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眼前的风景不好,可能是你站的角度不对!


对于同一件事,我们通常会看到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例如,几个相似的人经历了同一件事,即爱人不够体谅自己。第一个人可能觉得沮丧:“这么不体谅我,说明他一点都不爱我。”第二个人可能感到嫉妒:“他可能是要离开我去找别人了。”第三个人可能感到内疚:“我肯定做了什么过分的事情让他不开心,他才会这样对我。”

ABC理论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现象?ABC理论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帮助。具体而言,A是激发你的事件,可能是现实中发生的或者你预计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A通常是情绪和行为的“触发器”。B表示你的想法,也就是你是如何看待A这件事的。C代表结果,包括你的情绪和行为。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你自己对于事情的看法,决定了事件对你造成的影响(情绪和行为)。也就是说,真正困扰你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看待事情的方式。


(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改善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善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呢?最直接有效的就是改变认知。这里需要提到“认知情绪疗法(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认知”是人脑的活动,“行为”是人的一些举止行动,“疗法”是解决问题改善不正常状态的方法,CBT疗法的中心概念是你的思维决定你的情绪。

这种方法需要你在情绪受到困扰时,辨别自己脑海中的念头以及你对事情进行的评价。如果你能够为每一件可能看似消极的事情赋予更加客观、积极和准确的含义,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再那么极端。由于CBT疗法是一套完备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手段,所以我们这里只简单提供生活中最常见的情况,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仔细倾听你的自我对话。消极的自我对话相当于为自己设置了心理陷阱,看看自己,是不是进入了“陷阱”之中呢?

常见心理陷阱

一旦确定了心理陷阱,你就可以通过挑战自我对话中的消极成分,对其加以解决。


心理陷阱补救方法

当然,我们看待一件事的方式是长久以来形成的,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但是,很多时候你确实需要对自己头脑中的想法进行质疑,因为你并不知道,换个角度会不会看到更美的风景。


(作者:运动心理学科普作者,冯甜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知识就是力量”(ID:knowledge-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