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一时的《官场现形记》,究竟揭示了清廷统治方面的哪些问题?

1903年时,大清王朝已经风雨飘摇,在慈禧太后的掌控之下,这辆苟延残喘的王朝列车即将冲出轨道,彻底沦为一堆废铁。同年,于1901年4月创刊的《世界繁华报》开始连载一部官场小说,它的名字叫做《官场现形记》。《官场现形记》的连载,顿时令国人耳目一新,原因就是其本身题材具有极大的稀缺性。该书讲述的内容,都是满清官场上“见不得光”的故事,以及贪官酷吏的丑恶嘴脸,令民众瞬间出现无比亲切之感。

《官场现形记》漫画插图

一时之间,上海地区“”洛阳纸贵,一报难求”,所有读者都争相抢购《世界繁华报》,甚至还有人专门剪下《官场现形记》连载部分,编辑成册印刷出售。大清国往日端庄威严的形象,因为这本小说的存在,活脱脱变成了一座动物园,上至皇帝,下至小吏都是这座动物园中的动物。

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官场现形记》缘何会如此风靡?在这本官场小说流行的背后,又隐藏着旧中国怎样的腐朽体制与悲哀?

清朝官员出行图

想要彻底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从这本小说的作者说起。《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是李伯元,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苦命的孩子。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的李伯元,本来有着非常优越的家庭,可是在其幼年之时,父亲的突然病逝让他顿时没了出路。在无可奈何之下,李伯元只好投靠了在山东城阳做官的伯父李翼青,并在伯父的资助之下继续读书。

如果按照常理来说,凭着李伯元的文采,完全可以在考试中夺得名次,然而造化弄人,伯父李翼青平时为官清正,并没有钱财打点考官,故此考官便借口李翼青有“叛逆皇法之前科”,将作为侄儿的李伯元除名,致使其十年寒窗之苦付诸东流。从此以后,李伯元便在心中埋下了仇视官场的种子,在才华的浇灌之下,这颗种子渐渐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了《官场现形记》这棵参天大树。

正在议论时政的清朝官员

《官场现形记》的风靡绝非偶然,而是历史车轮滚滚前进的必然。晚清时期,清王朝前有太平天国起义,后有义和团与革命党的折腾,加上八国联军的肆意蹂躏,早已经不复“康乾盛世”之荣光。可即便如此,满清王朝依然在粉饰太平,用传统儒家文化的“忠君爱国”思想麻痹国人,企图为自己续命。

民众自有民众的生活体会,他们是与清朝大小官吏有直接从属利益的群体,官员的嘴脸早就被他们看的一清二楚。朝廷之上太后总揽大权,王公贵族狠搂银子,官吏们克扣赈灾款,贪婪的吸食着民众的血液,如此敲骨吸髓的做法,必然会令社会最底层民众痛恨不已。

《官场现形记》

在官民矛盾紧张的状况下,一些官场秘闻也随之而起,却因为形式较为散乱或者地域的差异,未能形成系统的言论总概,致使民众的“偷窥欲”得不到满足。《官场现形记》的出现,无疑是一幅清王朝官场的百丑图,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简直入木三分,既对官员的丑恶嘴脸进行了抨击,更不乏几句戏谑之语的调侃,令民众读之有酣畅淋漓之感,一解心中对官员不满却无处发泄的郁结。

清朝官员骑马图

对于这部官场小说的态度,民众们一直持支持的态度,而在位的慈禧太后却下令严厉追查,誓要将这位“乱说话”的李伯元千刀万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诚然,想要了解《官场现形记》的意义,我们既不能以民众视角观察,更不能以清廷的角度去看待,而是以一个更加客观的眼光,积极探究其中的深意。

从客观角度来看,《官场现形记》的风靡,是一把握在手中的双刃剑,可谓是“利”与“弊”各占一半。

晚清官员照片遗存

《官场现形记》以虚写实,如同《西游记》一般,将官场的丑恶状态全部刻画出来,并加以抨击。如此一来,利于朝廷内部打击腐败与潜规则,有助于官场风气的清化,甚至统治者还能够从虚拟人物中找出真实原型,继而进行精确化的贪腐整治。

这一点也被得到了证实,《官场现形记》连载几个月后,慈禧太后气急败坏,在下令追查李伯元的同时,还根据《官场现形记》中的内容“按方抓药”,将一大批书中影射的官员全部抓住问罪,并进行抄家审查。

大四敛财的清朝官员漫画

可是从社会效果来观察,《官场现形记》毕竟只是一部文学作品,脱离实际的问题同样难以规避。它的出现,很可能会将官场的恶劣行迹有意夸大,使官民关系更加紧张,从而激化双方的矛盾,令朝廷统治基础被撼动。

除此之外,由于该书内容多是描写一些“见不得光”的勾当,所以其本身也蕴含着不少鲜为人知的潜规则。在一些别有用心的官僚眼中,书中存在很多上位的“偏方”、“秘方”,只要能够熟练运用并将其掌握,它完全可能会成为贪官污吏的一本“升官秘籍”和“上位教材”,从中学习更多自己捉摸不透的“官场潜规则”,继而令朝廷贪腐现象更加扩大化。

清朝官员形象

《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凶于鸩毒,然而良医囊而藏之,有所用也”,意思就是说,天下最毒之物莫过于鸩酒,可是神医却可以将其变成治病的良药。其实《官场现形记》亦是如此,对于慈禧太后以及大清王朝而言,它揭露了清廷最丑恶的一面,而对于民众百姓来说,它又是窥探官场私密的观察口,只是对于现今而言,它似乎更像是一口可以随时敲响的警钟,警示着后人永远不要逾越那根不可逾越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