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生物传播后代都要2种性别,那无性繁殖是怎么回事?

生物为什么要传播下一代?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不计其数,包括了我们熟知的种类,也可能存在诸多我们尚未发现的类别。但在我们能联想到的所有动植物中,似乎它们都会在自己有限的生命周期中传播下一代。生物为什么都需要传播下一代?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在第一时间表示这是动物的本能。

但事实上,倘若一种生命想要扩张自己的基因,那么,繁殖下一代就是最可行的方式。每个生命存在的根本意义就是携带自己的基因,繁殖就像是生命的重启。只不过被重启的是下一代,而不是给予其生命的生物本身。

大多数动物进行繁殖的必要条件,都需要通过雌性和雄性的结合,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很多生物都存在两种性别的根本原因。然而,有性繁殖并不是所有生物延续后代的唯一方式,那么,在动植物界依然普遍存在的无性繁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无性繁殖-最原始的一种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同时也被称为无配子繁殖。这种无性单亲遗传方式,在低等多细胞动物和单细胞动物中更为普遍的存在着,这也是大自然界最原始的一种繁殖方式。生物在进行无性繁殖的时候,是不会涉及到生殖细胞和受精过程的,新个体完全通过母体的一部分诞生。

科学家们将生物这样传播后代的方式划分为多种形式,比如,营养体繁殖、分裂繁殖、孢子繁殖和出芽繁殖等。只有一个亲体、不发生遗传信息重组,导致了这些生物的子代与它的亲代拥有完全一致的遗传物质,就好比是将同一个生物进行复制和粘贴一般。

这种传播后代的方式也存在明显的优缺点,比如,它们可以在自己适应的环境中快速繁殖,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达到急速扩张种群数量的目的。但缺点也一样,完全一样的基因,可能会在外界环境突变时被一网打尽时,而面临一起死亡的结局。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解释太过生硬,那么,我可以用大家更为熟悉的现象来进行说明。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对扦插陌生,这也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最早、最简单的无性繁殖方式。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将一颗树上的嫩枝条扦插到土壤里,然后它就可以生根发芽。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时候,我们的古人就使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石榴枝条的扦插。

不同的无性繁殖方式分别具有哪些特征

首先,我们可以先来讲一下营养繁殖这种大家比较熟悉的方式。因为,它们主要是利用植物的根、茎、叶来进行后代的繁殖。这些营养器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进行繁殖,并且还保留了被栽培生物的一些优良特性。像叶插、分根、嫁接和压条,都是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的营养繁殖方式。比如,土豆的繁殖就是通过块茎进行。

而孢子生殖,则是许多真菌、孢子植物、藻类和原生动物的繁殖方式。这些生物都会产生一种可以休眠或繁殖的生殖细胞,像游动孢子、分生孢子和孢囊孢子,它们都可以直接发育出新的个体。通常情况下,很多孢子叶都会疏松、或紧密的在顶端形成球状或穗状外观,而那些蕨类植物中的大型叶则不会在结构上形成孢子叶穗。

分裂生殖应该是无性生殖中更为常见的一种,新个体是在母体的基础上进行分裂,而被分裂出的个体都具有大小形状相同的特征。比如,“盘藻和实球藻”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传播下一代。当然,在这个群体中,最典型的代表应该是草履虫。

这是一种“纤毛虫纲”原生动物,在它们的细胞内部,存在着小核(生殖核)和大核(营养核)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核。而草履虫在进行无性繁殖的时候,它的大核会进行无丝分裂,小核进行有丝分裂。而该过程中诞生的两个新个体,则是从中部横溢分出。

而出芽生殖,其中的“芽”所指的并不是高等植物上的萌发的芽结构,而是指在这种生物母体上分出的芽体。自然界中的一些低等动物或植物都是这种繁殖方式,它们的后代是直接在母体上长出。它们具有和母体相似的外观和大小,并在从母体脱落之后成为一个具有相同形态的独立新个体。

也就是说,芽基并不是在形成的时候就脱离了母体,而是持续吸收母体提供的养分,直到它们可以独立生活位置。比如,我们熟知的珊瑚虫、海绵动物和酵母菌,它们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传播后代。

作者:石兰(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