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
所有人都将老去。
哪怕是出生于1997年,还没离开大学校园的周滴娅,也曾在某个时刻感到自己老了。“我想人的巅峰是不是18岁,”周滴娅对《第一财经》杂志说,“18岁的我那么敢想,但过了那个年龄想的东西就越来越窄,是不是以后的人生就只能不断失去了。”
年轻人总是更轻易说老,因为他们不怕。
已经度过两轮18岁生日的yoyo,认为自己现在正处于“最好的年纪”——有一定阅历,又没有被生活磨平棱角。至于变老,于她而言,或许是20年以后的事了。
是的,所有人都将老去,但究竟怎样才算变老?按照国际规定,老年人是指65周岁以上的人。而根据《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只要年满60岁,就会被划入老年人行列。但很多时候,变老与年龄无关,个体差异的影响远远大于社会对老的定义。
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中,男主角本杰明刚出生就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随着年龄增长,他越来越年轻,最终变成婴儿在爱人的怀中死去。现实中我们永远无法像本杰明一样同时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年轻健壮的身体,无法抗拒时间流逝带来的生理上的衰老,但15岁步履蹒跚的本杰明和50岁年轻力壮的本杰明哪个更老?或许年龄从来不是判断老的标准,一个人变老,是从他对一切失去好奇心和探索欲开始的。
yoyo最爱的装扮是卫衣、牛仔裤和球鞋。如果她不说,很难看出她已经是一个12岁女孩的妈妈,而且是一名单亲妈妈。从上一段婚姻脱身后,她不打算再婚。她并不认为结婚能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幸福,相反,婚姻可能带来麻烦。这份自信来源于经济实力,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创业公司CEO,丰厚稳定的收入让她至少不用为老年的物质生活担忧。如果需要照顾,她会住进养老院。身体允许的话,她计划去学潜水和吉他。“我不觉得老了就不能做想做的事,人还是需要不断学习。”现在,yoyo正在考经纪人资格证,准备跨行做娱乐经纪人。理由很任性:为了追星。
“我特别怕老了变丑。”孙丽娟对《第一财经》杂志说,她与丈夫李清松有3个孩子。两年前小女儿出生后,孙丽娟发现自己眼角多了许多皱纹,那是她第一次感到自己老了。虽然有3个孩子,但孙丽娟和李清松并不打算老年后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而是计划回到河北承德老家,过“归隐田园”的生活。
杨真最害怕的,是一个安稳的老年。她曾患有抑郁症,过去5年间,她辗转北京、深圳、杭州,最终来到上海。没有固定的工作,也不在任何一个城市扎根,她在寻找一个可以激发生活乐趣的城市,上海满足了她的期待。在杨真的观念里,安稳,代表着无趣。杨真曾看过一个老人的演讲,那个80岁的老人过了70年平凡的生活,却在70岁时决定学习摄影,10年后,他成了一名专业摄影师,“这可能就是我想要的老年生活。”当杨真老了,她想写书。
“对生活失去追求,不是说要有多大目标,而是觉得生活就得这样过,这是最可怕的状态,”看看身边的老人,那是杨真最害怕的活法,“每天买菜、做饭、打麻将、跳广场舞。”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对于独自在上海打拼的房产中介罗亿来说,安稳的老年生活正是他的理想。
罗亿来自湖南长沙的一个县城,从小在农村长大。他在上海没有房子,也没有社保,老年生活的唯一物质保障就是工资。他计划在上海工作到50岁,攒够钱回老家继续找工作或者开个小卖铺。“像上海老人退休了就下下棋、喝喝茶、跳跳广场舞,我们没有他们那么幸福。”罗亿对《第一财经》杂志说。
妻子和女儿都在浙江,罗亿独自留在上海的原因只有一个:这里工资高。来上海之前,他做过保安、服务员、货车司机,大多是体力活,成为房产中介让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可以用脑力赚钱,在租房旺季,他的月收入可以超过3万元。
不过对于罗亿而言,上海只适合打拼,不适合养老。“老了肯定回湖南。”他喜欢自己出生的地方,可以种菜,邻居都互相认识,而留在上海,他要面对的是高昂的生活成本。
渴望安稳的不止接近40岁的罗亿,还有23岁的张杰伊。一个朝南的房间、一把躺椅、一条狗,就是张杰伊理想的老年生活。大学毕业后,张杰伊进人数据咨询行业,工作第一年就存了10万元,每年还要花费1万多元购买保险——这在年轻人中并不多见。
张杰伊开玩笑说自己现在就“过着老年人般的生活”。每晚十点半之前睡觉,7点起床,不抽烟、不喝酒,也不打游戏,每个月花销控制在月收入的1/3。自律背后是他对老年的焦虑。“我是年轻,但未雨绸缪总没有问题。”张杰伊对《第一财经》杂志说。
张杰伊曾看过日本的一部关于老年破产的纪录片,片中因各种原因陷入贫困的老年人让他开始认真思考养老这件事。“我怕老了没钱,太惨了。”张杰伊的外婆就是一名患病且独居的老人,除了日常开销,老人根本无力负担自己的医疗费用。为了避免老了以后出现这样的情况,他认为自己必须做好物质和身体的双重准备。每天早睡早起、健身、存钱、投资、买保险,都是他抵御老年风险的武器。
从事保险行业的卡佳同样认为买保险是保障老年生活的正确选择。卡佳与丈夫并不打算要孩子,他们从不认为“丁克”会影响老年生活的质量。“做我这个行业日常会接触到很多养老数据,看下来的结论就是不要指望孩子。”在他们的规划里,老了以后一起住進养老院是不错的选择。为此他们已经考察过一些商业机构的养老院,并为此准备好了资金。“人的寿命会越来越长,所以最大的问题不是你活得够不够长,而是养老金够不够。”
卡佳和丈夫算了一笔账,在上海养老,无病无灾、无通胀的情况下,从60岁退休到80岁,至少需要240万元。而想要过上优质的老年生活,至少要准备1000万现金,心里才会安定一点。在35岁之前,卡佳都是一个“及时行乐”的人,赚多少花多少,也没有存款的意识。35岁之后,在保险行业见多了老来没钱的案例,自己也有了家庭,卡佳才开始存款。今年,她和丈夫把存款目标设在7位数。
所谓优质的老年生活,在卡佳看来就是过自由的生活,做许多年轻时不能做的事。“很多事不一定要到老了才能做,现在不能做的原因其实是时间不够,或者说它在你生命中优先级的排序不够。”卡佳说自己小时候学过画画,后来因为学习放弃了,等老了有时间她想重新学起来。
人生的悖论在于,只有在老年的时候,才有了随心所欲做一件事的自由。但那个时候,最大的阻碍是自己的身体和意志。
在国企上班的徐沐寒想在老了之后组一支老年乐队。他从小学习钢琴,也会弹吉他。少年时未能完成的梦想,他想在老年时实现。徐沐寒对老年生活有着乐观的憧憬,这归功于他老年生活丰富多彩的姥姥。姥姥是老年大学3个班的班长,还是舞蹈队的领舞。“我比较羡慕我姥姥现在的生活,有时间做喜欢的事情,并且保持活力,保持对生活的向往和好奇。”徐沐寒说。
26岁的徐沐寒觉得这种“老”并不是坏事。随着年龄增长人会变成熟,虽然没了少年才有的某些冲动时刻,但学会衡量利弊、变得沉稳也是一个男孩的必修课。如果不出意外,徐沐寒的人生不会发生什么太大的变动。他对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状态都很满意,暂时不想脱离国企这条轨道。
当人们把自己放在老年人的位置上,会发现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比想象中小得多。许多特质并不是老年人独有的,比如缺乏生机,比如孤独。与此同时,许多年轻人的需求老年人也有,比如社交。
“如果我老了身体行动能力不受限的话,还是会做自己年轻时喜欢的事。”周滴娅说。年轻的她还不能确定自己老了以后会过上怎样的生活,但只要能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就好。她害怕孤独,“有一天突然发现我已经3天没说过一句话,就很害怕。人真的需要交流。我不敢一个人养老。”
坚强如yoyo偶尔也会有孤单的感觉。有一次跟客户开会时,她突然感到心脏不适,于是在吞下一颗随身携带的麝香保心丸后,她一个人开了20多公里车到医院检查。“这种时候会想身边有个人就好了,但不一定要婚姻。”除此之外的更多时候,她享受一个人的自由。
对于曾患抑郁症的杨真来说,孤独在某些时刻约等于死亡。抑郁症最严重的时候,她试过自杀。但她接近死亡的目的并不是求死,而是想以某种方式表达痛苦并获得关注。当拿着刀准备割腕的杨真被回家的室友发现时,她的情绪找到了出口。
无论如何,死亡是所有人都无法逃避的一个话题。如果要选一个地方结束自己的生命,杨真希望是布鲁克林,如果要选择一种方式,她希望是和爱人·起。“我希望自己的最后一刻是浪漫的、充满仪式感的。”杨真说。
罗亿第一次接近死亡是2004年父亲去世时。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父母的宠溺让他比同龄人晚熟。直到父亲去世,他才意识到自己需要承担起责任了,那年,他已经23岁。来到上海后与家人两地分居,罗亿每天都在忍受巨大的孤独。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老年与家人团聚。
无论在社会的哪个位置,人生的哪个阶段,人的基本情感都是相通的。回头看本杰明的一生,对一切充满未知的新生老人和在生命尽头忘记一切的婴儿,其实多么相似。
每个人身边都有形形色色的老人,但我们真的理解老人吗?一个人老了,可以有多少种样子?当我们老去,跟年轻时会有什么不同?面对死亡时会是怎样的心境?我们和未来的“老人”聊了聊他们对于老年生活的畅想。你会发现,一个人的老年生活,是他年轻时选择的总和。
Q 你觉得老了之后的生活跟现在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不管年老还是年轻,能靠自己活下去就OK了。我没有所谓的规划,最好的状态是自己舒服。所谓财务自由其实是跟你的欲望成正比的。也有可能我老了会去澳大利亚生活。大前提是身体要好。如果身体不能负担生活,安乐死是蛮好的选择。其实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太多值得留恋的东西。我个人是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想法比较绝对。世界本身是丑陋的,善恶是相对的,成熟也是相对的。有些人七八十岁了,但这辈子都被保护得很好,看上去就像个孩子。老和年轻真的只是文字上的存在,而不是真实的对立。可能容颜、体态会变化,心态其实完全不对应,该怎样还是怎样。
Q 你身边有没有让你感到羡慕的老人?
没有,我连很羡慕和欣赏的人都很少。我身边都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年人,一辈子都为子女而活。我是完全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我跟我女儿像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邻居,我对她也不过多干涉。不一定要读书才有出息,社会上混得好的人是情商高而不是智商高。我也是散养的小孩。我从自己的情感经历总结出,靠什么都不如靠自己。我也不觉得有一个男人在身边就会更好。结婚就跟做投资一样,没有办法衡量投资回报率,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投资,生活状态也不见得会差到哪里去。
Q 你如何理解死亡?你能接受离开这个世界的方式是什么?
如果要死的话我希望是一蹴而就。不要癌症,一期、二期、晚期之后在痛苦中死去。好死好过赖活,活着才需要更大的勇气。我们不能决定是否来到这个世界,可是我为什么不能决定自己什么时候离开这个世界?你会发现一个人是没有自由的,来去没有自由,过什么日子也没有太多自由。所以偶尔有几个能过自己日子的人都是被羡慕的,但是为什么呢?我活这辈子应该是我活啊。船到桥头自然直,死亡这件事随时都可能,所以没必要太有忧患意识。年轻人得癌症的也很多,早上也不知道晚上发生什么。人都是被想法束缚住的,也不是因为你需要什么或者不需要什么。大部分人是怕死的,我對这个没什么感觉,死了也就解脱了,大部分时候活着都是累的。
Yoyo
36岁/广告行业
上海
不要因为你老了就要变成大家认为老了该有的样子,凭什么呢?谁说老了就不能去蹦迪,不能谈恋爱呢?这些需求都是人的需求,人是不分年龄的。
最大的遗憾可能是没有陪伴孩子的成长,我没办法放弃工作,但老了以后我也不想像父母一样帮他们带孩子。
Q 第一次感到自己老了是什么时候?
是两年前我生完女儿坐月子的时候,因为怀孕期间什么化妆品都没用,一照镜子发现自己眼角多了好多皱纹,突然就觉得自己老了,挺不能接受的。我最接受不了的就是自己老了以后变丑,有时候坐地铁看到有的40多岁的人脸已经比较松垮了,我特别怕自己到时候也是那种状态。
Q 老了以后想去哪里生活?
我们俩会回河北承德的老家生活,那里天很蓝,空气很好,我们有一间200平方米的带院子的红顶瓦房,我老公喜欢做手工,到时候想弄一间自己的工作间,还可以在家酿葡萄酒。
Q 你觉得老对你来说遥远吗?
前几天我去一个朋友的公司,他们展厅一进门有一条长长的跑道,左边标着年龄,右边标着按中国人平均76岁的年龄算,你距离死亡还有多少天。我走到三十几岁的地方,发现自己只剩几万天了,又走到我父亲60岁的位置,看到他就只剩几千天。突然间觉得人这一辈子其实也没多少天。
孙丽娟
33岁/市场销售
河北
李清松
33岁/市场销售
河北
我很害怕老了沒钱,非常害怕。我真的很怕死,我想一直活着。老了我也想上班,不然会很无聊。
Q 你怎么定义老?
变老就是身体扛不住了,不愿意接纳新东西,做什么都是基于原来的经验去考虑。这个可能很多人意识不到,不一定要到60岁,有些人可能40岁就已经老了。
Q 理想的老年生活是怎样的?
我老了是想工作的,或者有一件类似于工作的事。因为从60岁退休到80岁,20年,没事干太难受了。玩多了就腻了,或者玩着玩着没钱了。我在找一个老了待着舒服的城市。我是北方人,北方的城市都不太舒服。我这一年转了北上深杭,可能会选不是很知名的地方,像株洲,或一些古镇。
我理想的人生是每十年换一个行业。想开一家餐厅,没有菜单,厨师做什么你吃什么,不用担心营收。还想做木匠。这些都是我自己想做的事,但都不赚钱。我现在在北京挪来挪去找地方,其实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每天都能晒到太阳,可是连这个要求都很苛刻。每天能晒到太阳的房间在北京很贵,房间比较大,可以放一个躺椅,我特别喜欢在躺椅上晃两下,很舒服,然后有一条狗,柴犬或者柯基。我理想的生活是比较悠闲的,不需要匆忙赶路。
Q 你觉得老年生活和现在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你会期待吗?
我老了之后可能不用8点起了,早饭会自己做。人老了之后会睡得很少。最大的差别可能是我的厨房。我特别想拥有一个厨房,墙上都是锅,天天做饭。还想在后院种一些菜。做菜的过程很快乐,看别人吃你做的菜也很快乐,做菜也是在创造。
我一点不期待变老,因为我怕死。如果非要选一种死法,就只能选安乐死。如果病治不好,就算了吧,太难受了,家人也难受。把钱耗光了,什么都没留下,其他人接下来的生活也好痛苦。
Q 有没有让你羡慕的老人?
我比较羡慕巴菲特,他就在自己老家,工作也不累,离家人又近。身边的老人没有让我羡慕的。有些老人子女很有钱,给他们买很好的房子,有人做饭,但我不向往那样的。我希望跟子女不用挨着,但定期有联系。
张杰伊
23岁/数据咨询行业
山西
卡佳
39岁/保险销售
新疆
张先森
39岁/网络前端主管
浙江
现在努力存款无非是为了让自己老的时候能过自由的生活,有时候不得不承认经济基础能够决定很多事情。
Q 不要孩子这件事,你们是如何达成共识的?
我们在一起已经15年,关系非常稳定,不会因为孩子有什么变化。而且生活在上海,资源非常丰富,我兴趣爱好也非常丰富。有一次我们去看京剧演出,回来的时候12点多,我先生突然说如果有孩子了是不是就不能过这样的生活,我觉得他是从那一刻开始真的不想要孩子的。我们也不需要孩子来养老。
Q 你们认为自己什么时候才算变老?
老一定是对生活失去了探索和开发的乐趣,过一种墨守成规习以为常的日子。其实我觉得每天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每天醒来都是“哇塞新的一天,赚了!”,那就不会变老。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是两个概念。我们的身份证年龄可能是40岁,但像我先生,你看他背影会觉得像个20岁的男孩子。他心理年龄可能18岁,我老一点,可能25岁吧。关键还是每天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
Q 你年轻时有什么遗憾,想在老年时弥补吗?
没有什么遗憾,我是属于那种努力活在当下的。不会去想做这件事别人怎么看,想做就马上做了。这也是这个行业那么多个案教给我的。有句话叫来日方长,其实人生无常,有太多意外。当你想到什么事的时候就把它尽可能完成了。我暂时觉得人生没什么遗憾,未来不知道会不会有。
Q 你们更能接受以什么方式告别世界?
我们俩讨论过谁会先走,我觉得是我。他比我更关注健康,我知道我的体重对健康不好,可我依然放不下甜食,他自控力比我强。所以我觉得老天爷会眷顾他。我跟他说要是有一天我挂了,不要土葬,先把我烧成灰,然后现在可以把人的骨粉压成钻石的,我说就把我压成钻石戴在你的耳洞上,大大闪闪的一颗。
Q 你们会期待或害怕变老吗?
不会期待老的那一刻,也不会害怕,这是一个正常的生命过程,没有人会愿意说我要尽快老去。很多人害怕变老是因为他对未来是未知的,所以多谢保险行业能让我对未来的老年生活想得更多。养老无非是三个方面,一个是经济上的支撑,还有生理和心理上的支撑,都顺利的话是没有任何担忧的。大部分人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年轻人都觉得时间花不完,不会做规划。
Q 变老后,你最担心的是什么?
最担心自己生活不能自理,其他倒不担心。万一哪天生活不能自理,那我还不如拜拜算了。久病床前无孝子,这是我经历过的。不管孩子有多孝顺,你在病床上躺久了他都会没有耐心。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还不如拜拜。以后孩子长大了,希望我老婆健康一点,我们—起慢慢变老。我欠她的比较多,她带两个小孩很辛苦。谁能陪自己走到最后呢?应该还是伴侣。孩子是陪不了自己的。
Q 上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想在回老家之前赚多少钱?
我朋友有次喝醉了在回家路上摔了一跤,腿都摔断了,躺在地上半个小时,路边人来人往,没有人理他。他说上海是很残酷、很现实的。但上海的生活也有我喜欢的一面,这里能锻炼自己,收入比其他地方高一点,能实现自己的小梦想。只是老了以后我不会想留在这里。
我跟很多客户也聊到,以后会不会留在上海,大部分都说不会,如果要背很大压力买房,情愿回去盖别墅。300万元差不多能过上不错的生活。太大的理想也实现不了。有句话说得好,医院里没有亲人,平安健康最大。能吃饱饭,钱够用就可以了。
Q 老了之后,最想做什么?
我们80后,说实话回馈父母的并不多,就不要指望将来依靠孩子。最可靠的还是靠自己,谁都不要依靠。
罗亿
38岁/房产中介
湖南
最想好好陪陪家人,要是有能力就帶他们去一些地方玩。我岳父岳母也是农民,很多地方都没去过,我妈上海都没来过。我老婆在浙江带小孩,有时候一个人晚上会胡思乱想,想家,想孩子,想朋友。如果多个伴聊聊天,会好一点。
我很佩服我二叔,有能力把孩子都留在自己身边。像我就是四分五裂,很遗憾。其实我每次看到别人带着小孩,那种欢乐有孩子的人才能体会到。我大女儿6岁,小女儿一生下来我就到外面来了。其实很伤心,有时候看到她的视频会想哭。以后要是她们有了小孩愿意给我带的话我很愿意,但现在让他们来上海读书,我做不到。如果我去温州,又得换个行业,重新建立人脉。
Q 什么时候觉得自己老了?
熬夜,通宵加班之后需要好久才能恢复体力,再就是现在喝酒容易断片,记不住事。心态上的确没有年轻时有那么多冲动的时刻了。男生经常会有那种比较讲义气、血性的时刻,现在会更多衡量利弊,觉得很多事情没那么重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是好事,随着年龄增长,沉稳一些比较好。一直像个小男孩的话,会感觉不够稳重,不够负责任。
徐沐寒
26岁/国企员工
辽宁
Q 老了想做什么?
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还是想出去旅游,因为上班的时候没有特别大块的时间去旅游。还害怕老年孤独,最理想的情况还是离朋友都近一些,希望他们能健健康康地跟我—起玩耍。
Q 老了之后,你理想中跟子女相处的方式怎样的?
老了以后还是会需要子女的陪伴,定期见面,每天见也不行。住的地方不要离得特别远。需要把握一个度,我现在回家见爸妈都要把握一个时间点,基本上3到4周见一次,一次3天左右,就很开心。每周都回去对他们来说幸福指数不会很高,时间间隔长了他们又会觉得寂寞。掌握好节点,就能达到最幸福的状态。老人也需要自己的空间。
想早点生孩子,不想孩子十几岁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老了,对孩子不太负责任——如果我很老了才生孩子,孩子还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我已经需要ta照顾了,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不负责任。
Q 老了之后可能最担心什么?
最担心的可能是年龄大了之后,身边的亲戚朋友都会相继离我而去,我会很难过,很失落。死亡这个东西没法想,我也见过一些老人临终前的状态,大部分人还是害怕死亡的。死亡前想要延长生命是人的本能。
其实年轻人说自己老相当于一种流行语,他们也不会真正从20岁开始老。我们还没有资格说老。
杨真
28岁职业者
上海
Q 身边的老人对你有何影响?
工作中遇到的老人对我影响蛮大的。他们已经快退休了,还活跃在工作中,成就很多事情。有些人年轻的时候没有钻研某件事情,没有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但有些人的目标是明确的。我特别喜欢看《Running Man》,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已经50多岁了,但他还是跟年轻人·样,了解年轻人的梗,跟那些比他小二三十岁的人玩乐,把自己打扮得很时髦。人就算老了,至少在精神上不要让自己被时代抛弃,但大部分老人到了一定年龄就放弃了。
Q 你害怕变老吗?
不太怕。男女对年龄的感知完全不一样,40岁的男人会觉得是巅峰时期,40的女人却被很多人认为是老女人,但其实没有那么多问题。我小时候会觉得30岁好恐怖,等我到了这个年龄,发现身边30岁出头的女生,不管单身还是结婚还是有孩子,依然活得像25岁。年龄会让你更急于实现目标,给你一种时间的紧迫感,但它不会让你的生活变得不好。
Q 你害怕死亡吗?最能接受离开这个世界的方式是什么?
老了之后人在哪个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失去了创造力和活力。就算身体已经是衰老状态,但是你的思维、精神要保持活力,生活才会有盼头。
我自杀过。主动接近死亡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决定的过程非常漫长,要耗费非常大的能量。但“死”本身非常简单,就是一瞬间的事,而且不会有恐惧。死的时候是没有情绪的,让你措手不及,但死亡的前后都是可怕的。
能自然死亡是最好的。我爷爷就是这样,没有大病,只是老了。死的时候意识都很清醒,就像睡了一个午觉,这是我最羡慕的死亡方式,完满地走完这一生。如果不能,我想跳海,这很浪漫。我不会去想溺水的痛苦,最多几分钟的事情,再痛苦不会痛苦过你过去几十年的生活。再浪漫一点,像《遗愿清单》里一样,去爬喜马拉雅山,总之一定要有仪式感。
周滴娅
22岁/学生
四川
我不希望以没有掌控力的方式活着。每天怎么活可以自己选择,也可以选择怎么死,什么时候,以怎样的方式。
Q 死亡和变老,哪个更可怕?
我不怕变老。我认识的老人都是很有意思的,晚年生活都很幸福。如果我老了,可能只是头发白了,脸上皱纹多了。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会怕,因为死亡跟老不是划等号的,它是随时的,年轻的时候也可能会死。
Q 变老之后最担心的是什么?
疾病。被疾病折磨是很痛苦的事情。我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叫《遇到你之前》,男主因为身患重病截肢了。他父母找了个非常阳光漂亮的女孩来照顾他,希望他好起来。他和这个女孩相爱了,但他最后还是选择了安乐死。他说我不想以这个坐在轮椅上的样子跟你在一起。
还会担心老了之后自己的朋友会不会就见不到了。大家可能不在一个地方,如果每天只能用手机联系就会很孤独,最好还是能在身边。我觉得老不可怕,孤独最可怕。我可以不谈恋爱不结婚,有朋友就觉得OK。如果朋友都不见了,那好可怕。朴树说过一句话,“有一天你最后一个朋友也失散了,你逃也会想逃到一段婚姻里。”就觉得好可怕,真的会有所有朋友都失散的那一天吗?我希望一直健康开心,有自己的事业。身体健康,也不孤獨,这样是不会怕别的东西的。
Q 你会为老年做什么准备?
现在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年轻,还有时间去做。我现在有兼职,但没存什么钱,以后肯定会想存钱。年轻人存钱很难,收入本来就不多,还要付房租。但我觉得到那时候会有法子的。再说说不定哪天就死了,太远的东西是计划不到的,可能都等不到养老的那一天。不用太早担心,现在做这些没有用的,因为人生随时都会变。
Q 你怎么理解死亡?
中国的死亡幸福指数是排倒数的。中国人死得这么痛苦,很多是因为自己的意愿得不到尊重,生病之后被治疗的过程是很痛苦的。就像《致命女人》里卡尔死的时候,他妻子一开始也不能接受,但她看到别的病人躺在床上的样子,就能理解卡尔了。死得幸福是自己的权利。如果自己能控制的话会安心很多。
作者: 郑晶敏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