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蚊子都灭绝了,对人类会有什么影响?结果让人害怕

蚊子虽然大家都讨厌,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蚊子的出现或许是一件好事。

我们从食物链和生态位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下原因。

食物链

如果你看过《狼图腾》,你会知道,在《狼图腾》中,人们为了保护牲畜不被狼吃掉,于是人类消灭狼群,直到最后一只狼死去。

原以为没有狼的环境下,更有利于牛羊的生长。但没想到没了狼之后,草原上的兔子、老鼠开始崛起,这些动物对草原的破坏性更大,它们掘食草根,很容易导致草原退化。由于天敌狼的减少,最终导致当地沙漠蔓延。

其实狼图腾描写的就是一个草原生态位,由狼、兔子、老鼠以及牛羊还有其他物种组成的生态链。

一旦这个生态链中缺少任意一环,自然选择就会打破当地平衡,各个物种间会再次竞争,直到再次出现生态平衡。在狼图腾这本书里,再次实现生态平衡的结果就是草原退化,能够适应沙漠化环境的物种被保留,其他物种则在环境变化中灭绝。

狼图腾描写的是一个简化版的生态链,实际上的生态链比这个要复杂的多,而且蚊子也是生态链中的一环。

如果蚊子全部灭绝,那么自然界的食物链很有可能被打破,一些平时我们注意不到的物种或许就会因此崛起,对人类造成更大的影响。

生态位

除了食物链的角度外,还可以从生态位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蚊子灭绝后,对人类的影响。

我们可以把生态链想象成一个个坑位,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坑位,一旦这个物种灭绝后,会有其他物种来填补这个坑位的空白,一般替代的新物种以百万年为单位会出现。

比如: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经过几百万年的发展,迅速填补了恐龙遗留的生态位。

也就是说,在自然界中,每一个生态位都不会长时间空着,一旦某一个生态位空白出来,就会给其他生物机会,通过自然选择,一些更强势的物种会迅速占领这个生态位。

而且,新出现的物种会比原来的物种更难对付,比如:古代流行的瘟疫以及天花都已经被现代医学控制住了,但新出现的艾滋病、癌症等却困扰着人类。如果在未来艾滋病或者癌症也能够被治愈,或许还会出现一些更强势的疾病,让人们对此无能为力。

因此,或许蚊子占据着这个生态位,对人类而言反而是一种好事;如果蚊子真的灭绝了, 或许未来会出现比蚊子更厉害的物种来代替,到时候或许人们会研究如何复活蚊子。

对付蚊子的方法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蚊子都对人类有影响,世界上已知蚊子的种类超过3000多种,但只有70多种蚊子能够传播疾病,其中,冈比亚疟蚊又是能传播疟原虫的宿主,目前很多科学家在研究,如何通过冈比亚疟蚊来减少疟疾的发病率,目前科学家对冈比亚疟蚊特有的基因进行了改造,试图控制它的数量来减少疟疾的发生。

还有一些科学家放飞“雄性不育症”的蚊子,来试图控制当地蚊虫数量。之所以选择放飞雄性蚊子,是因为雄性的蚊子并不会吸食人类血液,只有处于孕期的雌性才会吸食人类血液,通过放飞雄性不育症的蚊虫,让它们即使和雌性交配,雌性也无法受孕,因此可以控制当地的蚊子的数量。但不管什么方法,目前人们做的更多是控制数量,而非消灭该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