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当代人类学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一个人的祖源、基因和体质特征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基因可以大致推断祖先最近一段时间生活在哪个地区,不同地域人在特定基因上存在频率分布差异;
其次,基因强烈影响了一个人的体质特征。例如,EDAR(ectodysplasin A receptor)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该基因与人类面部多项特征都有关,包括:牙齿形态,头发,汗腺的密度以及脸型。rs3827760 位点A型个体更容易有游离耳垂,同时耳垂也更大。
而长相又与地域关系密切——我们已经有了许多可靠的结论:
以中国人显著的南北差异来说,我们比较了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化石,发现长江以北的11组遗迹,可以归纳为“北部类型”——颅骨短宽而高,面部较高而宽且扁平,鼻部高而较窄、鼻根较高,身材也较高;
长江以南的3组遗迹可以归为“南部类型”——颅骨较长、颅宽中等偏宽、颅高略低、面部低而不宽、鼻部低而宽、鼻根较低、身材较矮——这奠定了现代中国人南北差异的基础。
而在现代人身上,平均来说,广西的汉族就比海南的汉族头围更大,蒙古族也比土家族的头围更大。
比如鼻子,东北汉族的鼻梁总的来说比广东汉族的鼻梁更高,壮族的鼻尖上翘更多,塔吉克族的鼻尖下指更多。
按照身高除以坐高计算腿长,汉族几乎是中国人中腿最短的群体;再看手脚,西北地区手大,男性在19cm以上,女性在18cm以上;琼桂地区手较小,男17cm左右,女16cm左右。
如果用体重、腰围、体脂率等指标衡量体型,我们会发现北方人总得来说更胖,但汉族,尤其是辽宁的汉族,女性胸围最小,而藏族女性胸围最大。
统一测量,才可以获得准确数据。以鼻梁高度为例,是指鼻根点至鼻下点的距离,通过直角规测量。由于测量工作量巨大,因此,目前中国人体质特征研究,都在千人规模,研究进展非常慢。
所以那些不需测量的“离散性状”就有了特殊的价值:
不妨照照镜子,如果你的上眼睑在内眼角微微掩住下眼睑,这就是蒙古褶——它的频率在北方就比在南方高得多。
另一个更著名的离散性状是小脚指甲是否分瓣,观察你的小脚趾外侧,有些人有另外一小片很小的指甲,有些人却没有——这个性状已经被附会了太多传说,或者认为分瓣的小脚趾是汉族的代表性特征,或者认为这是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标记,甚至质疑它的先天性。
可惜迄今为止,关于小脚趾最大的研究只有有3000人左右样本,没有基因能与这一性状建立相关性。
想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知识,请在微信公众号搜索「混乱博物馆」,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