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望远镜发现迄今最大恒星级黑洞,谁是郭守敬?

11月28日,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中国天文学家发现迄今为止最大质量的恒星级黑洞。这在天文学领域算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用黑洞发现者刘继峰老师的话来说,“天文学因为这个黑洞的出现,进入了禁区”。

这个恒星级黑洞之所以能被中国科学家团队发现,首要功臣当属一台叫“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设施。作为历史自媒体,本文当然不可能与大家探讨黑洞知识。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借着这台立下大功的“郭守敬望远镜”来与诸位说说谁是郭守敬,他在历史上又有哪些贡献。

郭守敬出生于1231年,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人,汉族。从他出生的时间和家乡位置来看,郭守敬算是个地地道道的元朝人。因此有一些杠精抨击郭守敬身为汉人却为元朝皇帝服务,这其实是很不客观的,毕竟人家从出生开始就在大蒙古国(1271年改名为大元,即元朝)的统治之下了。

郭守敬从幼年时就跟随祖父学习天文、算数、水利技术。后又因机缘巧合,拜入到元世祖忽必烈手下最重要的汉人谋士刘秉忠门下深造。刘秉忠非常博学,特别精通经学与天文学。郭守敬在刘秉忠的栽培下受益良多。

郭守敬成年后开始用生平自己所学造福家乡父老。当时邢台一带的河道系统因受战乱破坏已无法使用,当地官员折腾了很久都无法将河道重新疏通。后来他们听说有个叫郭守敬的年轻人精通此道,于是便聘请他规划设计河道工程。郭守敬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很快就理清了河道脉络,在他的指点下,河道疏浚马到功成,郭守敬也因此事名扬四方。

1262年,郭守敬在开平府得到忽必烈的召见。由于他在水利建设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因此深得忽必烈赞赏。随即他被授予提举诸路河渠之职,负责各地河渠的整修和管理。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在短短三年内,郭守敬又相继升任副河渠使、都水少监。

郭守敬是元朝最著名的水利专家,其治水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更难得的是,他的专长却并不仅仅在水利领域。

郭守敬在1279年调入太史院工作,并于同年领导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后世称之为“四海测验”。一年后,在“四海测验”的结果上,郭守敬与太史院的同事们一起编成了《授时历》,这是当时一部水平极高的天文历法。比如《授时历》推算出的一个回归年为365.2425日,与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仅差25.92秒,和现代世界通用的公历完全相同。在700多年前对天文的测算能达到这个程度,不得不感叹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当属世界一流(同时期欧洲还处在暗无天日的中世纪)。

在编制《授时历》期间,郭守敬还改制、发明了十二件天文台上用的仪器,为精确编制历法提供了外部条件。此外,郭守敬在数学、光学、地理学等领域也都大有建树,成就非凡。

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1977年3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2010年4月17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AMOST望远镜命名为“郭守敬天文望远镜”。谁是郭守敬?他就是十三世纪末、十四世纪初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