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发展、气候失调、瘟疫流行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艺术发展、气候失调、瘟疫流行……我们很难想象这些事件能有多么直接的联系。然而就在现实历史中,19世纪初一次突发的地质灾难就让这几条平行的线索不可阻挡地相遇了。

地球表面的70%都被海洋覆盖,然而很少有哪种文明像近代以来的欧洲那样乐于在艺术中展现海洋的狂野与美丽——在这些充满深邃力量的海景画中,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威廉·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是相当独特的一位。

相比其他艺术家湛蓝深邃的碧海长空,他的海景画总是笼罩着一层炽热的金色和红色——要知道,这个锐意的画家为了追求作品刚完成时的效果,总不惜选用胭脂虫红和铬黄这样鲜艳但是容易褪色的颜料,这些作品在最初的岁月要比今日更加耀眼。

然而少有人知,透纳作品中的这种暖色天光,来自人类有史以来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地质灾难:1815年,印度尼西亚的坦博拉火山猛烈爆发,远在2000公里之外的苏门答腊岛都能听到巨响,喷出物多达160立方公里,达到了火山爆发指数的第7级,相当于220万个广岛原子弹同时爆炸,这场猛烈的喷发在4月达到顶峰,到7月才终止,留下了深700米、直径7公里的破火山口,共造成7.1万人死亡,但这只是灾难的开始。

这场猛烈的喷发将大量火山灰送入大气,大多都飘落在周围地区,200公里内的累积厚度可达1米,1000公里之外的婆罗洲岛也覆盖了厚达1厘米的火山灰——但还有数不清的细小粉尘,尤其是火山释放的上亿吨二氧化硫,进入了44公里高的平流层,随大气环流遮天蔽日,反射了大量日光,让整个地球迎来了500年一遇的严寒,连着两三年没有夏天。

这场严寒在欧洲恰逢拿破仑战争刚刚结束,酿成了席卷列国的大饥荒,20万人饿死;在亚洲不仅掀起了饥荒,流民还在印度引爆了霍乱的首度流行,疫情绵延世界30年——这一系列灾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当然反映在了艺术上。

对于威廉·透纳的作品来说,坦博拉火山释放的硫化物在高空凝结成非常细小的硫酸盐微粒,增强了大气对阳光的“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这种散射对短波长更加强烈,在夕阳西下时明显减弱了太阳周围的蓝紫光,使得红橙色变得格外明显,在之后的二十余年里营造了猩红的夕阳。

他在早期作品中悉心描绘的细节变得不值一提,从无夏之年开始,自然界的光线在他眼中比景物本身更加重要,他将笔触集中到水面、天空和云层中,越来越模糊事物的细节,钟情于大火、风暴、海难等气势磅礴的灾害场面——这开辟了一条特立独行的艺术道路。

更加重要的,克劳德·莫奈认真研习了威廉·透纳的技法,画出了《印象·日出》这副杰作,这给欧洲画坛带来的震动毫不逊色于坦博拉火山的爆发,在一片剧烈的争议中,欧洲艺术轰然走向了现代。

无夏之年的倚祸之福不止于绘画,就在1816年,玛丽·雪莱、约翰·波里道利等英国浪漫主义小说家造访了拜伦在瑞士的别墅,然而无夏之年连绵的冷雨叫人无法出门。

于是主客几人开展了一场恐怖小说创作比赛:玛丽·雪莱写出了《弗兰肯斯坦》,成为公认的第一部科幻恐怖小说;拜伦写出的《片段》被波里道利改编成了《吸血鬼》,成为第一部公认的现代吸血鬼传奇。

就这样,当全世界都忍受着烈火带来的寒冰之时,未来两个世纪最重大的艺术变革已经在19世纪的欧洲悄悄萌发了。

本回答的内容和截图来自节目《无夏之年 | 混乱博物馆》


想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知识,请在微信公众号搜索「混乱博物馆」,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