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弓箭!揭密北方游牧骑兵手中的肉搏冷兵器

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习于骑乘弓射,自久远的古代以来,其武装力量就主要由轻装弓骑兵所组成。但其实上,除了弓箭,游牧骑兵手中还装备大量的肉搏冷兵器。当然了,兵器也具有明显的适合骑战的特点。比如他们普遍使用战斧和战锤。这些打击类兵器,装以短柄,单手执握,极便于在马背上驰骋挥击,借助战马的前冲之势,尤能发挥威力。

▲商代北方青铜管銎斧

▲手持管銎斧战斗的匈奴骑兵


进入青铜时代后,中原地区使用戈戟日盛,用斧渐少,而在北方草原地区(包括其南部边缘的长城沿线山地),战斧依然盛行。在这个地区,普遍流行一类青铜斧,斧头不大,一般长10余厘米左右,斧背有与斧刃平行的管状銎,因而习惯称为“管銎斧”。它们都是游牧民族骑兵的实战武器。

▲春秋时代北方胡人游牧骑兵用的鎏金凸目纹青铜短剑,通长24.5cm,重180克。


山西吉县上东村曾发掘一座商代晚期的墓葬,随葬了一件铜短剑、一件管銎斧和两件铜勺,短剑位于人骨头部右侧,管銎斧位于头部左侧,铜勺坚垂于腰间。墓主当时是一位游牧民族骑兵。短剑是他的佩饰,可以防身,也可以宰畜切肉。管銎斧是格斗打击兵器,铜勺当然是食具。带着这三件器物,外加一副弓箭,他大概就可以走遍整个草原来征战了。

▲超萌的北方鬼方游牧部落使用的六芒星太阳纹青铜管銎斧(商代)


在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相当于春秋至战国时代的林胡、楼兰或匈奴墓葬中,还常出土一种鹤嘴斧,或以铜制、或以铁制,斧头一端尖细如鹤嘴,可以啄击,一端呈狭窄的斧形,可以劈砍,中有銎孔以装柄,也是很有威力的破甲武器。

▲战国时代北方匈奴青铜鹤嘴斧


游牧骑兵所普遍使用的战锤,并不是我们在戏曲舞台上常见的那种大头瓜锤,而是一种头部很小的短柄锤。许多人就称之为有头棍棒。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经常发现年代相当于东周时期的这类铜锤头或铜棍棒头,其直径6~8厘米,或呈星形,或呈蒺藜形,中有贯柄的銎孔。这样的战锤,挥击便利,对付披铠贯胄的重甲骑兵非常有效。

▲契丹骨朵,上刻有契丹文:契丹


至于戏曲舞台上的那种瓜锤,中原地区曾偶有力大勇士使用。如《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信陵君为救赵而强夺军权,令“朱亥袖四十斤铁椎(古人常将击打类工具称为椎)”,击杀魏将晋鄙;《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得力士,为铁椎重达百二十斤”,于博浪沙狙击巡察全国的秦始皇,误中副车。这些“铁椎”,大概都是一种大瓜锤。

▲汉军骑兵马踏匈奴


明清时代,仪仗普通使用大瓜锤,即所谓“金瓜”。1970年四川成都凤凰山发现的明蜀王世子墓葬曾出土的陶仪卫俑,有的就手执金瓜锤,其杆甚长,比人身高约超出一半以上。这类大瓜锤,战阵搏杀不够灵活,适合单打独斗,从来罕有使用。

▲宋代的金瓜锤武士(右)


言归正传。游牧民族普遍使用战斧和战锤的传统,直至宋元时代依然如故。如《辽史·兵卫志》记载,契丹每正军一名配备“弓四,箭四百,长短枪、骨朵、斧钺、小旗、锥……各一”。《多桑蒙古史》记:“蒙古军全为战骑,每人有革制甲一、兜一,携弓一、斧一、刀一、矛一,及仅需草原之草为食之马数匹”;“每人除弓、矢、斧外,必须携一鑢,用以砺弩……兵械最备者,并持一微曲之刀,头戴皮兜,身衣皮甲,甲上复铁片”。另据蒙古军攻掠印度的有关记载,他们也使用战锤。

▲辽代青铜骨朵锤,重1斤3两


有趣的是,宋代普遍将小头战锤称为骨朵。宋代《宋景文公笔记》说:“关中谓腹大都为胍肫,上孤下都。俗因谓杖头大者曰胍肫,后讹为骨朵。”《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三也说:“迹其意,本为胍肫(guā zhūn),胍肫,大腹也,谓其形如胍而大,后人语讹,以胍为骨,以肫为朵。” “骨朵”显然是民间俗语,宋人也将一种油炸的圆形面点称为骨朵,明人则普遍将花蕾称为骨朵(至今依然),其本意当是状写圆而凸的形状。内蒙古巴林右旗辽庆陵的壁画中有执骨朵的契丹仪卫形象,骨朵头或为圆形,或为蒜头形,皆装短柄。

▲宋代骨朵锤


唐宋以来,中原军队之使用锤斧(之前均是戟戈),很大程度上受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据李荃《太白阴经》记载:唐代马军主要用长槊和佩刀,也配备“啄锤斧钺”。啄大概是类于鹤嘴斧的兵器。北宋《武经总要》中载有两种骨朵,头以铁或硬木制,一呈蒺藜形,称为蒺藜骨朵,一呈蒜头形,称为蒜头骨朵。但这些兵器在汉军中均不普及,可归之于杂兵之列。宋人倒是较多地把骨朵用于仪卫,御前卫士或专执骨杂,称为“骨朵子直”、“骨朵直”。《宋景文公笔记》说:“国朝有骨朵子直,卫士之亲近者。”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记正月十四日天子驾幸五岳观:“亲从官,皆顶毡头大帽,簪花,红锦团答戏狮子衫,金镀天王腰带,数重骨朵。”《武经总要》说骨朵头或以木制,大概就是仪卫专用的。这也可说是一种退化吧。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还有两种杂兵:一是铁链夹棒,另一种是流星锤。

?▲唐代北方游牧少数民族沙陀突厥人使用的铁链夹棒


《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三记:“铁链夹棒,本出西戎(古代对西方的游牧民族总称),马上用之,以敌汉之步兵,其状如农家打麦之枷,以铁饰之,利于自上击下,故汉兵善用者,巧于戎人。”

农具连枷在中原一直有广泛的使用。它由两节棍棒组成:下面一节较长,用于手持,可称把节;上面一节较短,上下甩动,打击谷物,可称梢节。中原人很早就利用连枷能够弯折的特点,将它用于守城,称之为“连梃”。梃意同棒。《墨子·备城门》要求,城上“二步置连梃”。唐杜佑《通典·兵典》说:“连梃如打禾连枷状”。作用是“打女墙外上城敌人”。守城者立于城头女墙之后,扬起连梃,不用探身出墙,就可用弯折的梢节击打墙外快爬上来的敌人。但在唐代以前,中原人似乎从未把连梃用于骑兵,用于野战格斗。

▲连枷链锤

不同的是,中近东地区的骑兵则较多使用同样由农具连枷演弯而来的连枷棒。他们把不同的是,中近东地区的骑兵则较多使用同样由农具连枷演弯而来的连枷棒。他们把棒做的较短,梢节裹以铁皮并作出尖刺,或径以铁制作,甚至代以小刺锤(也有多个),跨马挥击,不易挡格。《武经总要》所说的“西戎”,大概就是靠近中亚的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他们的武器往往与中亚相近。

▲内蒙古鄂尔多斯出土的汉代匈奴铜流星锤头

▲三国演义连环画中的东吴甘宁用流星锤攻城

流星锤又称为飞锤,其前身是史前人类所用的单股飞石索(Bolas):在一根索绳的端头拴系石球,绕头顶急速甩动,然后松手释索,石球在离心力作用下飞射出去,以打击较远的目标。自进入有历史记载的年代后,中原地区就很少见到使用这种武器了,但草原上的牧人仍常用它来猎击走兽,在开阔的草地上施展,能够收到奇效,于是也经常用之于战斗。在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屡屡发现年代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锤头,状类秤砣,就都是系索使用的飞锤。明清时代常以流星锤作暗器使用,可能是受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黄药师,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龙泉铸剑师沈师傅的私人微信:LQLSSFB,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BQY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