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为什么要攻打俄国?原因远比多数人想象中的复杂

1812年6月,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亲率60万大军侵入俄国,历史上著名的“俄法战争”就此拉开序幕。关于这场战争的结果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俄军利用坚壁清野战术成功将战事拖延到了冬季。在严寒和缺乏物资的影响下,法军很快就自行瓦解,溃不成军,最终只剩下3万人逃出俄国。此战也成为拿破仑人生的转折点。那么问题来了,拿破仑当初为什么要决定攻打俄国呢?

有一种比较模糊的解释是指拿破仑野心爆棚,想要统治整个欧洲,所以才发动了入侵俄国的战争。可事实真相却远没有那么简单。

拿破仑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谈及此次战争的原因是中了英国人的阴谋(英国用巧妙的外交手段挑起了法国和俄国的矛盾);英国人认为,这场战争的原因是拿破仑自己野心作祟;俄国人认为是奥尔登堡公爵受辱事件迫使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不得不采取对法国的强硬态度;当时欧洲的外交家们认为,战争原因是1809年的俄奥联盟被法国人得知,从而引起法国人的警惕。总而言之,在不同的群体眼中,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就有不同的看法,仅仅用拿破仑想称霸欧洲来解释战争的起因,未免太过敷衍。

许多人认为,拿破仑和亚历山大一世作为各自国家的皇帝,自然拥有发动这场战争的主导权,可事实却未必如此。当拿破仑制定的“大陆封锁”政策濒临破产的时候,当俄国与英国关系走得更近而与法国关系走得更远的时候,当法国人感觉受到俄国潜在军事威胁的时候。整个法国内部请战的呼声就开始空前高涨,形成了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任何人在这种趋势面前,都只能选择顺势而为,就算是在1812年时已拥有绝对权威的拿破仑也不能例外。用我们中国人的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至于亚历山大一世也面临同样的处境。当奥尔登堡公爵受辱事件发生后,俄国国内民众激昂的情绪迫使他不得不摆出强硬姿态。虽然身为沙皇的亚历山大一世知道当时俄国和法国在军事实力上存在差距,但他也只能被迫站出来“伸张正义”。而俄国的强硬态度又让法国人更加觉得必须尽早清除来自东边的威胁。这种情况就好比两个人吵架,尽管双方最初都不想大动干戈,但是随着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两个人还是不可避免地动起手来。

因此,“俄法战争”的爆发并不能简单用一句拿破仑有野心来解释就敷衍过去。所有事件都是其他事件的连锁反应,没有哪个事件是独立存在的。每个人都觉得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可当个体面对历史洪流的时候,个体的力量就渺小到不值一提。即便是像拿破仑和亚历山大一世这样拥有至高权力的君主,也只能顺应这股洪流的趋势。最后借用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国王的心握在上帝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