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笑傲江湖》中华山派有个地方名叫思过崖,令狐冲在思过崖面壁思过时发现破解五岳门派的武功。
小说中的思过崖是个迷人的地方,在那里主角获得了奇遇,现实中华山确实有个思过崖,是华山景区为了吸引游客而开凿,就位于大名鼎鼎的长空栈道尽头。
长空栈道只有尺宽,长约百余米,一侧是峭壁,一侧是悬崖,为华山派创始人元代道士贺志真在华山南峰东侧开凿,到了现代,尽管景区对其进行加固并安装安全绳,但游客走的时候仍战战兢兢。
除了长空栈道,华山各个峰顶都有各类的宫观道院,在条件极其艰苦的古代,在险峻荒无人烟的华山上建造宫观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
除了华山全真教的一系列道观,还有四大道教名山的道观,湖北武当山的真武观,四川青城山的老君阁,江西龙虎山的天师府,安徽齐云山的太素宫,更有“秦楚一柱,绝顶道观”的陕西塔云山等等。
这些从古代流传下来的道观宫院或建于巍峨高耸的峰顶,或建于人迹罕至的地方,与佛教的名寺白马寺、少林寺、寒山寺、法门寺等比起来,古代道士建立宫观的地方大多选择在深山险峰,隔绝世俗的繁华和热闹。
为何古代道士喜欢在深山险峰荒无人烟的地方建立宫观呢?
一、道家修炼追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至黄帝时期,后来在中国诸子百家中的道家基础上,结合方士形成的方仙道和黄老之术,于东汉末年由张道陵创建,后渐渐融合民间巫术、神仙传说、阴阳五行八卦理论。
道教深受老庄哲学的影响,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要遵循于万事万物其本身的规律,道就要顺应事情的自然规律,不强求不造作,不受约束不被束缚。
古代道士们在修炼时不追求身外之物,功名利禄皆如浮云,他们更关注自身对道的理解,希望能够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因此古代道士们为摆脱世俗的约束和束缚,大多选在隐蔽的地方以能够不受干扰的清修。
庄子认为: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古代的圣人们能通过天地的壮美而通晓万物的原则。
古代道士们深受这种思想影响,在名山大川中感受天地以通万物,以求通万物而成道。
二、道家收徒要考验其心性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一诗: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李白去拜访隐居道士,见到许多美景唯独不见人,诗中的景色固然美丽,却也远离闹市生活不便。
道家更关注自身的修炼,成为道士之后大多过着艰苦的隐居清修生活,大多道士的衣食住行还需要亲力亲为,因此许多人并不能忍受成为道士后的清苦。
把宫观建在深山老林对于道教的收徒可以起到筛选作用,有真心有毅力想成为道士的人自然不惧高山险峰,倘若连深山老林的寂寞都无法忍受,那说明其心性不足以成为一名合格的道士,自然不会被选择上。
元代华山派的长空栈道,如若不是真心向道,怕是那窄窄的栈道就能拦住不少人。
在各类仙侠小说中,大气运男主在最初的求仙问道寻访师门时,必定是以极其垃圾的资质,凭着超强的毅力克服师门的各种考验在一群仙二代中脱颖而出。
道家的收徒也是如此,如若心性不够坚定的人,不如不收。
三、道家盛世隐居修炼,乱世下山济民
近些年流行这样一段短诗——“乱世菩提不问事,老君背剑救苍生。太平佛门迎香客,道君归隐山林间。”
这句话其实有失偏颇,因为历史中佛门僧众于乱世救人的事很多,道教在历史上的几次发展皆出现在盛世,比如李唐时期道教得到迅猛发展,但民间普遍认为道士在乱世几乎是毫无保留不计代价的救世济民,这种决绝的态度往往造成一观或一脉道士皆亡。
我国的佛道两教是古时民间受众最广的宗教,一般认为佛家度人,道家度己。
佛家更注重解答信众的困惑,“入世”似乎多些,道家更注重自身对天地的感悟,大多隐藏在深山老林修行,符合老子的“出世”观念。
然而实际上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在历史上每逢乱世,道家往往倾巢而出,以救苍生为己任,哪怕身死道消。
在近代的战争中,大观或许还能保存一二,但穷乡僻壤深山老林里小道观的道士许多投身战场,保家卫国,再也没有能够回来。
到了太平盛世,大多真心修道的道士又会选择在深山老林结庐而居,避世修行,前不久在网上火了的“网红山”终南山出现在大众视野,据说那里就有不少道士隐居修行。
四、道家认为仙人多出现在名山大川
古人盛行自然崇拜,且道教融合民间巫术,对于名山大川认为是仙人降落的地方,身处高峰,可以离神仙更近。
东晋道教学者葛洪在《神仙传》彭祖篇中这样描写仙人:仙人者,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驾龙成云,上造天阶;或化为鸟兽、浮游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
这一段描述非常生动有趣,展现了古人想象中的仙人是何等潇洒,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且多在名山大川中出现。
中国古代的道教神话体系中,西王母宫殿便在龙脉昆仑山上。
明末李渔为庐山简记观题的对联: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由此可见,深山险峰多道观。
文:尔雅
参考资料:老子《道德经》、葛洪《神仙传》、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金庸《笑傲江湖》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