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掉在地球上,为什么感觉只掉在空旷的野外而很少掉在城市里?

地球表面积的71%都被海洋覆盖,剩下29%的陆地上也并并没有集满人,因此广义上来说有相当一部分陆地还处于无人区状态

45.5亿年前地球刚成型的时候,新生的太阳系还处于混乱时代,因此早期地球没少被小行星撞击,但随着太阳系引力格局的稳定以及离散型小行星数量的减少,地球被小行星撞击的频率开始大大减少,时至今日唯一能称得上重大小行星撞击事件的,还是6500万年前造成第五次物种大灭绝的小行星。

来自太空的小行星在靠近地球时会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如果它太过于靠近地球的话就会一头扎进大气层内与大气层发生热摩擦并发出强光,地球上的人将这种现象称为流星。小体积的小行星一般在大气层内就被摩擦的连渣都不剩了,而大个子的小行星最后还会剩下一小部分,这一小部分掉到地表被地球人捡起来后就是陨石了。

所以说陨石就是没有摩擦完的小行星,由于小行星是随机来到地球且地球71%被海洋覆盖,所以一般情况下没摩擦完的小行星都掉到海里了,且又因为陆地上大部分都是无人区,因此掉到陆地上的小行星一般也很难被人类感觉到或者发现。

只有极个别掉到人类活动范围以内的小行星能被人类发现并记录下来

2013年2月15日一颗小行星在地球大气层中摩擦爆炸解体,大量碎片以极高的速度撞向了俄罗斯车里亚宾斯克州一个冰湖内,巨大的声响震碎了方圆数公里的玻璃并造成了一些人员的受伤。

2019年10月11日凌晨吉林省松原市上空出现了小行星与大气层摩擦产生的“亮如白昼”现象,科学家估计此次小行星撞击最后只能有寥寥几公斤陨石碎片到达地表。

陨石多出现于荒郊野外的原因并不是什么“外星人在保护我们”,完全是因为人类聚居地相较于大陆总面积实在是太小的,所以小行星撞击城市的概率也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