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在不少地方看到过这样的新闻:“XX光年外发现一颗超级地球,环境恶劣,科学家认为不可能存在生命”。都说是超级地球了,为什么还不可能存在生命,说到底这里的“超级”究竟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问题。
英语命名者出来挨打
话说其实英语起名字的时候非常随意,比如说“人造卫星”的英语叫 artificial(人造的) satellite(卫星),那么satellite就是卫星的意思喽?既然这样话,“木卫二”的英语要怎么说呢,是不是The second(第二个)satellite of Jupiter(木星)?不是,在英语中会直接叫它的名字欧罗巴(Europa)。
那如果我们想说“木卫二是木星的卫星”应该怎么翻译呢?“Europa is a satellite of Jupiter”?不对不对,satellite 是专指人造的卫星,如果是天然形成的话,用的单词是“Moon”。
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了,Moon不是月亮么?对,就是月亮,它本来的意思也就是月亮,但是它同时可以表达卫星的意义,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翻译“Europa is a moon of Jupiter”时,可千万不要翻译成“欧罗巴是朱庇特的一个月亮”(欧罗巴和朱庇特都是神话人物的名字)。
你看,因为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所以就直接将这个单词用于其它行星的卫星上了,所以在英语的世界中有无数个“月亮”,西方天空上的“月亮”再也不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小可爱了(抱紧汉语)……
一样的道理,地球——Earth,这个单词在英语中原来的意思是指大地或者泥土。后来在发现大地是个球体后就直接把意义进行拓展,变成了地球的意思。你看我们中文虽然也称“地”,但是好歹还加了个“球”,他们倒是非常随便,直接借用。
只要是岩石行星都叫“地球”
所以根据西方人的尿性,自然不会停止将这个词的意义向外扩展——在天文学中,英语将所有的岩石行星都称之为Earth,所以这个“Super Earth”本意并不是超级地球,而是超级岩石行星(也叫类地行星)。
那这个“超级”又是几个意思呢?没什么意思,就像日本人特别喜欢“奥义”、“超必杀”之类的词汇一样,英语也特别喜欢简单粗暴的叠加,地球这么大的就叫Earth,那大概介于5~10倍地球质量的岩石行星就叫Super Earth,再大的呢?就叫Mega Earth(巨无霸岩石行星)。
也就是说,这个“超级地球”只是质量与形态和地球的粗暴比较而已,与我们以为的“地球特征”毫无关系,既不一定有生命存在,也不一定有怡人的环境,更别说外观与地球类似了。这些行星大多拥有对生命相当不友好的环境,是因为要获得一个比较适合生命存在的环境本来概率就很低。
什么是岩石行星
好,那么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释清楚——什么是岩石行星?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八大行星的比例,就会很明显地发现它们分为两大阵营——以 木土天海 组成的“巨行星方队” 与 水金地火 组成的“普通行星方队”。
那么为什么它体型间的差距会如此巨大呢?因为巨行星都是气体行星,它们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氢和氦,比如木星,它是由75%的氢和25%的氦组成,其它元素加起来不足1%。
宇宙的元素组成大约是90%的氢和8%的氦,其它的元素大概占1%多一点儿,也就是说木星的元素与宇宙平均值差距不大。这是因为太阳系在形成之初是一个巨大气团,它其中的绝大多数物质都因引力聚集在了中心,也就是太阳,极少量初始角速度非常快的灰尘与气体没来得及掉入中间太阳就已经完成了,于是这些物质构成了行星。
离太阳比较近的灰尘就是我们前面的“四小”行星,因为引力太小且与太阳距离太近,剧烈的太阳风把轨道周围与行星表面的氢全都剥离了,所以这些行星会露出坚固的固态物质,也就是岩石行星。而外层的行星可以将轨道上的所有氢原子捕获,且捕获的越多行星内的对流就越大,可以形成越强的磁场保护气体不逃逸,所以它们都是拥有一个极小重核元素组成核心的气体巨无霸。
气体行星是绝对没有可能产生生命的,它极度缺乏生命必须的元素,而且因为距离恒星太远,通常十分寒冷。距离太阳最近的木星表面温度只有-148℃,最远的海王星甚至因为温度太低气体都被冻上了,成为了太阳系独一无二的“冰巨星”
因此对地外生命的探索当然得先从寻找岩石行星开始,只是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听说发现“超级地球”也别高兴的太早了,生命什么的八字还没一撇呢。
我是酋知鱼,一个不水稿的科学创作者,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