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都曾经是个孩子,没有孩子是不爱玩的。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曾在关于青少年体育运动的研究中,列出了10-12周岁的孩子热爱体育运动的前5个理由:玩得开心,做自己擅长的事,提升个人技术、保持身材,以及得到锻炼。而持续的调查研究更是再三论证了:孩子们愿意进行体育运动是因为运动本身的乐趣所在。
帮助孩子养成运动习惯
Nike+Run Club大中华区总教练苏凯男的一句 “我也许没法留给他很多钱,但我能给他最好的东西——就是帮助他养成运动的习惯” 也许道出了众多热爱运动的家长心声。
每个尝过运动“甜头”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到运动对于身体的益处。身为家长,更是希望能让孩子享受到运动给人带来的积极影响。在爱燃烧进行的一次随机路人采访中,家长们纷纷表示希望孩子通过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健康快乐的成长,培养孩子勇敢坚毅的品格。
然而,运动习惯的养成不可能是一撮而就,需要一定时间的累积和沉淀,父母的言传身教,自然是最好的榜样力量,给予绝对的耐心,和孩子一起长大,也许是大人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陪伴的路上,家长的个人主观是需要谨慎的,也不应带有偏见地将运动划分为A类适合男生,B类适合女生。“国外其实踢球的女孩子很多,如果我以后有女儿,她也很喜欢踢球,那我会亲自教她,并会告诉她足球并不是一项很野蛮的运动”,现役中国女足后卫李佳悦在接受爱燃烧采访时这样说道,“足球,运动让我很健康,个性更开朗,每天都有很多正能量,没有太多负面的或者消极的情绪”。
让孩子们有尽可能多的选择
家长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个人偏好,潜移默化间会影响到孩子。“想用自己的专业,让孩子更早更好地感受这项运动”,这一点我们无可厚非。不过,这项运动只能作为孩子们的众多选项之一,而绝非唯一的选择。
中国男篮主力中锋易建联在家中放置了一些“婴儿篮球、婴儿篮球框”,但只是希望儿子可以先接触下篮球,“但我不会局限他,会给他自由发挥的空间,最终还是要看他自己的选择 ”,他认为,“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在孩子小的时候应该充分引导发展他的兴趣而不是限制他”。
Changing the Game Project (项目倡导将儿童自身放在儿童体育的首要位置)发起人John O'Sullivan指出,孩子们不应该在玩乐的年纪就被要求参与指定的体育项目,大人们应该等到孩子找到自己真心喜欢并愿意付诸实践的体育项目后, 再支持他们追逐自己的梦想。
退役网球名将李娜的家中没有放任何关于网球的东西,她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会有她的人生”。今年儿童节带女儿去到巴黎游玩,甚至不打算踏上她摘得2011年法网女单桂冠的罗兰·加洛斯的红色土地。
这一点作为NRC大中华区总教头的苏凯男也同样认同这一点,他更建议青少年在跑步训练之余,积极参加一些其他体育项目,例如球类运动、游泳、NTC等,去多方位地感受运动的快乐。
正确看待运动中的竞技性
绝大多数的体育项目,都具备竞技性, 那么“如何正确看待输赢”就显得尤其重要,不过,这一课题首先要端正心态的是家长。
体育明星在美国校园里有着极其广泛的影响力,家长会不自觉地渴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成为那颗闪耀的明星,何况,这还有利于升学。对于校队教练而言,团队的胜利无疑是对他工作能力的极大肯定。而在前文提到的研究中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胜利”并不位于孩子热爱体育运动的理由榜前列。对于孩子们而言,“胜利”只是锦上添花,反而是教练和家长更希望取得胜利。CNN在今年1月发表的一篇题为《如何让你的孩子在未曾尝试之前就讨厌体育》中提到美国每年约有350万儿童因过度训练而需要治疗运动损伤,而美国国家体育联盟的数据显示:70%参与竞技体育的儿童在13岁时不再热衷自己训练的项目而选择不再继续。 家长和教练的拔苗助长,往往为了一时胜利和所谓的成绩,而赔上了孩子长期的运动生涯。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竞技性的也会一定程度上带来激励效应。
现役中国女足队长吴海燕曾说:“通过一场比赛,你发现就是你的一脚传球给队友带来了进球,或者是通过队员的传球让你进球了。那种成功的喜悦感,那种渴望胜利的感觉,才让我能够真正体会到,哇,原来快乐就是付出了汗水之后,才能有的感觉”。
同样是足球运动员的,中超上海申花队中场球员曹赟定也有过类似的体会。原先小时候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足球,可当枯燥的训练遇上青春期,曾有过看到足球就厌烦的时期,而再度让他觉得踢球“有奔头了”就是从跟着队伍打比赛开始的,赢得比赛就成了他最开心的事儿。
当孩子表现出运动兴趣,想进行更专业的训练,甚至有想法参加比赛,而这一切均由内心的快乐所驱动,并不夹杂着大人们的急功近利时,才是真的爱上了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