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达克敲钟!嘉楠成功IPO成中国首家区块链和AI芯片第一股

2019 年 11 月 21 日,嘉楠以发行 ADS 的形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交易代码为“CAN”,问鼎中国第一家赴美 IPO 的区块链和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人工智能芯片企业,更可称为是全球区块链第一股,嘉楠 Canaan,注定为中国芯片行业写下重要一笔。

嘉楠赴美递交招股书一事正式曝光后,已经引起芯片、区块链、AI、币圈行业沸沸扬扬的讨论声浪,这家推出全球第一台 ASIC 挖矿机的芯片大厂、台积电 7nm 工艺首批合作伙伴,敲开美国资本市场大门之际,也启程全新里程碑,要朝超级算力解决方案提供商迈进。

本次上市,嘉楠确定发行 1000 万股 ADS,每股定价 9~11 美元,募资金额达到 9000 万到 1.1 亿美元,IPO 募集到的资金将主要用于五大面向。

首先,是加强超级计算解决方案中的领导地位,区块链和 AI 产品的竞争力;再者,继续投资于高能效芯片设计,第三是继续推出新的 AI 产品,第四是推出 AI Saas 平台,第五是扩大海外业务。

根据招股书显示,嘉楠在 2018 年营收 27.053 亿元人民币,截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的 6 个月内,嘉楠净收入为 2.168 亿元人民币,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总营收达 9.5 亿。

我们来快速扫瞄嘉楠 Canaan:

——全球第二大比特币矿机厂商。

——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累计量产 1.5 亿多颗 ASIC。

——与 AWS 的合作,成为国内首家 IC 设计上云企业。

——台积电第一批最高端的 7nm 工艺合作伙伴。

——与台积电自 2015 年 6 月以来,共完成 7 种针对 28nm、16nm 和 7nm ASIC 的流片,成功率为 100%。

——拥有 69 项专利,7 个芯片产品流片率均达到 100%。

——全球首家提供基于 RISC-V 架构商用边缘 AI 芯片并实现量产的公司。

——为客户提供算法优化设计,包括机器视觉和机器听觉的算法设计能力。

——机器视觉方面包含物体识别、人脸检测与识别、多目标检测等。

——机器听觉方面包含声源定向、波束形成、语音唤醒、语音识别等。

——AI 芯片 K210 落地场景包括:智能楼宇-无感门禁、智能家居-智能门锁、智能农业-与百度、林业大学的合作,截至今年 9 月底,AI 芯片与模组共交付 53000 件。

中国三代企业家的创业之路

张楠赓是嘉楠的灵魂人物,当年就读北航计算机系,专业是计算机体系结构,2011 年在学校期间就做出了第一台基于 ASIC 的计算设备。

张楠赓表示,当时接触了比特币,觉得有 1% 的可能可改变世界,因为他一直认为,判断一个技术或商业模式是否成功,取决于它是不是能真正提升社会运行的效率。一直到 2012 年,张楠赓觉得比特币改变世界的可能性不是只有 1%,而是提升到 5%。

所以,他决定从学校退学,来紧抓着这个足以“改变世界”的绝佳机会,用做芯片的方法来做 ASIC 计算设备,而当时还没有区块链这个概念。

我们观察中国企业家的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三代。

第一代是从体制内发轫创业的时代,比如柳传志、任正非。

这一代企业家出生时间在建国前后,这前后十年出生的企业家创办了中国 80% 以上的全球 500 强和准 500 强企业,也是中国得以工业化的主力军,他们往往有对市场的原始激情和强烈的家国情怀。

第二代企业家群体的崛起,是自 1994 年市场化改革开始,加深了信息化浪潮,像是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都是代表人物。

这些 60 后、70 后企业家少了些家国情怀,多崇尚成功学,也更加符合市场的行为框架。经过 20 年的发展,中国互联网经历从荒芜到繁荣,变革了传统商业模式,也为未来智能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数字化基础。

到了今天,经历初期草莽时代,以及模式创新时代,迎面而来的是技术创新与创业时代。

80 后企业家应当具备强烈的创新精神和技匠精神,以实现技术理想为行为原点,对外进行本土原创性的价值输出。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算力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而嘉楠就是定位是一家超级算力解决方案提供商。

嘉楠转型发展 AI 芯片

嘉楠致力从比特币挖矿机芯片转型人工智能领域,今年前 6 月,嘉楠 AI 芯片及模组出货量为 26,000 件。根据最新的招股书披露,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已向 AI 产品开发人员交付了超过 53,000 件 K210 芯片和开发模组,出货量在 3 个月内成长两倍。

嘉楠指出,基于技术创新,在 AI 芯片研发上采用了不同于主流的计算架构,并且在设计模式和方法论上保持领先。

首先是计算架构,目前国内大多数的芯片企业是采寒武纪的架构路线,但嘉楠在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开始,就决定采用 RISC-V 架构,主要是考量边缘侧应用场景和 IP 的自主可控需求。

RISC-V 是轻量级的计算架构,可以根据应用场景进行指令的拓展,并且灵活适配端侧设备的功耗和算力限制,适合于 AIoT 领域。

其次,是在芯片研发模式上,嘉楠是国内首家实现芯片上云的企业,意即把 IC 研发平台、HPC 集群等统一部署在 AWS,优势是缩短研发周期,快速实现芯片的迭代。同时,嘉楠也尝试引入互联网的工具和方法论来做芯片的研发,比如 IC 后端自动化等。

嘉楠指出,传统芯片使用门槛低,并且与上层操作系统隔离,而边缘侧 AI 芯片的研发需要适配端侧的功耗与算力条件限制,并且需要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产品模组或解决方案,因此,市场需求牵引研发的策略是必须的。

嘉楠的 AI 芯片勘智 K210,其核心 IP-神经网络加速器 KPU 是公司自己研发,在奠定基础后,下一代芯片 K510 也会延续前一代的 IP 成果,通过迭代优化,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路线,而勘智 K210 是国内少数具备机器视觉和机器听觉两种能力的通用性的 ASIC 计算芯片。

台积电第一批 7nm 芯片合作伙伴

在工艺创新方面,嘉楠在 2016 年就实现了 16nm 芯片的量产,是国内前十家量产 16nm 芯片的公司,并在 2018 年实现量产全球首款 7nm 芯片,成为台积电第一批 7nm 客户,奠定高速运算领域的领先地位。

嘉楠也在商业模式采用不做单一售卖,提供可持续服务的策略。公司的定位不是一家传统的芯片公司,可以很灵活地提供芯片、开发板、模组或是整体的解决方案。

转型到 AI 领域,嘉楠也遇过不少挑战,像是 AI 芯片的推广落地过程,挑战不少。

公司解释,一开始的定位还是比较传统的卖芯片的做法,比如说把芯片做出来,把文档准备好,再去社区等渠道推广,但结果通常不如预期。

因为芯片的导入期特别长,通常要二、三年,即使只有一年都算是很短了。加上 AI 芯片和传统芯片差别非常大,因为 AI 芯片使用门槛很高,需要对 AI 算法有一定了解,再来,还要有数据,有数据之后还要做训练,对于使用者来说,门槛不低。

既然推广不易,嘉楠开始自己做 POC 给大家看,也就是做概念性产品,例如先做了人脸识别的 POC 给大家看,客户就能有一个关于芯片实际性能的概念。

有趣的是,再往下走后,会发现其实终端厂家的生产条件,远比预期的差很多,比如做智能门锁的厂家,可能就是一家钣金厂。

所以,在转型至 AI 芯片的过程中,不但是技术要到位、了解场景应用、客户需求,更要经历非常长时间的摸索。

一直发展到现在,嘉楠几乎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给客户,芯片也卖,算法也提供,模块也卖,甚至也成立产品组,产品也做了很多,像是智能门锁模组、无感门禁系统、智能电表模组等。

嘉楠指出,AI 芯片勘智 K210 是基于 NB-IoT 进行研发设计,目前已用于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智慧能耗等领域,预计第二代芯片会面向 5G 场景研发,算力会达到上一代芯片的 5~10 倍,且将支持智能驾驶、新零售等对算力和时延要求更高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