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8日,国际上权威的科学杂志《自然》发表了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的重要发现成果,我国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现了迄今为止人类已知的最大恒星级黑洞,质量是太阳的70倍,而在此之前,科学家发现的恒星级黑洞,质量大多都小于20倍的太阳质量,所以说,这次发现的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是有史以来人类发现的最大的恒星级黑洞。
此次发现的黑洞,艺术想象图
所谓恒星级黑洞,就是指质量在3-100个太阳质量之间的黑洞,这种黑洞都是由恒星演变而来,在恒星经过超新星爆发之后,当内核遗留下来的质量大于3个太阳质量时,此时引力就会变得非常强,以至于其表面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连光也逃不出去了,所以才黑。而不断坍缩的内核会一直坍缩下去,直至变成一个原子、质子大小,以至于坍缩到普朗克尺度,约10^-35米。
黑洞
一般经由恒星超新星爆发而来的黑洞,其质量在起始时都不高,是在以后的吸积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周围的物质而长大的,不过,成长也是有限制的,当黑洞的质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掉入黑洞的物质会被加热到很高的状态,释放的电磁辐射会将黑洞视界以外的物质向外推,这样的话,物质就不会无休止的掉入黑洞的大嘴中了。
超新星爆发
而此次发现的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它可能并不是由恒星一次爆发就形成的,而也是存在着成长的过程,由于这个黑洞的周围存在着一颗约是8倍太阳质量的蓝色巨星,它们两者组成了一个双星系统,也许这个黑洞的成长离不开身边的巨大恒星,原本这颗恒星可能质量巨大,在漫长的岁月中,物质都被黑洞吞噬过去了,壮大了黑洞,削弱了恒星,不过,目前对于这个黑洞到底是不是经由吸积过程演变而来还是诞生时就是那么大的质量,还没有定论。
文/科学船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