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博士干什么
近年来,中国的博士毕业生数量连年攀升:2004年,有2.3万名博士毕业,博士人数首次在《中国统计年鉴》中作为单独门类统计;2018年,博士毕业人数突破6万。
在传统观念中,获得了博士学位,就应以学术为业,但这一观念正日益受到挑战。《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中国每年新增博士毕业生人数比新增高校教师多两万人左右,这意味着约1/3的博士毕业生没有获得高校教职。
拿到了人类社会的最高学位,在学术圈外,博士该何去何从?
学历市场的赢家,就业市场的“萌新”
马上能够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手握两所高校offer的物理学博士孟溪,俨然是博士毕业生中的赢家。但参加完论文答辩,她却突然感觉情绪跌入了谷底。她曾以为自己想当一名高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然而这样的道路似乎一夜之间失去了吸引力,甚至让她感到恐慌。
孟溪去论坛求助:博士毕业,不想去高校,但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该怎么办?孟溪提的问题并不是个例。
读博之前,孟溪的想法很单纯。“当时年纪小,总觉得这辈子起码得做一件一般人干不了的事。”她就这样开启了读博之路。至于未来找什么工作、就业市场情况如何,她自嘲道:“以我当时的心智,根本不可能想到这些。”
读博期间,她跟导师交流最多的就是实验情况。而工作打算以及就业市场行情,则很少进入他们的讨论范畴。过了3年多“朝八晚十”、周末单休的实验室生活,一位师兄提醒她:“赶紧做简历,准备找工作吧!”
于是孟溪开启了“找工作模式”,但实际上,她无法花太多时间联系工作:写毕业论文已经占用了她绝大部分的精力。她曾连续一个多月熬到凌晨两点才睡,早上醒了,抓起一件衣服套上就开始工作。有一天她突然意识到,那件灰色套头衫自己已穿了十来天。
她的导师则认为,“博士毕业理所应当去高校”。孟溪的师兄师姐毕业后,基本都走了这条路。孟溪原本也以为自己愿意当一名大学教师。今年春天,孟溪的论文盲审和毕业答辩都很顺利,也有两所高校给她发了offer。眼看再过不久就能拿到学位证,但她突然感觉自己像是被击垮了,眼泪会不由自主地涌出来。
前几天,她接受家人的建议,同一所离家较近的高校签了约。但高校里的绩效考核却让她担忧:学校明确表示不会提供科研启动经费,而且要在入职之后才能知道具体的考核标准,但她已经听过好几起校方失信的例子了。
孟溪有一个朋友在山东某高校任教,入职后才发现校方提高了考核标准。朋友向她抱怨:“安家费没落实多少,别的(待遇)也没涨,倒是考核标准涨了。”
但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教授马军认为,当前博士生的就业情况仍比较乐观。“在高校里,除了国家提供的基本工资外,如果科研成果比较多,每年收获的科研绩效是非常可观的,甚至是正常薪酬的10倍,没有上限。”
多元化就业趋势初现
任奇在博士毕业后到某国企工作。作为一名工科博士,任奇在企业中做科研不必担心偏离实际——国企中的科研工作都直接面向生产,而且可以提供一线数据作为参考。再者,国企资金雄厚,任奇不必像在高校工作的同学那样绞尽脑汁地申请课题基金——企业内部就可以为他提供数百万元的研究经费。
但任奇很快便意识到了自己的短板——年龄。任奇本科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保送为本校的直博生。跟读完3年硕士再读博的同学相比,27岁就拿到博士学位的任奇,已经有很大的年龄优势。尽管如此,任奇进入国企工作后,还是尴尬地发现自己属于“大龄新人”。
任奇冷静地分析了自己的处境:如果在企业发展的话,博士只适合走技术路线,如果走行政管理路线,可能已经晚了。但他又意识到:在仿照公务员系统运转的国企中,几乎所有的资源都围绕行政管理权力运转。这就意味着,如果他未能得到一定的行政管理职位,对于做科研也不利。
相比之下,更有活力的民营企业成为部分博士毕业生的新选择。在清华大学的就业重点单位榜单上,华为公司连续3年都是“收割”毕业生最多的单位,最近两年,榜单上还出现了腾讯、阿里巴巴等“新兴势力”。不过,上述企业招聘的博士生一般限于计算机、应用数学、人工智能等近年的热门领域。另外,还有一些博士选择到党政机关工作。2018年,福建省委组织部一举招揽了30名清华博士毕业生,仅次于华为公司的31人。
从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不难发现博士生就业多元化的趋势。5年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签三方就业的博士毕业生中,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比例均有所下降,而到国企、私企就业的比例明显上升。这背后是严峻的学术圈就业形势:博士帽年年增加,但学术职位的数量却相对稳定。供大于求的形势之下,“非学术职业”就成为博士毕业生主动或被动的选择。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马臻认识的博士生中,有人到高校当老师,有人到企业工作,有人到中学当老师。“形势就是这样的,高校没有那么多职位,而且高校‘青椒’比较苦。如果特别喜欢做學术的话,可以留在高校;如果想挣钱的话,那就可以进企业。”马臻说。
马臻还发现,大部分博士生找工作都比较容易,只需投递简历,再花少量时间面试即可。在一些招聘者眼中,博士学位本身就有足够的分量。马臻的一个博士生找工作时,对方非常信任这名学生:“能拿到博士学位的至少不傻,有专业能力。”马臻认为,机会永远是属于强者的。
学术圈外,博士何为
近年来,中国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连年扩大,2018年9.55万人被录取为博士生,人数再创新高。博士帽多了,一些并不指向学术生产的工作岗位也开始要求博士学历。有些高校招聘学生辅导员时要求博士学历,而在以往,这个岗位主要是针对本科或硕士毕业生。
1979年,美国学者兰德尔?柯林斯在《文凭社会》一书中描述了“文凭通货膨胀”的现象,他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更高的学位,工作职位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当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某一教育文凭或学位时,其价值也就随之下降。”
但与此同时,中国还存在一种矛盾的现象。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卿石松指出,企业是我国研发经费支出最多的部门,但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中拥有博士学位的还不到1%。就传统的博士“生产”目标——培养学术接班人——来说,博士数量可能过多,但如果换个角度看,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级人才,要推动科技和产业革命,更是需要大量的人才。他认为,如果将企业需求考虑在内,目前的博士人才数量仍然不足。
张恬在读博之前,就是奔着工业界去的。面对几份offer,她没有太多犹豫便选定了这所位于美国东海岸的州立大学。在业界“大牛”手下工作了3年,张恬通过学校和学院组织的讲座开始接触业界。
今年暑期,张恬申请到波士顿一家公司的实习岗位。她原以为,公司里的研发工作相对简单,博士期间学的很多知识可能用不上。但她开始工作后就发现,这家公司在研发很多新产品,她面临着许多未知。
跟读博时做的课题相比,公司的课题难度不大,但也有些挑战。在这里,张恬的研究能在较短时间内就看到答案,“反馈来得很快”,这让她觉得“自己的活儿没白干”。相比之下,读博时的研究就像一个人在广阔的沙漠里踽踽独行,不知还有多久才能看到绿洲,更不知道,前方究竟有没有绿洲。张恬说,相比学校,在公司里做研究,容错率比较低。
卿石松认为,到企业工作,博士生需要理解商业文化和商业环境,例如要更多考虑经济效益;但在校期间,学术能力仍应是核心,此外可以注重自身通用能力的培养,如沟通能力、跨学科合作能力等。
作为宏大结构之中的个体,博士生们能做的也许就是更早地规划未来。
作者: 李雅娟
来源:《时代邮刊·下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