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士兵改种地,边关靠谁来防?雇佣兵:钱够都好说

大明卫所制度,是朱元璋为了将庞大的军事力量转化为生产力的一项措施。这在当时集中精力搞生产的明初,并没有什么问题。在《300万士兵怎么养?为何说朱元璋的卫所制,打下明朝灭亡的基础》中,这个问题也讲过。不过,如果真认为明朝都是靠卫所兵打仗的那就大错特错了。从明宣宗(明朝第五位皇帝,其实可算作第三代领导人)开始,卫所兵就已经战力大减。那么,大明是依靠什么维持国防呢?那就是今天要说的募兵制。

在明朝前期,还是依靠卫所兵仅存的战斗力维系,尤其是朱棣的京营,战斗力还算可观。而这一切,随着王振带着朱祁镇去边境参观旅游发生了变化。“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精锐损失殆尽。之后虽然北京保卫战打赢了,但是重建大明军事力量却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在当时卫所士兵缺额严重,战斗力低下的情况下,明王朝便遣御史前往内地募兵。后来随着战事不断,募兵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到嘉靖时期募兵制已经普遍开展,而卫所士兵则渐渐变为内地维持治安的存在。

在明代,募兵称为营伍兵。“仿古什伍之制,五人为伍,二伍为什,外立什长一名;三什为队,外立队长一名;三队为哨,外立哨官一员;五哨为总,外立把总一员;五总为营,俱属主将一员。”在营伍制中,一营差不多是有两千人左右,营伍兵不需要种地,可以拿到军饷。募兵制的大规模使用,使得明军的战斗力明显上升了一个档次。比如:戚家军、俞家军、西北的秦兵,还有后来明末的关宁铁骑。相比于卫所制度下,必须世袭的卫指挥使等官职,营伍兵有上升的阶梯,一定程度的训练。而且,招募的士兵在身体、年龄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正是由于这些积极的影响,明中期以来给人一种明军战斗力有了显著提升,且士气旺盛的表现。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抗倭援朝”战争。在“抗倭援朝”战争中,明军虽然人数较少,但是都是辽东、宣府、延绥、浙江等地抽调而来的精锐部队。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此时没有募兵制,而派上面对800倭寇都要逃跑的明卫所士兵,可以想象是多么美好的画面。而正是营伍制的作用,使得明王朝打赢了对内对外的多场战争。既然募兵制这么好,那为什么明朝没有大规模募兵呢?

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财政的崩溃。在明朝初期,由于财政充裕,边疆军事威胁较小,营伍兵的规模也不大,还能应付的来。可是,到了明朝中叶,随着沿海倭寇的骚扰,北方蒙古各部对边境的进攻,以及东北女真人兴起等一系列问题,大明的军费激增。除了军费的激增,蒙古、女真屡次越过长城对北方的劫掠也使得明朝经济受到了一定的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明王朝更大规模的募兵,军费激增带来的就是税赋愈加沉重,以致流民四起。这样就陷入了无休止的恶性循环。在打“萨尔浒大战”时,就由于财政的问题,兵部等文官才催促明军速战速决。正如当时的谭纶曾说的:“中国长技,无如火器,欲练兵三万,必得鸟铳手三千人为冲锋,计三万人,宜各月给银一两五钱,岁费四十五万,司农告匮,一难也被。”阻碍谭纶打仗的是一个根本的问题,经济。

营伍制除了耗钱,归属问题也是明王朝无法解决的难题。跟之前历朝历代一样,明末的将领已经将部队私有化。明末的将领自行招兵,如果招一百人就是把总,招三千人就是总兵。而这些招募的士兵当然只听自己的长官的,而不可能听命于中央。在崇祯死后,南明空握百万兵力,却无法拧成一股绳。比如:南明江北四镇,刘泽清、刘良佐两人投靠清军,士兵就跟随一起投靠清军。黄得功战死后,他的部队就群龙无首,一部分战死,一部分选择投降清军。总的来说,明朝的军事制度仅仅靠一个不够彻底的军事改革是远远不够的。在大明王朝赤字不断,内忧外患的局面下,需要的是一场大的改革来打破社会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