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殖隔离?
这是两个物种之间存在的“天然屏障”,在自然的条件下两个物种无法交配这是第一种情况即使在某些因素下交配成功也无法产生后代这是第二种情况;如果两个物种交配后产生了后代但后代会夭折活不到成年这是第三种情况;两个物种交配产生了后代,这个后代可以活蹦乱跳的活到老,并且寿命可能还比亲本长,这就是杂交想要取得的优良性状,但这个后代是不可育的,这是第四种情况。
而现代人类都是智人的后代,都属于同一个物种之下,甚至算不上亚种,因此不存在生殖隔离很正常。像马和驴之间的杂交可以产生骡子不可育的后代,而狮子和老虎之间的杂交可以产生不可以的狮虎兽或者虎狮兽。但它们之间仍算做是不同物种,只是因为亲缘关系较近,都属于同一个属下的动物,因此可以进行交配但是后代不可育。
人类遍布在世界各地看起里存在着地理上的隔离,但实际上到了现代社会已经变成了“地球村”的模式,所有的人都有着基因上的交流,难以演化成不同的物种
假设现代人类各处在自己的小圈子内,几十万年都不交流,那么在不同的环境下积累的基因变异,就可能导致不同物种的出现。
因为这是有先例的,大约200多万年前远古人类走出非洲大陆,足迹也遍布全球,去到欧洲和西亚的远古人类变得高大魁梧,因为欧亚大陆那个时候正处在冰河时期温度较低,在这样的环境下必然只有体格强壮的个体才能更好的生存,这也就发展出了尼安德特人。
还有一个典型的人种-(Flores),它们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同样在印度尼西亚的弗洛里斯岛上,这里的远古人类经历了一个侏儒化的过程。当时远古人类从非洲大陆走出,这片小岛海水水位较低可能和大陆相连,但是随着海水上涨,人类被困在小岛之上,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自然是需求量较小的个体更易存活下来。经过长时间的演化过程,这里的人类变得越来越小,身高不超过1米,体重最重25公斤。
要想出现生殖隔离,首先地理上就要彻底的隔离开来,在不同的环境下发展进化个几十万、上百万年,才可能出现生殖隔离也就是不同物种的出现
尤其是现代社会人类抵抗自然环境的能力提升了很多,我们学会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用智慧对抗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自然选择变得更加难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远古人类尚未走出困境,在草原上过着东躲西藏瑟瑟发抖的日子,那个时候大家需要团结去了去捕猎,体格强壮的人更易于在这个团队中或者说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而那些天生体格瘦小的可能就要被自然所淘汰,他们的基因得不到遗传的机会。但是现代社会大部分人都可以过得很好,因为有社会福利的存在,不让任何一个个体掉队。
因此说现在人类几乎没有机会进化出不同的物种,首先是交流密切、二是环境上的差异对于现代人类来说并不大,气候寒冷多加点衣服就好不会重新进化出一身毛发的。
新物种的出现会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曾被认为是人属下的不同人种,但是通过对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草图绘制发现,现代人类除了非洲人,都有着1%-4%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这意味着在某个阶段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可能处在一种“灰色地带”就是新物种即将出现的时候,但是某些个体的交配依然可能会产生后代。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差别是很大的,但依然可以生下后代。可想而知现代人类出现不同物种条件得有多苛刻。
文/杜若,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欢迎关注我们:科学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