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福建浦城的小山村有一个女孩,因为“不是读书的料”,小学没读完就离开了家,曾在福州、广州、上海等地漂泊流浪。
在外面,她只能做裁缝、保姆和餐厅服务员这些无关学历的工作,每个月揣着少的可怜的工资,喝着吃不饱的粥,住着不够10平方米的地下室。
尽管摸滚打爬的现实生活让她觉得苦闷,崩溃大哭也是常有的事,但她在30岁以后,却通过画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最终她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画家,甚至获得了国际大奖并被全世界记住了名字。
她叫做汪化,一个痴迷于画线条的素人艺术家。
● 初到上海打工的汪化
1981年出生的汪化,原名季红燕,取名“汪化”,意为“在汪洋大海中融化”。
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而自己只有小学五年级的学历,没有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独自一人在外打工了十多年。虽然很累,但她还是不愿意这么早回到那个贫穷的小山村。
没有学历、没有家庭、没有事业,“一无所有”这个形容词似乎定格了这个卑微的打工妹的一生。生活曾经对她关上了一道道门,唯有画画给了她动力推开另一扇窗。
●汪化临摹的画像
为了赚取生活费,汪化辗转来到了上海。街头地摊上,一本叫做《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程》的书吸引了她的注意。
她翻开书页,觉得里面的内容很美,于是尝试临摹当中的一幅女郎画像。一握笔,线条就如行云流水般出现了。这种畅快的感觉,让她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画画。
● 行云流水的线条
除了工作、吃饭和睡觉之外,她的闲余时间都用在画画上,只要有纸和笔就够了。
她试过在美术馆里画画,却遭旁边的签约画家冷嘲热讽;兴致浓郁的时候,画着画着就忘记了时间,不到早晨四五点都没有停下来;压力大的时候,也可以肆无忌惮地在纸上疯狂“扫荡”。
有一次她看到了《百家讲坛》上在讲述李清照的生平,有感而发的汪化在墙壁上一气呵成地画满了线条。但她仍然不满足,于是索性买了30米长的画卷进行创作,这是她第一次尝试画长卷。
● 汪化在孜孜不倦地绘制长卷
后来,有一个同事发现了她爱画画,便提议她:离开这里去北京吧,北京比上海更适合搞艺术。于是在2012年,汪化带着仅有的3000块积蓄来到了北京。
初到北京,第一件事还是得找份工作。汪化尝试到798、宋庄求职,但因学历低,终无所获。很快,手里的钱已经所剩无几。
一次机缘巧合,汪化来到了央美图书馆,吸引她的果然是那些精美的画册。汪化把央美看作圣地,暗自立下了决心:“无论做什么都要留下来。”
● 汪化曾住在环境恶劣的地下室,月租200元
几经波折,汪化找到了央美食堂经理。面试的时候,汪化提出了个请求:“我只要包吃、住,可以不要工资,但我只上半天班,其他时间我想画画。”经理同意了。
就这样,汪化成为了央美食堂服务生,平时住在美院外一个不到10平米的地下室,每月有一千块钱工资。汪化每天下班就在食堂里画画,等到下一轮用餐高峰快到了,就回到自己的地下室里继续画。
● 汪化在央美食堂工作
有一天,汪化路过一个空荡荡的大课室,便一时兴起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
在黑板上画线条的感觉很纸上的不一样,它需要用力地刻画,也需要更大幅度的动作。汪化在这种畅快的体验中忘了自我,一下子就把黑板画得“乱七八糟”。
“哪的你是?你这是干嘛呢?你是咱们学校的吗?”这时,学院管理员发现空教室里有人,一进来就冲着她追问三连。
“我是一食堂的……我是服务员……”汪化像做了坏事似的弱弱地回答道。
在管理员的训斥下,汪化只好忍着眼泪把黑板上的线条全部擦掉。汪化心疼的不是未完成的作品,而是被公然抹杀的精神依靠。
● 汪化画黑板被管理员发现
尽管如此,汪化依然由衷地热爱画画,特别是在长卷上画线条。通常一幅30米的长卷要画上一年的时间。在别人看来的难以做到的“坚持”,对于汪化来说,画画是一种放松解压的形式——这些线条没有主题,但有心情。
汪化最正确的是就是来到央美这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地方。是金子总会发光,有学生发现了她的作品,然后拍了下来发微博。一时间,微博到处是关于她的点赞分享——汪化作为会画画的食堂服务生小火了一把。
● 汪化作品细节
著名画家兼央美教授袁运生先生看到了她的画,很慎重地点评道:“很独特,我也教书那么多年了,还没见过有这样的学生。她很有才华,而且这种才华不是靠专业训练出来的。”第一次被绘画大师认可的汪化,哭红了眼睛和鼻子。
著名画家兼央美副研究院刘礼宾先生表示,要给汪化办画展。汪化受宠若惊,回应都有些语无伦次:“不用不用……我就是只想一生画一幅画,其实。”
在袁运生和刘礼宾的力荐下,汪化把作品拿出去参选。结果她一下子入选了北京时代艺术馆的画展和在关山月美术馆办的全国中青年水墨画家展览,而这两个展的入选难度系数都是非常高的。
●埋头创作的汪化
35岁的时候,汪化受邀参加了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梦想秀》节目。
女生过了30岁,难免要考虑到结婚生子的问题。汪化虽然渴望爱情,但却把全部的时间给了画画,至今还没有另一半。
当时,艺人周立波就向她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人生问题:
“你愿意为你的家庭,改变你现在的生活方式吗?”
“我愿意。”汪化回答道。
“你愿意为了家庭,放弃你画画的一半时间吗?”
“嗯……也可以。”
实际上,在场的人都看得出,汪化的回答并不大情愿。
● 犹豫下,汪化愿意为家庭牺牲一半的画画时间
“有了家庭,之后你还有了孩子,你愿意为你的孩子放弃你后面所剩的画画的一半时间吗?”
这无疑是一句来自灵魂的拷问。
迟疑了十秒,汪化神情显得十分地纠结。最终,她不再愿意妥协:
“我的梦想是画好一幅画,我还是希望自己单身。”
汪化把画画视作为终生的精神伴侣,这种想法足以体现她对画画的执着。这样的人生价值爱情观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但它没有对与错,只是个人的一种选择罢了。
● 节目上,汪化表示:“画画意味着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汪化有一幅长卷作品以15万的价格被北京时代美术馆买走收藏。周立波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给专家朋友估价,专家开口就估价30万元以上。
后来,汪化成为了一名驻店画家,每天就在一家叫做“单向空间”的书店里画画。书店帮助汪化举办了个人画展“痕迹”和“十道”,她把所得收益全部捐献了给公益基金会。汪化连续4年受邀参加了中国素人艺术节,在业内均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汪化的故事还被央视拍成了纪录片《我的生命线》。2015年3月,该纪录片在第六届亚洲阳光纪录片大会上获得了的唯一“最佳中国提案”奖;同年6月,获得了第26界法国阳光纪录片大奖。
●被展出的长卷作品《十道门》和个展海报
当然,汪化最开心的莫过于在家乡礼堂上展出自己的作品,成为父母的骄傲、全村人的自豪——汪化已经从一个只能在底层摸滚打爬的打工妹,蜕变成了一个有气质、有才华、有知名度的艺术家。
汪化把笔下的线条比作为“生命线”。她认为,只要还能画,生活就能继续。无论生活有多么的曲折,只要能够报以感恩之心画画,运气就会来临。给轻的东西,赋予最重的意义不过如此,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
参考文献:
《唯一的门》视频/新视觉《我的生命线》(片花)视频/张楠
《天才画家汪化的画画梦》视频/中国梦想秀
《插画师汪化-服务生30岁开始画画,获法国纪录片大奖》文/网易艺术
《只读过5年书,30岁开始画画,从打工妹蜕变美女画家,成为“央美励志姐”》文/创意艺术范
内容为『手望Sowarm』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