝、黑与白设定为一种存在“此消彼长”关系的信号处理方案,这被称为色补拮抗。也就是说当红的反应很强时,绿的信号就会被大脑削弱,反之亦然。这样的好处就是当红与绿满足一个强度比例时,就会相互抵消,这样就可以看到纯纯的蓝色了。

那么当我们看一个非常强烈明亮的颜色,比如大红色时,视觉神经会强力地输入红色信号。但是神经是会疲劳的,一段时间后神经就会自动弱化对红色刺激的响应,也就是增强了绿色的补充(这是神经层面的补充,并不真实存在)。那么当你突然把视线移开看空白处时,没有了红色的输入,但是对红色的抑制还在,于是你就会看到绿色的残影。

这一切都是大脑的故事

注意呦,这一切都是在大脑皮层中发生的故事,与视网膜一点关系都没有,眼睛只是完成它基本的职责——输入信号而已。

这就是最终结论了:眼睛里不会留下任何残像,所有的残影都是来自大脑。

我是酋知鱼,一个有点东西的科学作者,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