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关于猫咪事情可以写?有什么关于寓言故事值得读?

一、我对猫儿的印象

对于猫儿、狗儿,我现在是不喜欢的。

回想,小时候,我却完全不是这样。

在我的记忆中,大舅家里养了一只母猫。那只猫很会生小猫。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随妈妈去看望舅舅、妗妗,正赶上大舅家的那只猫所生的小猫出窝。

妗妗说:这一窝生了六只小猫;小猫出窝后,其他的都送人了,就剩下这两只了;但是,也已经答应别人,过几天,这两只小猫也是要被带走的。

类似这种状况,在我的记忆力,大概出现过两三次。

不知道为什么,在小孩子的心里,对小动物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看见那些毛茸茸的小家伙,就非常喜欢。

那时候,看见大舅家的小猫,我就很想要一只回家。

年幼时,胆子小,不敢直接跟妗妗讲,就悄悄对妈妈说:

“妈,你问大妗妗要一只猫,带回家养吧!”

那时候,家里住的还是土房子。粮食就放在房子里面,因而,屋子里老鼠很多。

到了晚上,老鼠开会的场面,虽然无法亲睹,但是其声势,对我而言,还是非常吓人的。

我小时候胆子小,常常会被夜间老鼠肆意乱窜的响动吓到。

后来,妈妈就跟大妗妗讲了,说是,如果下次那只母猫再生了小猫,让她给我们家留一只。

也不知过了多久,有一天,放学回家,我发现家里多了一只小猫,非常可爱。

我问妈妈:

“妈,这小猫是哪里来的?”

妈妈说:

“你大妗妗给的!”

这小猫,在家里生活了一段时间,我还是挺喜欢它的。

关于这只小猫,给我印象不好的是,它偶尔会拉在炕上。

不久之后,因为吃了人家毒死的耗子,这只小猫就死掉了。虽然当时爸爸妈妈曾尽力抢救,但是,最终却没有任何效果。

在家里的时间不久,这只小猫就死掉了。那个时候,虽然知道它会拉在炕上,知道它很不卫生,但是,它的死,还是让人觉得很可怜,让人有些伤感。

自此以后,家里就再也没有养过猫。

小时候,跟着爸爸在村子后面给家里的牲口割草。其间,有两只猫在“打架”,叫声非常奇怪,有点惊悚。

我问爸爸:

“爹爹,猫在弄啥呢?”

爸爸说:

“那是猫咬春。”

我又问:

“猫咬春是弄啥?”

爸爸说:

“长大了就知道了。”

我也就不再问了。

以后,偶尔在夜间听见这样的猫叫声,虽然也会有点怕,但知道猫不是在打架,已经没有以前的那种恐怖的感觉了。

再长大一点,看武则天相关的影视和记载,萧淑妃在临死前,曾发下毒誓:来世自己为猫,武则天为鼠。据传,此后,武后的宫廷里严禁猫的出现。

不知为什么,至此,开始对猫有点芥蒂了。

在厦城的时候,常常会看见,被人剪掉了尾巴的猫儿,样子非常怪异。于是,对猫和养猫人都有些看法了。

再后来,遇到一个人,那人常常自称是猫,她似乎也很喜欢猫。虽然,很多事都已成了云烟,但是,因为那人,对于猫,已经是近而远之了。

总之,现在是不喜欢猫儿、狗儿的了。

关于,狗儿,此文就不展开了。

二、明代思想家薛瑄说猫

在读清人钮琇的笔记《觚剩》时,其卷四《物觚》中的《粤之猫》一节中,引到明人薛瑄的《猫说》,勾起了我对猫的思绪。

这里,就接着上文,来说一说明代思想家薛瑄眼中的猫儿吧!

话说,薛瑄家里的老鼠很多,家里人被老鼠所苦。家里人想了各种办法,都不奏效。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动用大杀器,在老鼠的最大克星——猫儿那里找办法。

可是,猫也不是您想要就能有的,经过一番周折,家里人在某一地方向人家要了一只猫回来。

这只猫呢,看起来很不一般:

首先,是它的身形很大,比一般猫都魁硕很多,让人对它油然而生信心。这么大的体形,猜想一定是抓老鼠的好手。

其次,这只猫一张口、一伸爪,就更加让人对它有期待。它那尖锐的牙齿、锋利的爪子,不要说老鼠,就是人看见,都有些害怕。

凭借这只猫的以上两个特征,薛瑄的家里人暗暗欣喜:

有了这么一个身形和爪牙俱优的捕鼠“大杀器”,家里鼠患的去除,一定是指日可待了!

这只猫刚来家里来的时候,因为还没有和家人相处过,算是生猫。家人怕它还没有驯化,在家里呆不住,生怕不知哪天它就给跑掉了。于是,那只猫刚抱来家里,家里人就先把它用绳子拴了起来,说是想要磨磨它的性子,也让它熟悉熟悉家里的环境。

这只猫在家里拴着的时候,家里的老鼠听到猫儿的叫声,看到猫的身形,都有些害怕。

大约,在老鼠的眼里,这猫,叫起来声如洪钟,这猫,看起来体形如虎,猜想,它一定非常厉害,一定是个死对头,是个狠杀手。

所以,自这只猫到家,家里的老鼠都缩在窝里,不敢出洞,憋屈了好一阵子。

这只猫在家里拴了一个多月,老鼠们也在洞里藏了一个多月。

这一个月,老鼠们省吃俭用,把仓里储存的粮食都消耗光了,它们忍饥挨饿,也不敢出来活动,毕竟,挨饿比受死要轻松许多!

过了这一个多月,家里人觉得,这只猫和家里人也熟悉了,家人也觉得它也基本驯化了。于是,家里人就放心大胆地解开了这只猫的绳索,让它自由行动起来。

谁知道,这只猫一放开,其表现就出乎大家的想象之外。

那天,刚解开那条拴猫的绳子。这只猫就伸了伸懒腰,四下里张望,打探周边的情况。

正好,家里刚出壳的小鸡在院子里跑动。这群可爱的小鸡,一边跟着鸡妈妈跑,还一边啾啾地叫着。

这只猫看见小鸡,毫不迟疑,更不客气,一下子跑过去,咬起一只小鸡,撒腿就跑。

家人一见,这还得了,这小鸡不是给你吃的啊,马上追赶起这只猫来。等到追到这只猫时,可怜的小鸡已经被它咬得死死地了。这只猫一边狼吞虎咽地生吃着小鸡,还一边发出呼呼地叫声,似乎在表示,谁要抢它的“食物”,它就要和谁拼命。

这种可恶的风气不能长,家人还是赶走了这只猫,把咬得残损的小鸡的尸体给掩埋掉了。

对于这只猫的行为,家里人有些失望,也有些愤怒,便把它抓起来,准备地狠狠教训一顿。

薛瑄对家人说到:

“还是算了吧!就像人一样,那些有才能的家伙,一般都有自己毛病或者瑕疵。吃小鸡是这只猫的毛病,或许,它逮老鼠的能耐比这还大很多呢!”

家人一听,觉得薛瑄讲得不无道理,便没有动手,把这只猫给放了。

这只猫自从被解开绳索之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每天就是一副恐惧万状、低声下气的样子。它饥了,就朝人哇哇(原本猫应该是喵喵叫的,这只猫个头大,叫声也大,叫起来就是哇哇哇的。)叫;它吃饱了,就悠闲地晒太阳,或者自娱自乐;可以说,它是无所事事,也可以说,它是不干正事。

家里的老鼠,在这只猫刚被解开绳索时,似乎更加增强了戒备心,以前,老鼠们是躲在洞里不敢出来,这下,看见这只猫自由了,它们躲在洞里连动一下都小心翼翼,生怕惊动那只猫,一不小心,丧了自己的小命。

仔细看过那只猫的状态和举动之后,老鼠们似乎也有了自己的心得。

渐渐地,那些胆子稍微大一点的老鼠,经过仔细观察之后,发现这只猫除了个儿大、叫声大之外,似乎没有什么本事。

起初,老鼠们藏在洞里不敢出来。待那只猫放开之后,它也不在老鼠洞口周围巡视,它也不侦查老鼠行动的路线。

于是,老鼠们心想:

这猫还挺有心计的,它肯定是在假装对我们不在乎,实际是想引我们上钩呢!

可是,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老鼠们发现,自己真是想太多了!

那只猫除了朝家人哇哇叫着讨吃之外,要么就是睡懒觉,要么就是瞎玩乐,完全没有半点正行。

老鼠们觉得:

那只猫就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银样镴枪头。

于是,那些胆子大一点、对这只猫仔细观察过的老鼠,就跑到其附近一个一个的老鼠洞去宣传:

“兄弟姐妹们,大家不用怕,那只猫就是个废物点心,没啥用处。我仔细观察过,我也试探过,它根本就没有抓我们的本领。所以,请大家放一百个、一万个心,想怎样就怎样,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尽情在这个家里狂欢吧!”

此后,家里的老鼠又成群结队地活跃起来了,最后,甚至到了十分猖獗的程度。

家里人对这只猫非常地失望。

这个时候,薛瑄想起自己前面说得话:

那些个有才能的家伙,一般都有自己毛病或者瑕疵。

看来,这个说法,对这只猫是不适用的。

这只猫,没有什么能耐,毛病还似乎不少。

有一次,家里的老母鸡又带着小鸡从堂下走过,这只猫又兴奋起来,一下子精神百倍,还没等家人反应过来,它又把一只小鸡一口咬死,随即,叼着死去的小鸡飞奔而去。家人追赶上它时,小鸡已经被它吃掉一半了。

家人这次抓住这只猫,没有客气,数落训斥它道:

“老天是公平的,不会让任何一个事物把所有优势都占尽。所以,天下的事物参差不齐,那些有能耐的家伙,一般都会有瑕疵或毛病;如果忽略其小毛病,那么它们的能耐还是可以大用的。你就是个怪胎,没有逮老鼠的本事,吃小鸡的能耐倒是不小,你真是个大大的废物,不,你就是大大的祸害啊!”

最后,家人把这只猫打了几下,赶出家门了。

三、薛瑄又是谁?

薛瑄,生于朱元璋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卒于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万荣)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

明成祖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进士,官至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

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去世,赠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谥文清,故后世称其为“薛文清”。

明穆宗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从祀孔庙。

继曹端之后,薛瑄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

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

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

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

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大。

主要著有《薛瑄文集》、《读书录》、《理学粹言》、《从政名言》、《策问》、《读书二录》等。

其中《读书二录》是集薛瑄理学思想大成的代表作,也是他平生所作读书笔录或读书心得之集中总汇。

清人曾辑其所有文字,并同其年谱、诸儒论赞等,汇刻为《薛文清公全集》,总四十六卷。

《皇明经世文编》录有《薛文清公集》一卷。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