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如何上早朝?与电视剧中演的不一样

我们在看清宫剧的时候,剧中往往会出现清朝皇帝上早朝的剧情,大体情节是:文武百官列队入宫,然后在大殿上向皇帝奏报来自全国各地的军国大事,皇帝则与群臣们一起商议应对之策。那么,电视剧中的这些情节靠谱吗?答案是基本不靠谱。

早朝在清朝被称为“御门听政”。顾名思义,这项活动应该是在一个叫“御门”的地方进行。那么“御门”在紫禁城的什么地方呢?其实清朝的御门共有两处。清朝入关之初承袭明制,将御门设在太和门(明朝奉天门),顺治皇帝和摄政王多尔衮就是在此处定夺军国大事。康熙六年七月初七日(1667年8月19日),年满十四岁的康熙帝诏命“躬亲大政”。同日,他“御乾清门听政”,并令“嗣后日以为常”。自此,乾清门就成为了大清朝的御门。

乾清门是紫禁城正中的地方。此门之前为国,也就是人们寻常所说的外朝;此门之后为家,即皇帝的后宫。由于康熙皇帝将“御门听政”的地址选在了乾清门,因此它的意义就不仅仅是一道门,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舞台。

康熙皇帝规定“御门听政”必须每天举行。各部院大小官员,每日清晨赴午门外集合,春夏于卯正一刻(早上6:15),秋冬于辰初一刻(早上7:15),进至中左门等候。一小时后,众人列队进入至后左门。待侍卫传谕后方才正式抵达乾清门外的天街上“御门听政”。

根据《大清会典》记载:“凡御门听政,每日皇上御乾清门,设榻于门之正中,设章奏案于御榻之前。”也就是说,皇帝在出席“御门听政”的时候并非坐在龙椅上,而是坐在御榻上,这也是与大家印象中出入比较大的地方。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为什么清朝皇帝要把“御门听政”选在室外而不是在室内举行呢?这其实也有个说法。皇帝身为天子,承天命而治百姓,所以在与大臣们商议军国大事的时候要在露天举行,以便上达天听,并向上天表明恭谨的态度和坦诚的胸怀。

“御门听政”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由部、院、寺、监依次公开地向皇帝报告奏章;二、处理由内阁撰拟票签,皇帝未给出指示,而折角留待进一步处理的题本和奏本。说的通俗易懂点就好比是今天各家公司早上的例行晨会。待“御门听政”结束后,大臣们各回各的衙门,这才真正开始一天的工作。

由于“御门听政”举行的时间很早,所以对大臣们来说赶赴这个“晨会”是一件很苦的差事。古代交通不便,文武百官要从家里赶到午门前集合往往要走上很长一段路,所以大部分官员都要在半夜起床赶往宫里。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大理寺司务赵时楫上疏称,诸臣每天三更早起,朝气耗伤,反耽误白天的正式工作。所以他建议“御门听政”分满汉大臣轮流举行,分班启奏。不过此建议未被勤于政务的康熙皇帝采纳。

康熙二十四年(1685),御史姚缔虞上疏,建议“每逢大朝之期,及大雨、大雪,俱停止启奏”。康熙皇帝看到臣子们每天赶着上早朝确实非常辛苦,这才下旨“大朝之期,一切章奏交送内阁。遇大雨雪,临时请旨。”

清朝的“御门听政”制度在康熙朝最为兴盛,后来由于军机、部院轮值制度的设立使御门听政必要性大大降低。到同治皇帝即位后,“御门听政”由于失去了本身作用而被彻底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