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吃肉的动物,比吃草的动物眼睛更好看?

在大自然中,只要我们稍微留意周围的事物,便可以发现随处都充满了有意思的现象。就拿我们身边的动物来举例,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在草原上吃草的动物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的眼睛总是长在脑袋的两边;而那些主要吃肉的动物,它们的眼睛则几乎都分布在脑袋的正前方,难道平时多吃肉还能开眼角变得更好看不成?

众所周知,狼是一种具有灵敏的嗅觉、发达的听觉,并且还拥有锋利犬齿和裂齿的动物。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喜欢群居,经常会一起出行追逐猎食,能够在较长的距离进行快速的奔跑。除了大部分海岛和南极洲之外,狼在世界各地都广泛分布着。它们通常在沙漠、森林、寒带草原、山地、草地和针叶林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栖息,主要将啮齿动物和食草动物作为主要食物。

在我国,狼主要分布在内蒙、西藏和东北这些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区域,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区域都在缩小。狼群总是喜欢在夜间活动,它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嗅觉和听觉来捕获猎物。虽然,它们也会吃昆虫和老鼠,但主要还是以羚羊、鹿和兔子为食。狼的确是肉食动物的典型代表之一,它们是食物链中典型的次级掠食者。

事实上,狼的捕食对象主要是中大型哺乳动物,它们对其所在区域的生态平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果说狼这一种动物还有什么天敌的话,那就是人类!即便狼群在面对人类的时候总是东躲西藏,但依然难以避免被人类猎杀的命运。如果你看到过狼在捕食动物时的样子,或许就会留意到它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当我们将视线从狼,转移到整个食肉群体便会发现,似乎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具有一个相同特征。这些肉食动物的眼睛总是长在脑袋的前方,而不是长在两边,然后就引发了这样的疑问:难道吃什么还能决定眼睛长在什么位置?事实上,像狼这一种肉食动物在猎食的时候,其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猎物身上。

在它们所生长的环境中,基本没有可以对其生命带来威胁的动物,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它们并不需关注不同视觉面下可能存在的危险吧。简而言之,肉食动物并不需要太大的观察范围,只有它们的双目可以集中到一个点的时候,才能将猎物与自己之间的距离进行更好地估算。

包括我们人类,倘若不是这样的双目视觉,便很可能连桌子上的筷子都容易抓空,视觉偏离会给我们的行动带来很大不便。相对而言,像牛这样的牲畜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更常见一些,这是一种经常用来犁地的草食性哺乳动物。牛科动物都拥有强壮的体质,退化的犬齿和门牙让他们只适合吃草。

而它们身体里的胃之所以会存在四个室,其实是为了贮存草料和躲避敌害。不得不说,牛的确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它们总是能够很好地适应自己所在环境中的气候条件。并且,一旦它们觉得自己吃饱了之后,便会停止进食。作为素食动物的牛,不仅喜欢吃青草,还喜欢吃很多其他的绿色植物,所以它们的食物分布范围特别广。

在生活中,经常有人说牛怕红色,而斗牛士也经常用红色的布料和牛进行协作。然而,牛这一种动物其实并不会真的畏惧红色这种颜色,只不过是斗牛士手中的这块布料在移动的时候吸引到了牛的注意力,并且鲜艳的颜色也具有更好的舞台表现力。

左右摇摆的布料,吸引了位于牛头两侧的眼睛,这个时候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牛的眼睛就要长在脑袋的两侧呢?其实这一切不过都是为了生存。食草动物的天敌总是那些食肉的动物群体,只有它们拥有更大的视线范围,才能在风险来临之前发现食肉动物的踪迹。

对于食草动物而言,它们需要让自己两侧的视力平铺到一个面上。关于食草动物为什么眼睛总是长在两边,我听过的一个最有意思的答案,应该是怕它们吃草的时候杵到了自己眼睛。这的确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要是当时在喝水一定会喷出来,但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有些道理。

我们都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画面,草的外形特征一般都是尖尖的。要是这些吃草的动物眼睛都长在正前方,还真的很有可能被尖草伤害到眼睛。事实上,关于动物的食性和眼睛之间的关系,我们刚刚讲到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哺乳类动物。

这是一个符合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身体构造特性,虽然,动物的食性的确对物种的进化带来了影响,但根本原因还是物种的生存能力。物种的进化方向,总是顺着如何更好地适应环境进行发展,这里面不经包括了自然环境,还包括了环境中存在的猎食者。

作者:石兰(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