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苦修六年之后,他的身体出现了哪些变化?

今天,我们跟随着笔者的笔触,走进敦煌石窟艺术的起源地——犍陀罗地区,来了解“六年苦修”的故事。

这是出土于西克利伽蓝废址的《释迦苦修像》(也叫《苦行的苦萨》),现藏拉合尔博物馆。这件作品大约作于公元2世纪后半期,使用的材料是青灰云母质片岩。该尊以佛传故事中释迦苦修为题材,表现未成佛之前的释迦独自在尼连禅河附近树林中苦修的情景。释迦形容枯槁,只剩一层皮包着骨头,上身裸体,衣垮至腰间,青筋暴露,双眼深陷,满脸胡茬,结跏趺坐于金刚宝座上,双手作禅定印,呈思维状。金刚宝座正面浮雕有六个比丘捧钵作供养状。释迦头后,亦有平板圆轮形头光。整个作品采用了希腊雕刻的写实技巧,从骨骼筋络看,相当符合人体解剖。这件作品无论是外在表现形式,还是内在精神底蕴,都可以说是犍陀罗雕刻艺术中最精美的作品。

这幅画面是根据《修行本起经·六年勤苦品》记载绘制的,经文中讲到:

于是菩萨坐娑罗树下,便为一切志求无上正真之道。诸天奉甘露,菩萨一不肯受,自誓日食一麻一米,以续精气。端坐六年,形体羸瘦、皮骨相连。

悉达多太子经过多年问道,都没有收获,于是就到了尼连河西岸的苦行林中静坐思维。六年苦行,远离一切物欲的纠缠,穿的是极粗糙的袈裟,喝的只是清水,每天除了只吃一粒麻与一粒麦来充饥以外,主要的就是以禅悦为食,终日只顾禅定思惟,期望能悟出脱离之道。他就这样度过了六年之久的漫长岁月,在这段时间里,有一些麻雀,在他头顶做窝,还有许多芦茅和树藤缠绕了他的双腿。最后,身形消瘦,受尽大苦。如此地苦修,但太子却感觉到在证悟上似乎没有精进一步。从前雄姿英发、温文尔雅的太子,如今也只剩得一个形容枯槁、皮包着骨的活骷髅,旧时的王者风范,已无余剩。

苦行

苦行是佛教修道的一种途径,最初是由佛教诞生之前的沙门苦行中继承而来的,释迦牟尼的弟子“迦叶”就是著名的苦行僧。佛教认为一切欲念是因为人用眼、耳、鼻、口、身的感触之后的产物,消除这些欲念就可以得到无上智慧,因此,就用苦行的方式折磨肉身,以达到无欲的境地。

好,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六年的苦修似乎没有任何收获,此时的悉达多太子已经饿的奄奄一息,究竟是谁救了骨瘦如柴的他呢?敬请关注下一期《牛乳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