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十四岁的时候在做些什么呢?
十四岁,正是每个少年都爱做梦的日子。有人会将自己的幻想付诸行动,变成稚嫩的作品;胆子再大一点儿的,可能就把自己的作品投递出去了,满怀期待地等待回音。
可少年们毕竟阅历有限,水平也一样有限,投稿能得到编辑的回复婉拒就不错了。但有一位十四岁的少年,第一次投稿投给DC漫画就通过了,编辑还专门打电话邀请他参与超人故事的撰写……
这个漫画天才叫Jim Shooter,他传奇的漫画生涯在DC与漫威这两个对头之间“左右横跳”,最终竟当上了漫威的主编。
令人吃惊的是,少时的Shooter并没有读过多少漫画。他在八岁的时候读过一些,但很快就没了兴趣。如果不是命运的奇特安排的话,他可能和漫画就如此擦肩而过了。
1963年,十二岁的他生病了,需要入院做手术。生病的人在病床上总需要一些读物来打发时间。在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对小朋友来说,漫画就是最有吸引力的。
Shooter躺在病床上,翻起了儿童病房里的漫画杂志。当然,漫画杂志有DC的,也有漫威的。Shooter先看了看DC的,回忆中,他给当时的DC杂志这样的评价:
“那儿(儿童病房)有DC漫画,我读了读。他们和我(八岁时)决定不看漫画的时候一样,没有变化。”小小年纪已有艺术品味与追求的概念,真的是别人家的天才少年。
●上世纪60年代的DC漫画杂志
剩下的其他漫画书因为被翻阅得太多,都已经破烂不堪了。正好,病房里来了几本崭新的漫威杂志。他抓了过来,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斯坦·李的故事真的太优秀了,一下子抓住了这个小孩的心。
他那时就下了决心:如果自己能够像斯坦·李一样创作漫画故事的话,他就能帮DC一把了——对,你没看错,他想要“帮”DC一把。
出院后,这件事一直萦绕在Shooter的脑海中。他花了一年,疯狂地阅读学习DC和漫威的漫画书,了解什么情节好、他喜欢什么漫画风格。他尤其努力研究了斯坦·李的漫画,他想要知道李是怎么画出那些让他在病中如痴如醉的故事的。
●漫威的经典人物
终于,在无数的练习之后,我们的少年迎来了梦想成真的时间——暑假。
暑假意味着大量的闲暇时间。他花了整个夏天,给当时DC的一个漫画系列《超级英雄军团》画了一整本的故事。
他不知道漫画的剧本长什么样,也不知道投稿有什么要求,就是自己单纯地一手包办画完了封面、故事、对话框,做成了一本漫画书的样子,寄给了DC。
Shooter想要从事漫画业的理由也很简单:他们家很缺钱。父亲的车在他投稿之前正巧报废了,不得不走路上班去。此时已满十四岁的他,正在努力挽救自己的家庭。
●Shooter的中学毕业照
1966年2月10号,是Shooter记忆中最为深刻的日子——在那一天,DC的编辑给他打来了改变命运的一通电话。
打给他的不是别人,正是五十、六十年代负责超人的DC编辑莫尔特·魏辛格(Mort Weisinger)。魏辛格简单表达了对故事的赞赏,表示DC要买下他的故事,还给他带来了新任务:他想让Shooter画一个女超人的故事,画完寄给他。
●发掘Shooter的莫尔特·魏辛格
从此,两个人就这样通电话、寄故事这样来往。魏辛格电话上的指示都很简单:“女超人,12页;超人,22页。”Shooter挂了电话就去画。一来二去,魏辛格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跟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聊天。
Shooter送得越多,他越欣赏。终于,魏辛格在电话上正式邀请十四岁的Shooter成为DC漫画的常驻画手,请他去纽约的办公室呆上几天,顺便签约。
少年虽然是个漫画天才,却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对方自己十四岁、恐怕不能出差的这一事实。
他的犹豫被对面体察到,对方终于问了一句:“你多大了?”
他这时才坦诚开来:“好吧,先生,我才满十四岁。”
对方沉默了一下:“让你妈妈接电话吧。”
原来,魏辛格一直以为他是个大学生,所以才直白地邀请他去纽约。最后,他们不得不等到Shooter放假的时候去纽约谈生意。自此,他成为了DC漫画的一员。
但提拔他的魏辛格,同样也是对他苛刻无比的魔头。“尽管你才只有十四岁,我不会给你特殊待遇的。”他相当冷酷地告诉这位少年。
于是,还没成年的Shooter每周都会参与故事讨论,提交自己的新点子、新漫画。魏辛格则会一格一格地看过去,一字一句地抠,一边挑刺,一边当着他的面破口大骂:“你这个蠢货!弱智!”
而这仅仅是因为十四岁的Shooter犯了个单词的拼写错误。
他的苛刻到了小Shooter无法忍受的地步。每一通电话结束时,少年都会迎来一场情绪崩溃:“好吧,可能我还是不够有才华吧,不然你还是找别人好了。”这时常是他们电话的结束语。
但事实上,Shooter从来就没有糟糕过。他负责的军团系列迎来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新人物,故事有趣好玩,甚至在深度上比之前多了些暗黑色彩。
●在Shooter笔下登场的新人物——Karate Kid
Shooter也渐渐发现,自己的顶头上司确实有两把刷子。空暇时间里,他时常不满意魏辛格对他情节公式化的安排,所以他更努力地学习起了讲故事的方式:从斯坦李到亚里士多德,再到马克吐温是怎么讲故事的……,这些都是他研究的范围。
结果他发现,师父无非是给自己指了条便捷的明路。而当他能够超越公式化的叙事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时候,魏辛格再也没哼唧过一个字。
Shooter把自己学到的这些延续了下去。后来,他因为和新来的编辑闹不愉快,离开了DC。正巧,漫威挖角的人看上了他,他顺利迈进了原来竞争对手的大门,一路升职,成为了漫威第九任总编辑。
此时,他儿时的英雄斯坦·李已奔赴洛杉矶,负责监督漫威的动画、电视、电影项目。Shooter一屁股坐上了纽约大本营的头把交椅。
在上任总编辑时,他就公开了自己对好故事应有素质的评判标准。
“人物必须被介绍进来、人物的处境必须被确定下来、冲突必须要有、悬念必须要有、高潮必须要有、解决方法必须要有。如果缺少任何一个要素,我立马会质疑这个所谓‘故事’的作者并不知道他在干嘛。”
“第二,我要看的是故事讲得怎么样。冲突值得吗?高潮引人入胜吗?解决方法是否令人满意?情节如何?有没有有意思的转折点?有主题吗?有性格发展吗?有戏剧性吗?有趣吗?这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作者或准作者应该足够了解故事的基本要求。”
“我真正想要的是力量、激情、戏剧性和个性化。”
在这么懂漫画的人的管理下,漫画界最可怕的拖延症、拖稿都有了极大改善。除此之外,他还大力挖掘了新IP、新的作者。在这九年时间里,漫威的著名IP们,如X战警、神奇四侠、雷神、复仇者联盟、蜘蛛侠,都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期。
●JimShooter(成年版)
但他的管理方式被不少作者诟病。Shooter对作者们有超高的要求,对交稿期限也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有些作者甚至觉得讲故事的方式被限制住了:“他(Shooter)想要按自己的方式讲故事,先不说他对还是错,方法上就不一样……我觉得这个方法是错误的。”
在办公室政治的斗争中,他成为了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1987年,漫威开除了他。Shooter之后仍旧从事漫画,后续也并非没有亮点——他在别的漫画公司照样成功。这位漫画天才从十四岁开始,一直在寻找、塑造好的故事,从未变过。
●Jim Shooter (老年版)
或许有人会说Jim Shooter的严苛管理扼杀了很多创作者的自由,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他担任漫威主编期间,无数好IP、好作品被挖掘、创造出来,迎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他不仅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步步从创作走过来的实践家。艺术,就是在这样严苛的标准要求下,在千锤百炼之后才能绽放最璀璨的光芒。
或许在这样的过程中,争议丛生;但随着时间流逝,争议会被忘记,不会被遗忘的只有真正优秀的作品,它们永留读者心中,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
内容为『手望Sowarm』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