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谈判,为什么美军从傲慢到沮丧?

朝鲜战争谈判,美军从傲慢到沮丧    

最初:談判不过是“缓兵之计”

1950年夏季,美国拼凑起所谓“联合国军”投入朝鲜战场,妄图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美国朝鲜战争史专家威廉?惠特尼?斯迪克在《朝鲜战争:一部国际史》一书中称:“中国军队(志愿军)接连发动两次痛击后,1950年12月中旬,华盛顿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中,杜鲁门政府开始谈论通过谈判结束朝鲜战争。”美国政府对谈判的基本要求是,交战阵营同意“停止向朝鲜增派任何空中、地面或海上部队,以及不增加朝鲜境内现有战争装备和物资水平”。

在前线美军溃败的情况下,美国通过联合国提出的谈判基本原则是“先停火再谈其他”。中国政府看穿美国“假和谈真备战”诡计。12月22日,中国政府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发表声明称:“很显然地,昨天反对和平,是为着美国可以继续扩张侵略;今天赞成停战,也是为着美国可以取得喘息时间,准备再战,至少可以保持现有侵略阵地,准备再进。”

1951年1月13日,眼见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手足无措,杜鲁门政府只好再度通过联合国放出和谈烟雾,但原则依然是“先停战再谈其他”。然而,美国并不是真心想谈判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美国外交官在联合国攻击中国“侵略朝鲜”,同时美军暗中集结兵力,打算趁商讨停战之际对中朝军队展开反扑。1月25日,美军集结23万大军发起全线进攻,“先停战后谈判”只不过是骗局而已。要想让美国真正坐到谈判桌前,只有在战场上痛击美军。

1951年5月15日,美军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在国会作证时承认:“朝鲜战争是美国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敌人进行的错误的战争。”杜鲁门深感“美国的主要敌人是苏联,美国不能在朝鲜耗光有生力量”。为摆脱战争泥潭,美国领导层再度想到和谈,通过苏联向中国转达“美国准备同中国谈判结束朝鲜战争,愿意恢复到战前状态”。

6月3日,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抵达北京,同中国政府深入商讨美国和谈可能性。毛泽东认为,中朝两军英勇作战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没有足够力量实现朝鲜完全统一,因此不能拒绝谈判。金日成同意毛泽东对战局的看法。6月23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建议,朝鲜战争交战各方停火休战,军队脱离接触。随后《人民日报》在社论中表示,中国完全支持马立克的提议。同一天,杜鲁门也表示,美国愿意参加朝鲜和谈,“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在6月30日向中朝军队发出停战谈判声明。中朝于7月1日复电李奇微,同意停火谈判。双方达成协定,谈判从7月10日开始。由此,朝鲜战争进入边打边谈阶段。

蛮横:“让炸弹、大炮和机枪去辩论”

1951年7月10日上午,朝鲜停战谈判正式在开城拉开帷幕。谈判一开始,“联合国军”代表团首席谈判代表乔埃中将就大谈“如果不能尽快达成停战协定,会造成许多不必要伤亡”,企图先占据政治制高点。中朝方面首席谈判代表南日则提出三项原则建议:停止一切军事行动;确定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在尽可能早的时间内从朝鲜境内撤出所有外国军队。但中朝代表团很快就意识到,其实美方对停战谈判并没有多少诚意。

美国战史学家的记录显示,当时美军参谋建议,“联合国军”代表团可以带西方记者去谈判现场,如果中朝方面阻挠“新闻自由”,就能在舆论上抨击中朝。当时中朝方面认为,双方还远未达成协议,不便让记者采访停战谈判。最后,出于最大的和平诚意,中朝方面同意双方可互派记者到会场采访。

但中朝方面的让步,反而让美国错误地认为“施压战略有用”。7月27日,实质性谈判开始。美方出尔反尔,不但不同意外国军队从朝鲜撤离,甚至还否定国务卿艾奇逊之前两次公开提出的沿三八线停火的建议,蛮横要求军事分界线应划在“鸭绿江上的空军及海军战线与开城、平康、北汉江区域的陆军战线的中间某处”,这意味着美军可以兵不血刃地让中朝军队全线后退36公里至68公里!

美国军史专家约瑟夫?格登在《朝鲜战争》一书中分析称,美军当时考虑,如果按这种方法划定军事分界线,“联合国军”能保证对中朝军队的有利态势。中方谈判代表解方将军回击道:“我们究竟是在这里讨论停止战争、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还是在讨论停火一下再打更大的战争呢?”在遭到中朝代表严词驳斥之后,乔埃公然咆哮说:“让炸弹、大炮和机枪去辩论吧!”

谈判陷入僵局后,美方转而挑事了。8月19日,担任中立区警卫任务的志愿军排长姚庆祥在巡逻时遭到伏击身亡。8月22日午夜,美军一架轰炸机突然飞临中朝代表团驻地上空投弹扫射。8月23日,中朝方面致函李奇微,历数美方蓄意破坏谈判的种种卑劣行径,要求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但美方狡辩称中朝“诬陷”。随之而来的,是“联合国军”的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

变卦:军事分界线划定屡次耍花招

1951年10月底,李奇微的秋季攻势以失败告终,这时他又想到了和谈,并要求把谈判地点从开城换为三八线附近的板门店。

谈判重启之后,军事分界线如何划定成为首要问题。“联合国军”谈判代表乔埃表示,如果以三八线为停战线,中朝需要退出开城和瓮津半岛等地作为交换,随后美方代表霍治又主张划定停战线时应该“补偿‘联合国军’的海空优势”,只有把停战线划在三八线以北才算“公正”。中方谈判代表解方反驳道,美方声称有海空优势,那中朝的地面优势就不需要补偿吗?理屈词穷的霍治又提出一个滑稽的建议:“既然双方各执己见,我看还是丢硬币解决吧。”他掏出一枚硬币说,“硬币落下时在哪面便听从谁的意见。”中朝代表对此均捧腹大笑,眼见场面尴尬,他赶忙把硬币收入袋中。从10月25日起,谈判谈了10多场,始终毫无进展。美方表示,如果在一个月内停战协定未能签署,则以实际控制线的变化为最后分界线,企图在签字前向北推进。

眼看谈判再次陷入僵局,为逼迫中朝让步,美国又发动细菌战。中朝方面一边展开大规模防疫工作,一边在国际上发表声明严正抗议。由于中朝掌握的证据确凿,美国无可抵赖,只得下令停止细菌战。

沮丧:在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上签字

1952年10月,美军集结重兵发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在43天的血战中,“联合国军”付出惨重代价,却几乎毫无所得。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称,鉴于上甘岭战役中伤亡过重,“联合国军”不得不停止任何兵力多于一个营的战斗計划,实际放弃了对志愿军的大规模进攻计划。

1952年11月4日,共和党候选人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总统。11月29日,艾森豪威尔前往朝鲜亲自了解战局。看到前线真实状况后,他认为必须想办法结束旷日持久的朝鲜战争了。

1953年2月22日,克拉克主动致函中朝方面,建议交换患病战俘。中朝方面明白,美国人又要谈判了。3月28日,彭德怀和金日成联名致函克拉克,同意先行交换患病战俘,并建议立即恢复在板门店的和谈。4月26日,在来自全球各地的数百名记者注视下,板门店和谈又一次开启。一开始,“联合国军”代表团首席谈判代表威廉?哈里逊中将同意以中朝八点建议(包括建立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等)为基础讨论战俘问题,但没过几天,他突然变卦,提出两条反建议,一是将朝鲜籍非直接遣返战俘立即就地遣返,二是4个月解释期满后中国籍非直接遣返战俘也就地释放。彭德怀司令员发现美方明显是在分化离间中朝两国,为了使美方老老实实谈判,志愿军接下来在战场上狠狠教训了下“联合国军”。果然,一打就老实,6月8日,双方终于在板门店达成战俘协定,按照中朝方面的八点建议遣返双方战俘。6月16日,双方重新划定军事停战线。为挫败南朝鲜李承晚集团阻挠停战的阴谋并使“联合国军”彻底服气,7月中旬起,志愿军发起金城战役。这次战役使美方明白,再不签署停战协定,损失将会越来越大。7月27日上午,南日将军代表中朝方面、哈里逊中将代表“联合国军”,终于在板门店签署朝鲜战争正式停战协定。

有意思的是,哈里逊突然提出,必须把他的中文名翻译成“海立胜”,以显示他是“海岛上站立着的胜利者”。中朝方面答应了这种阿Q式请求,以满足这名美军将领的虚荣心。当天,哈里逊把协定文本交给克拉克签字,克拉克倒是说了句实话:“我是历史上第一位在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

作者:候涛

来源:《时代邮刊·下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