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恐龙会进化成恐龙人吗?

很多人基于此不断的想“如果没有6500万年前那颗灭绝恐龙的小行星,人类是否还有出现的机会?恐龙又是否可能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恐龙文明?”

这种想法被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在2001年写成了短篇科幻小说《命运》,在该作品中一对新婚夫妇不小心穿越到6500万年前“推开”了那颗即将撞上地球的10公里直径小行星,当新婚夫妇回到6500万年后时却发现地球上早已成了“恐龙文明”的天下,而大部分人类则变成了“菜人”,一小部分被扔进动物园里变成了“观赏人”,刘慈欣在这个故事里阐明了大自然并不会偏袒人类。

撇开科幻小说不谈,现代古生物学家在发现的800余种恐龙里发现了一种名为“伤齿龙”的小型群居恐龙,这种体长和身高都在2米以内的小恐龙拥有同类中最大的脑容量和大大的眼球,拥有直立行走和奔跑能力的它们前肢(双手)高度灵活与发达。

基于以上特点古生物学家们认为如果没有6500万年前那颗小行星的突然撞击,群居且高智商的伤齿龙很可能会在进化途中拥有更强的大脑并产生高级思想能力,喜欢群体活动的它们最终可能会成为智慧文明。

但智慧文明不一定都需要进化成人类这样才能发展,所以“恐龙人”很可能并不会出现,因为从生物学上看恐龙的卵生甚至比哺乳动物的胎生更有优势。

虽然现在我们谈论这些有点“马后炮”的味道,但如果量子力学的平行世界被确认存在,那么在无穷多个量子平行宇宙里总有一个地球是属于“恐龙文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