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政治运动起家,建立亲苏政权,又倒向美国,为何最后国破家亡?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黑人民权运动横扫了整个加勒比海,尤其是1968年特立尼达和1970年多巴哥的黑人民权运动使其达到了顶峰。

1979年上台的格林纳达总理莫里斯·毕晓普,就深受这一运动的影响。

莫里斯·毕晓普,1944年出生于阿鲁巴岛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20世纪五十年代全家搬到格林纳达。1963年,毕晓普到伦敦经济学院学习法律,七年后回到格林纳达。1970年11月,在格林纳达的一次事件中,毕晓普和22名护士一起被逮捕。之后,毕晓普和他的革命同伙肯德里克·拉迪克斯蹲了七个月的监狱。就在这一年,他加入人民集会运动。该运动重申分散国家权力、反对阴谋论及腐败。受此事件影响,怀特曼建立起一个“为福利、教育和解放而共同努力”(JEWEL)运动,又称宝石运动。

而受到坦桑尼亚领导人朱利叶斯?尼雷尔的非洲共产主义与特立尼达学者詹姆斯的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毕晓普,期盼能推翻盖里政府的独裁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体制。

很快,由于“目标”相同,人民集会运动与宝石运动“走到一起”,合称“新宝石运动”。其目的是推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人民充分参与政治,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建立福利制国家;还提出五个原则:新宝石运动坚持五个原则:反对帝国主义,提倡不结盟运动;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促进国际和平与合作;追求地区间的合作;支持全世界的解放斗争。

在新宝石运动推动下,1973年下半年,格林纳达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罢工和请愿活动,只是都被盖里政府镇压了。

1979年3月,盖里政府和反对派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

同月12日,盖里准备对美国进行访问。出访前夕,他决定逮捕并监禁毕晓普和新宝石运动的主要负责人。

不料走漏了风声,就在当天下午新宝石运动主要领导人召开紧急会议,一致认为是实施行动的时候。

次日清晨4点15分,新宝石运动掌握的45名国家军人携带武器有密谋地袭击政府机构,包括警察总部、电台和兵营。上午10点15分,毕晓普通过格林纳达自由电台,对全国进行讲话:“格林纳达的人民们,这次解放是为了工作、为了食物、为了住房还有为了医保,为了我们的孩子还有美好的未来。”

下午4点,历经12个小时战斗,最后一个警察局投降,人们开始走上街头去庆祝盖里政权落幕,双方仅3人死亡。

但是,以毕晓普为首的新政权是亲苏派,且此次政变也得到苏联的大力支持。这让美国大为恼火,要知道古巴导弹危机就是前车之鉴,美国当然不能容忍自己的后院起火。

政变后的格林纳达完全听从于苏联,苏联还出钱出人为格林纳达搞经济建设,如援建一个跑道长3000米的大型的机场,可以起飞当时所有苏联飞机,目的就是想将格林纳达建成在美洲反美的最前沿阵地。

美国也不傻,于是就想“策反”毕晓普,先抛出经济诱惑:愿意巨额援助格林纳达。毕晓普很快上钩,真的专门前往美国访问,具体商讨巨额援助。

这下彻底激怒了亲苏党派,他们很快就除掉毕晓普。

毕晓普一死,美国不得不对格林纳达采取“必要措施”。1983年10月25日,美国发动代号为“暴怒”的行动,出兵占领了格林纳达军队的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