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打了四年时间,作为战败方的清朝政府被迫与战胜方的英国、法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1858年6月26日,中英《天津条约》主要内容:1、英国公使得驻北京,并在通商港口设领事馆;2、增开南京、台南、汉口、九江等九个通商口岸;3、英国人可以往内地游历、通商;4、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5、中国给英国赔偿白银四百万两等。
1858年6月27日,中法《天津条约》主要内容:1、允许天主教入内地自由传教;2、法国兵船可以在通商口岸停泊;3、中国给法国赔款白银二百万两。
1860年10月24日,中英《北京条约》主要内容:1、开天津为商埠;2、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3、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4、增加赔款为八百万两。
1860年11月2日,中法《北京条约》主要内容:1、开天津为商埠;2、准许法国招募华工出国;3、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土地,建造自便;4、增加赔款为八百万两。
从《条约》上看,作为战败方的清政府向战胜方英国、法国赔款各八万两白银。就赔款金额来说,并不算太多。要知道,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向日本赔款白银二亿两;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向各列强赔款白银本息合计九亿八千万两。
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九龙半岛南端),确实让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了侵害。不过跟其他不平等条约中所丢失的领土面积相比,这次的领土损失算是相当轻微了。
至于《条约》中的其他内容,如开放通商口岸,这实际上就是增加了国际贸易的通道,属于两国互惠的事;准许招募华工出国,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劳务输出;公使进驻北京,也就是在北京设立大使馆,以现在的观点来说,这根本不是什么事儿,不过这也是当时清朝政府最无法接受的一条。
实际上,英国、法国不远万里跑到中国,打了四年的战,最后给清朝政府造成的实际损害并不太大。英法两国最主要得到的也不过是更多通商方面的权益。但第二次鸦片战争却让中国实际丢失了约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和美国都以调停者的身份介入了这场争端。虽然这两国在战争调停方面的作用都非常有限,但却向清政府勒索到了和英、法几乎一样的特权。其中,俄国还以武力要挟,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从此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俄国侵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