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变迁:折射社会发展
“十七八岁的时候,我把 2000个民用电码背得滚瓜烂熟。但刚一毕业,还没踏上工作岗位,民用电报这个行业就消亡了。”作家蔡骏曾这样讲述他与电报行业的故事。
客户通过线上预约下单,他们按照约定时间、地点上门服务,回收并分拣垃圾。“勤快一点的话,月薪可以过万元。”描述的是新兴职业代收垃圾网约工的生活。
社会在不断发展,相应地,社会职业也在不断变迁。一部职业变迁史,可以说也是一部社会发展史,透过这一独特视角,可以观照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
职业的消失与兴起
作家汪曾祺写过一篇题为《职业》的文章,描述了昆明文林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的吆喝叫卖声,有收旧衣烂衫的,有卖遵义板桥化风丹的,还有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妙趣横生的文字让人读着读着仿佛真正来到了文林街,听到了这些吆喝声,甚至想买一块西洋糕来尝尝。然而近些年,这种饱含生活气息的场景越来越少见了,挑着扁担或脚踩三轮车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几乎从匆忙拥挤的城市生活中消失了。他们一同带走的,还有小部分人隐秘在细碎处的生活需要,比如磨一磨用钝的菜刀,用旧家电换几个崭新的碗盘。“现在都是高楼大厦,根本听不见吆喝声了。”从业20多年的挑脚夫王志国发出无奈的感慨。
渐渐消失的职业不仅关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还关乎在文化生活贫瘠时代陪伴人们的艺术活动,譬如秦腔,譬如皮影戏。实际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便有了对皮影戏的文字记载。皮影戏不仅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镌刻着中华文化的魅力和风采,还是曾经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承载着一代人的快乐和回忆。但遗憾的是,如今皮影戏几乎已经被时代抛弃,只能蜷缩一隅。那些曾经栩栩如生的“人物”已不复昔日荣光,那些曾经在幕后运筹帷幄的老师傅也从忙碌的表演中闲了下来。“大家都去看电影电视剧了,没人愿意再看皮影戏了。”王师傅每天都会擦拭一遍工具箱里的皮影,不想让它们蒙了灰。
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更愿意通过网购、外卖等形式获得方便快捷的服务,于是,沿街叫卖的小商小贩渐渐消失了;文化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影视剧、明星演唱会等越来越吸引年轻的观众,于是,皮影戏逐渐淡出了舞台……无数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每一种职业的消失,都伴随着社会需求的更迭与变化。
随之而来的是,职业的种类和数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1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职业分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481种职业,与此前1999年的版本相比,维持8个大类,增加了9个中类和21个小类,减少了547种职业(新增职业347种,消失职业894种)。这组数据足以说明:没有一种职业是常青的,而新的职业也会层出不穷。
在传统媒体逐渐式微的大背景下,新媒体的发展势头日渐强劲。曾几何时,在电视台、报社工作还是一件令人骄傲的事,但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于是,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甚至自媒体也成了一种社会化的现象。“新媒体更灵活,也更能实现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从报社辞职独立运营微信公众号的马欢已经尝到了甜头,最近,他还成为了36氪等网络媒体的专栏作家。
而在刚刚过去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群众游行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面孔,1000名快递小哥作为新职业的代表为祖国送上了美好祝福。不论是烈日寒风,还是狂风暴雨,我们都能在街头巷尾看到他们往来穿梭的身影:他们为城市办公楼里的白领送去热乎乎的午餐,也为乡村等待家中的老人送去沉甸甸的包裹。他们是默默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普通人,也是新时代新职业新服务的提供者。“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收入还可以,干得有盼头。”从外地来长沙的外卖小哥黄呈阳在谈到未来时充满信心。
从几十年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职业经历了从出现到消亡的过程,有些职业在发展中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职业刚刚崭露头角正蓄势待发,可以说,消失、细化、新生,是职业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论职业怎样变迁,都无须过于担忧,但也不能盲目乐观。任重道远,且行且图之,方为良策。
什么促进了职业的变迁
万事万物的发展皆有规律可循,职业的变迁亦是如此。哪些因素会影响职业的发展变化?职业的变迁又会受到哪些不同作用力的影响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社会需求是职业变迁的根本动力
职业最根本的作用就是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衡量一种职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就是看它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隨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社会需求日渐多元,新职业变得越来越丰富,一些原先不曾有的新职业群体也在不断扩大。
上班族午餐时间的缩短,催生出了“省时省力”的外卖小哥;早晚高峰“打车难”,催生出了方便的网约车;主人对宠物形象的看重,催生出了专业的宠物美容师;外出就餐对环境的挑剔,催生了有趣的线上餐厅装修师;对整洁舒适家居的要求,催生出了心灵手巧的收纳师;对旅行住宿的个性化需求,催生出了特色各异的民宿客栈;对自由和时间的需求,催生出了潇洒的自由职业者……
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可能会有新的需求出现,当这种需求达到一定数量或程度时,就会催生出一种新的职业,随着从业者数量的不断增加,这种社会需求就能得到充分满足。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需求又会继续增多,进而催生出更多的新职业。社会需求的变化,已经成为促进职业变迁最活跃的因子。
技术迭代是职业变迁的直接原因
许多职业都是在技术的更新迭代中实现淘汰和新生的。每一种科学技术刚出现时,无疑都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而随着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技术也会不断更新换代,从而完成旧职业的淘汰和新职业的诞生。
20世纪80年代,在移动电话普及之前,BP机是重要的通讯工具,因其转接服务需要,BP机传呼员成为当时的热门职业。现在,智能手机逐渐成为人们的“掌中宝”,与之相关的APP开发员、售后维修师等职业炙手可热,而BP机传呼员的声音则只能永久地能留在过去。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电子邮件代替了民用电报,电报员消失了;排版印刷技术的发展,使激光照排代替了人工拣字,拣字工消失了……
一面是旧职业的消失,另一面是新职业的诞生。今年4月,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和统计局正式发布了13种新职业,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员、农业经理人、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等都位列其中。近十种新职业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足以见得,高科技职业正在越来越多地满足人们的各种社会需求,而技术迭代就是促进职业变迁最直接的推动力。
观念变化是促进职业变迁的内在驱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们的从业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社会对职业的衡量标准也越来越丰富多元。
过去,人们更注重“面子”,很多人愿意选择机关、国企这种说出去体面的工作;现在,人们更注重“里子”,不一定要听起来“高大上”,收入回报能满足要求最重要。过去,人们更追求稳定,希望找一个“铁饭碗”,一辈子都不用发愁;现在,人们更注重发展,希望找一个好平台,努力就能有成长。过去,人们更倾向于本地就业,父母在不远游,能不离家就不离家;现在,人们并不排斥异地就业,反倒有不少人想去外面的世界闯闯,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本事……
从业观念改变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不同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就业人数大幅减少的职业大部分都走向衰落,就业人数激增的职业则会进一步发展壮大,从而间接导致了某些职业的消亡和另一些职业的升级,甚至促使其出现更多的细分职业。例如,传统的厨师职业如今已经细分为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西式烹调师、西式面点师等多个职业,为人们提供更多个性化的美食服务。
职业发展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此影响职业变迁的因素也有很多,除上述三方面之外,生产力的发展、国家政策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升级等,也是造成职业变迁的重要原因,亦需纳入综合考量之中。
职业如何越“变”越好
职业变迁,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职业的变迁映射着社会的发展。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观照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过来,社会发展的镜像也可以为宏观层面的职业规划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守护濒临消失的职业
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是许多职业濒临消失最重要的原因,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率和产量,机器制造代替手工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社会的普遍现象。但有些特殊职业是不能只用经济效益来衡量的,还应该看到它们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工匠精神。
这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矛盾的职业不在少数,刺绣工便是其中之一。《正在消失的职业》一书中就提到了刺绣工:“绣花女一般为客人刺绣枕头套,铺盖缎面、丝巾、披风、蚊帐、桌布、衣服上的图案等,以山水、花鸟、龙凤居多。”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刺绣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都知道手工刺绣细腻精美,但也费时费力,工价不菲。纯手工完成一幅刺绣作品往往需要十天半个月,多的还要花上好几个月。20世纪80年代,电脑刺绣机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大大降低了成本,很快就成为许多刺绣生产厂家的首选。不可否认,电脑刺绣机的确能比人工刺绣创造更多价值,但试问,如果全部用机器替代人工,若干年后,谁还会刺绣这门手艺呢?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该如何传承?
出于这种担忧,85后付健毅然扎根刺绣行业。付健从小就对刺绣很感兴趣,大学时,他选择了与刺绣关系密切的平面设计专业。毕业后,他回到扬州创立了苏域绣皇刺绣研究所。经过不懈钻研,他独创了双面乱针绣和速写绣两种技法,精湛的技艺使他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也让刺绣文化不断走向国际。
除了刺绣,还有很多职业都濒临消失的边缘,如泥人面塑、瓷胎竹编等。只有更多的人关注它们,并且愿意学习传承,才能留住这些“传家宝”。
推进需要转型的职业
一般职业的发展都会经历几个阶段:出现,普及,壮大,衰落。之所以不同职业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原因之一就是在“壮大”和“衰落”两个阶段之间,发生了不同的轨迹。有些职业是由盛到衰,最后消失,有些职业则在衰落到来之前积极转型,谋求新的发展。
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的发展也一直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从过去的家庭联产承包到现在的规模化农场,从低效费时的人工作业到专业高效的机械化作业,农业生产技术和方式在不断革新,农民这个群体也由文化水平不高的“小农”,逐渐转变为掌握现代科技的“新农民”。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的辛建英,科学种田、发展观光农业的胡冬斌等,都是现代“新农民”的典型代表。
放眼社会,还有许多职业亟待转型。在碎片化閱读时代,传统媒体须做好数字化内容建设,从业人员也要培养互联网和产品思维,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在生态环境日益脆弱的今天,国家应不断推进重工业的优化升级,从业人员也要积极更新自身技术,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职业转型,是社会发展形势所迫,也是提高职业生命力的必要举措。也许跨过一道坎,就能看到一方新天地。
激发新兴职业的活力
当前社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职业,有的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如网约车司机、宠物美容师,有的离日常生活有一段距离,如大数据工程技术员、数字化管理师。但总的来说,新职业能给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带来更多新的面貌。
无人机驾驶员是13种新职业中的一种,从事这一行业的罗云认为,无人机是一种空中AI机器人,它的发展与科技和时代脉搏紧密相连,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未来,他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从事这个职业,研究无人机的测绘技术,成为未来智慧城市与大数据的基底数据采集者。
正如罗云所言,要想更多地激发新职业的活力,就要加大对从业者的培养力度。对此,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蒋承给出了建议:“高校的课程设计应该结合产业的应用、社会的需求,如果对社会发展没有敏锐的感知、接受和转换能力,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还应做好职业的推广和规范等方面的工作。“可以进一步结合我国的产业布局以及未来前瞻性的展望、战略规划等,为国家、社会和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进行服务。”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林新奇如是说。
每一种新职业都代表着一种可能,一种希望,一种不一样的未来,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在永不停息的时间坐标里,职业的变迁亦不会停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的“吾”是国家,是人民,也是你我他。让我们一起观社会之镜,敬职业之人!
作者: 李玲
来源:《时代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