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怎么过冬?青蛙冬眠,鸟类迁徙

在温带和寒带地区,冬天意味着低温、积雪、严寒和食物减少,因此多数动物都不会喜欢冬天,这又视不同动物的生理、生态和行为而异。

变温动物

变温动物不能维持体温恒定,环境温度不适宜是很致命的,因此不难理解温度能直接对变温动物起限制作用,而温度作为限制动物因子,不是全年平均气温,更重要的是极端气温。在较高纬度地区,变温动物往往要以蛰伏的方式越冬,如蛇、蜥蜴和青蛙等都有冬眠习性。

热带地区是没有冬天的,昆虫等无脊椎动物,以及还有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这些变温的脊椎动物,只要是变温动物在热带地区的种类和数量就要比温带和寒带地区多得多。

到一定纬度,很多变温动物就无法生存了,究其原因是不适宜其生存的寒冷日子过多。如我国著名的害虫苹果蚜,其分布北限就是1月等温线3-4℃,再往北冬天就全冻死了。全球鳄鱼分布最靠北是我国长江的扬子鳄和美国密西西比河的短吻鳄,北限不过北纬30多度。从全球蛇类的分布来看,寒带地区没有任何蛇类。

鸟 类

恒温动物可调节体温在最适范围内,因此环境温度通常不会对其造成直接影响。但冬季的低温、寒风与降雪都会影响到食物的丰富度,进而间接影响到恒温动物。如北方的鸟类有候鸟和留鸟之分,虫食性的燕子到冬天找不到吃的,必须飞往南方,因而是候鸟。北方的留鸟都有在雪地里获取食物的本事,如松鸡、黑琴鸡和榛鸡夏天以种子、昆虫为食,冬季转而吃树木的针叶和芽;啄木鸟也是虫食性的,但它能啄开树皮,取食树皮下藏身的虫子。

哺乳动物

高纬度地区哺乳动物对冬天的态度,取决于其对雪地生活的适应能力。雪被不仅妨碍动物行走,还妨碍它们从地面上获取食物,但同时雪被也是良好隔热层,能保护雪下植物、昆虫和土壤动物安全越冬。前苏联动物学家把动物分为喜雪动物和嫌雪动物,前者营雪下生活,后者营雪上生活。

喜雪动物营雪下生活,它们在雪下的地面有四通八达的跑道,巢穴在雪下,取食也在雪下。雪下一些植物能保持绿色,为喜雪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喜雪动物主要是一些啮齿类,包括田鼠、林姬鼠、旅鼠和草原兔尾鼠等。这些动物是不讨厌冬天的,尤其是多雪的冬天它们存活率反而更高。

这些啮齿动物转营雪下生物,对以它们为食的小型食肉动物和猛禽很不利。赤狐食物中田鼠所占比例随雪层加厚而减少,雪鸮和毛腿鵟在积雪深厚的冬天被迫迁往少雪的南方。只有最小的食肉动物伶鼬和白鼬能在雪层下打洞穿行,捕食那些藏在雪下的“隐身者”。

野兔、松鼠、小家鼠以及所有的有蹄动物、食肉动物都是营雪上生活的,它们靠增加四足落地的支撑面积而在雪地上奔驰。如加拿大猞猁脚掌比南方的近亲短尾猫大得多,就是为了增加在雪地上的支撑面积。驼鹿靠长有弹性的毛使其蹄子边缘向外扩展,成为杯状。松貂和白鼬也靠密生的粗毛扩大脚底面积,在雪地上行走自如。

冬季对北方有蹄动物是很不利的,体型大而四肢长的还好一些。如绵羊和家羊只能在积雪为10-15厘米时放牧,再深就没法觅食了,而家牛能拨开深达20-30厘米的雪。深厚的积雪加上大风暴常导致有蹄动物大批死亡,北方的有蹄动物在冬季的死亡率是最高的,常成为其种群增长的瓶颈。在俄罗斯远东南部的锡霍特阿林山脉,每年冬季大量有蹄类从高海拔迁往低海拔,从西坡迁往东坡,就是为了躲避严寒和深雪。

大型食肉类也不喜欢冬天,但深雪给它们的不全是不利影响,因为它们的主食有蹄动物处在更不利的境地。雪深有时能创造食肉类的猎杀奇迹,在雪能支撑起欧亚猞猁体重支撑不起马鹿的时候,猞猁甚至能杀死成年雄马鹿;狼獾猎捕驼鹿、驯鹿也需要一定的积雪厚度,在无雪季节只能做清道夫。冻饿而死的有蹄类是食肉动物的食物来源的重要补充,如在落基山地区短尾猫只要捱过初冬就能安全越冬,到隆冬雪深之际黑尾鹿变得容易捕获,一些鹿尸也能为短尾猫提供食物来源。遇上过于严酷的冬天,食肉类也捱不过去了,在一些积雪过厚的年份,老虎、猞猁和短尾猫都会大量死亡。

蝙蝠、刺猬等虫食性兽类,以及杂食性的食肉动物棕熊,选择在冬天休眠,以度过这段食物拮据期。

冬天对动物的影响就简单给大家讲到这里了,总体来说是不利的,但个别动物能凭借其特殊的本领在冬天吃到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