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世界四大名画之一的《蒙娜丽莎》,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但一个世纪以前,它只是众多名画收藏里的一幅,直到一次失窃事件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让人意料之外的是,失窃事件发生后,竟然还出现了第二幅《蒙娜丽莎》!甚至有研究发现,这幅突然出现的《蒙娜丽莎》,与历史记载的相关信息更加符合。难道它才是真品,而收藏在卢浮宫的那幅是赝品吗?
●《蒙娜丽莎》与《艾尔沃斯·蒙娜丽莎》,后者的画面尺寸更大
1911年8月,一条消息震惊了整个艺术收藏界: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里的《蒙娜丽莎》被偷了!一夜之间,《蒙娜丽莎》这个名字变得家喻户晓,而在此之前,它默默无闻,连发现失窃的时间都已经是画作消失了一天之后的事。
当时,有一位叫做休·布莱克(Hugh Blaker)的艺术品经销商人。他在英国寻找值得收藏的画作时,被一个充满诱惑力的买卖找上了。他从卖家手中接过画作,掀开遮布一看,只见一个微笑着的女子肖像——这不就是《蒙娜丽莎》吗?!卖家解释说,这是他的亲戚从意大利带回来的。
● 商人休·布莱克(Hugh Blaker)
仔细端详后,商人发现这幅画不太对劲。虽然它初看上去与法国的那幅《蒙娜丽莎》十分相似,但眼前的这个女子似乎更年轻、更鲜活。然而,商人还是将画买了下来,并把它称作《艾尔沃斯·蒙娜丽莎》。
两年以后,一位男子在佛罗伦萨准备出售画作时被抓了——他要出售的恰恰是卢浮宫失窃了的《蒙娜丽莎》。画作马上被送回了卢浮宫,而这个小偷原来是卢浮宫里做装修工作的杂工。
●小偷行窃的情景演绎
故事说到这里,很明显这里出现了两幅《蒙娜丽莎》。那么问题来了,突然出现的《艾尔沃斯·蒙娜丽莎》是赝品吗?如果世上真的存在两个版本的《蒙娜丽莎》,那为什么要将同一个主题画两遍呢?
对此,有两种说法一直相持不下。一说世上只有一幅《蒙娜丽莎》,那就是卢浮宫里的那幅;另一说则认为有两幅,并且是达芬奇在不同时期画的。
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艺术家乔治·瓦萨里(Giorgio Vasari)在他写的传记《艺苑名人传》中,有最早关于《蒙娜丽莎》的记载——达芬奇受一位丝绸商人所雇,为他的妻子丽萨画了一幅肖像画。
他对画作描述道:睫毛画得非常细致,眉毛非常自然,嘴巴不像是画出来的,仿佛真实的皮肤。最关键的信息是,该画是一幅未完成品。
●传记里记载了《蒙娜丽莎》的信息?
可是,卢浮宫收藏的《蒙娜丽莎》几乎没有眉毛和睫毛,画面完成度也较高,与书中记载的并不相符,而相比之下《艾尔沃斯·蒙娜丽莎》更满足传记所提到的细节,眉毛、睫毛、嘴巴这些,以及还没创作完成的背景。
当然,历史上《蒙娜丽莎》经过多次的修复,亦有可能是有人在修复过程中把画在表层的眉毛睫毛等给清洗掉了。这种情况在修复艺术收藏品中并不罕见。
●修复前后的《蒙娜丽莎》,颜色有所变化
德国海德堡大学的一位工作人员还发现了另一证据——韦斯普奇(Vsepucci)的手写笔记。韦斯普奇是达芬奇的朋友,很有可能去过达芬奇的工作室,并且见到了那幅未完成的肖像画。笔记里透露:达芬奇喜欢先画人物的上半身,而留白其他部分。
那时期,佛罗伦萨的税收十分严格,而达芬奇和商人之间的交易也应该有税收证明。但目前,学者并没有找到任何关于“蒙娜丽莎”的记录,所以这场交易很可能没有完成。这些信息都为一幅“未完成的蒙娜丽莎”提供了佐证。
● 碳测年结果显示《艾尔沃斯·蒙娜丽莎》属于达芬奇时期的画作
要知道《艾尔沃斯·蒙娜丽莎》是不是赝品,首先得确定它成画的时间。研究专家利用先进的碳测年技术,将《艾尔沃斯·蒙娜丽莎》的画布生产时期锁定在了1500-1650年期间——这正是达芬奇所生活的年代。因此,近代伪造的可能性可以被排除。
但即使成画时间合理,《艾尔沃斯·蒙娜丽莎》亦有可能出自其他画家的临摹之手。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都喜欢自己调配颜料。使用什么原料,采用哪种介质,比例多少,都是艺术家自制颜料的独门配方。
由此一来,这些独一无二的颜料成为了识辨艺术家作品的有效方法。经过专家的比对发现,两幅画作的颜料相似度极高。由此几乎可以断定,它们的颜料源自同一个配方。
●学徒临摹达芬奇画作的情景演绎
这时,有人提出了疑问:达芬奇工作室里的学生也可能知道老师的颜料配方,而且临摹老师作品的现象也相当普遍。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画风。因此,通过测定画作的色彩及光影关系,可以识别出画作是否为同一人所画。而测验结果表示,这两幅画的直方图数据非常接近。所以,两幅画作都很有可能是同一人所画。
● 两幅画的数据非常接近
似乎所有的证据都在为《艾尔沃斯·蒙娜丽莎》正名,但实际上仍然欠缺足够的说服力——因为颜料配方可以在达芬奇工作室内共用,画风也可以模仿和学习。
目前为止,各种观点都只是“有可能”,但其中“达芬奇画了两幅《蒙娜丽莎》”的可能性相当大。
●《蒙娜丽莎》的临摹作品和《艾尔沃斯·蒙娜丽莎》
学界的争论还在持续,而蒙娜丽莎基金会已经迫不及待地宣布:《艾尔沃斯·蒙娜丽莎》同样出自达芬奇之手,并且画中女子才是真正的丽萨,而卢浮宫中那幅则是达芬奇的懒惰之作。
他们认为,《艾尔沃斯·蒙娜丽莎》被画了之后便留在了雇主家中,而《蒙娜丽莎》则是达芬奇后来受贵族所托去画的情妇。由于情妇与丽萨长得比较相像,一时懒惰的他便直接在之前《艾尔沃斯·蒙娜丽莎》的草稿上绘制。后贵族与情妇决裂,便把画作留在了身边,成为了现在卢浮宫中的《蒙娜丽莎》。
●被防弹玻璃保护的《蒙娜丽莎》
如今,几经转手的《艾尔沃斯·蒙娜丽莎》被保存于瑞士的一个秘密地点,而《蒙娜丽莎》则展示于卢浮宫的防弹玻璃后,但对它们的研究仍在继续。研究一步步接近真相的同时,蒙娜丽莎的秘密犹如神秘的面纱,若隐若现,不可捉摸。
《蒙娜丽莎》如此神秘,关于它的谜团总是能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我们不仅是在惊叹《蒙娜丽莎》的美,更是在通过这些画作去探索他们的创作者——达芬奇。正是由于达芬奇的传奇人生与技艺,满足了我们对于天才的幻想,才让我们一次次锲而不舍的探究。
参考文献:
《蒙娜丽莎的秘密》视频/PBS纪录片
《<艾尔沃斯·蒙娜丽莎>的背后》文/成都商报
《年轻版<蒙娜丽莎>再引名画身份之谜》文/新京报
内容为『手望Sowarm』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