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指挥盟军胜利登陆非洲,为什么差点被撤职?

1942年底,艾森豪威尔作为盟军登陆非洲战役总指挥,可谓是一脚踏入了盟军高层,前途无量。要知道,在盟军高级将领中,他的军衔并不高,区区一中将。要不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取消进攻欧洲的计划,心中有愧,恐怕这个职位轮不到美国人。

“火炬行动”是艾森豪威尔首次指挥的战役。对他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为此,他全身心地进行着军事准备。对于首次参战的美军来说,他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减少人员伤亡。然而,取得登陆战役胜利后,却遇到了其军事生涯中,最大的危机。

要想说清这个问题,还要从“火炬行动”的准备开始。

法属北非,包括突尼斯、摩洛哥和阿尔及尔都是法国的“保护国”。说白了,就是法国海外的殖民地。法国投降后,维希政府拥有对该地区的管理权,尽管德军在该地区驻扎的兵力不多,但维希法军却有20多万部队,是不容忽视的敌对力量。

丘吉尔因为扶持自由法国运动的戴高乐,逼迫法国海军投降英国,甚至攻击法国舰队,彻底地与法国维希政府分道扬镳、矛盾不可调和。但艾森豪威尔还是有信心通过政治手段,凭借与维希政府的关系,以期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通过秘密接触,驻非法军愿意在强大的美军到达时,放下武器。为了战后的管理,艾森豪威尔按照罗斯福的授意,坚决抵制丘吉尔试图让戴高乐成为法属北非领导人的做法,并推举美国人选定的法国退役将军亨利.吉罗,为将来法属北非的总督。

就在这时,法属非洲的海军上将达尔朗向盟军示好,愿意合作。达尔朗是个狂热的法西斯分子,围捕犹太人,打击进步人士,干尽了坏事,是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贼。与这样的人进行合作,艾森豪威尔既高兴又有些担心。

一是,达尔朗握有驻非法军的指挥权。他虽然挂海军上将,但实际是维希政府军队的总司令,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驻非法军中拥有绝对的权力。盟军登陆非洲,有他的帮助,20多万法军“归顺”盟军,将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二是,战后管理。攻城略地容易,城市的战后管理难,有达尔朗帮忙,既可以减少对城市的破坏,又可以几乎不费周折地将城市的管理权依旧由法军管理。这对于以作战为主的盟军来说,可以专心地对付隆美尔。

更为重要的是,减少盟军伤亡。这是任何一名指挥官都在意的事情,都希望以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首次指挥战役的艾森豪威尔更是希望如此。与达尔朗的名声太烂、太臭相比,这个风险值得去做,他决定重用达尔朗。

“达尔朗协议”。

在艾森豪威尔的运作下,美国扶持了一个战后法属国家政权,吉罗担任总督,达尔朗担任法属武装部队总司令,彻底地将英国人试图插手非洲管理的意图打破。尽管丘吉尔有话要说,但在既成事实面前,只好听之任之,表示赞同。

有了这样的政治准备,北非登陆战役相对顺利。参加“火炬行动”的美、英联军13个师,组成包括7艘航空母舰在内的650艘舰船的大型特混编队,分三路在非洲的奥兰、阿尔及尔和卡萨布兰卡登陆,他的好友巴顿也率领一支美军参加了战役。

1942年11月11日,在达尔朗的命令下,摩洛哥法军放下武器,巴顿占领了卡萨布兰卡,“火炬行动”胜利结束。由于吉罗在驻非法军的影响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艾森豪威尔将目光投向了达尔朗,并与其达成协议。在他看来,

首先,抓捕达尔朗不明智。尽管在达尔朗的命令下,阿尔及尔投降,但当地的进步人士,对倒行逆施的达尔朗恨之入骨,纷纷要求将其绳之以法。但艾森豪威尔清醒地认识到,他是北非法军最高指挥官,抓捕他,就意味着法军将不会再投降。

其次,达尔朗出任盟军北非高级专员,有利于地区安全。由他下命令,将立刻减轻来自地中海法国海军的威胁。更何况战事仍在进行,抓捕他是件轻松、大快人心的事,但盟军将遭受惨重的代价,尤其是人员伤亡,将无法估量。

更为紧急的是,耽搁一分钟就将付出更多年轻的生命。尽管艾森豪威尔知道和维希分子合作,必将引起人们的强烈反感,但时间不等人,他没有时间去解释,他需要采取决断措施,尽快结束战役,尽量减少盟军损失。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秋后算账”是人们乐此不疲的事情。“达尔朗协议”公开后,迅速引发了同盟国的强烈不满,在舆论界掀起了声讨艾森豪威尔的浪潮。虽然,艾森豪威尔对此有所心理准备,但没有想到批评得如此猛烈。

该协议引发轩然大波,艾森豪威尔成“替罪羊”。

“雪上加霜”的是,驻守摩洛哥的美军最高军事长官巴顿,只考虑打仗,根本不擅长管理城市,索性将卡萨布兰卡的管理权交由维希分子,以致于当地的进步人士遭受打击,甚至转入地下活动。一下子,将艾森豪威尔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现在的艾森豪威尔,可谓是“百口莫辩”。谴责的声音越来越刺耳,甚至有人说他是“通敌分子”。让他震惊的是,事先同意的丘吉尔,称该协议是“晴天霹雳”,狡猾的丘吉尔,将矛头指向了美国。在他看来,非洲利益得不到,美国也别想。

“协议”的发酵升级,让罗斯福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平息民愤,他有了让艾森豪威尔当“替罪羊”的想法,准备撤掉他盟军总司令的职务。顿时,坊间议论纷纷,甚至媒体开始猜测由英军的亚历山大将军取代艾森豪威尔的位置。

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马歇尔挺身而出,支持艾森豪威尔。当他严肃地站在记者招待会的讲台上,面对座无虚席的会场,他指出:“我要对美国记者有关‘达尔朗协议’的评论提出严厉批评。”此话一出,顿时引发记者们的不满,纷纷指责。

马歇尔并不理会,继续讲到:“登陆非洲的战役,我们的战前评估是将伤亡18000名美军士兵,但事实只损失1800人。请问诸位,‘达尔朗协议’能不能抵上16200条年轻的生命?”此时,会场鸦雀无声。

“为什么英国记者如此卖力抨击我们的将军?如果我们也像他们一样起哄的话,结果只有一个,会有一位英国人代替艾森豪威尔,这将使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声誉遭到严重诋毁。”有所感悟的记者们,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甚至愧疚起来。

随后,罗斯福也发表一份公开声明:法国的事情有法国人民做主,美国在非洲的安排,是战争紧迫,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说白了,罗斯福和马歇尔的表态,不仅是支持艾森豪威尔,更是将英国人的“卑劣”目的昭然于天下,并予以指责。

风波得到了平息,艾森豪威尔十分感谢上级能这么替自己说话。其实,工作中我们也有这样的体会,活干得多,有批评也正常,这个时候最需要领导的支持。苦点、累点不算什么,就怕遇事就躲的领导,这样的领导除了鄙视,还是鄙视。

大家认为呢?欢迎讨论和留言。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艾森豪威尔》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