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诺贝尔奖委员会的特设委员、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生理学教授Juleen Zierath说:诺贝尔奖不是一个终身成就奖,诺奖评选也不是一场人气竞赛。
那么诺贝尔奖到底会发给什么样的人?为了达成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愿,为了把这份荣誉送到对的人手里,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委员会已经摸索了一个多世纪,将来还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继续变革。
撰文 | Jan Lindsten,Nils Ringertz
翻译 | 继省,咸姐,晓雨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化学家,1833-1896
批 评
对诺贝尔奖的批评主要有三种:遗漏、错误和缺少对女性贡献的承认。每年都有很多值得获奖的候选人,但只有三个人能够得奖,所以遗漏在所难免。发现DNA是遗传物质的艾弗里(Oswald T. Avery)未能获得诺贝尔奖就是一个例子。艾弗里发现,高致病性菌株的DNA可将低致病性菌株转化为高致病性菌株,无疑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早在1944年,他就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该主题的文章。在1932年至1942年期间,艾弗里因研究多糖抗原而几次获得提名。从1945年开始,他每年都因发现DNA而被提名。在当时许多科学家看来,DNA只有4个不同的组成成分,其结构过于简单而不能作为遗传物质。他们认为含有20种不同氨基酸的蛋白质更有可能是遗传物质;同时,他们也不相信艾弗里在DNA制备过程中去除蛋白质所使用的酶消化法(也称酶解法)。当包括诺贝尔奖委员会在内的科学界认同艾弗里的数据时,他已经去世了。
关于诺贝尔奖的错误,有三个例子经常被提起:1923年的班廷(Banting)和麦克劳德(Macleod),1926年的菲比格(Fibiger)与1946年的莫尼兹(Moniz)。班廷和麦克劳德因发现胰岛素而获得诺贝尔奖,获奖消息从宣布之日起就受到了质疑。麦克劳德是班廷及其年轻同事贝斯特(Charles Best)工作的实验室的部门主任和创始人。胰岛素是由班廷和贝斯特发现的,当时麦克劳德并没有在场。然而,班廷获得了诺奖,贝斯特却没有。1982年Bliss在其专著《发现胰岛素》(The Discovery of Insulin)中分析了这一决定,得出的结论是:根据当时已知的情况,这个决定可能是最好的。另一些人则强调,要奖励上一年的发现有很多困难。说个题外话,贝斯特在1950年首次获得提名
1926年诺贝尔奖被授予菲比格,以表彰他发现了一种名为“螺旋体癌”的生物(译注:菲比格认为寄生虫导致癌症,后来证明这一结论是错误的),这一决定遭受了严厉的批评。当时人们对致癌机理知之甚少,直到40年后,诺奖才再次颁发给癌症研究领域。那时人们已经积累了关于遗传密码、突变、肿瘤和其他与癌症有关的生物机制的知识。
1949年的诺贝尔奖颁发给了莫尼兹的脑白质切除术,这一手术疗法必须与20世纪早期治疗精神病患者的其他方法相比较来加以评判。在引入手术疗法之前,精神病患者接受的治疗是非常残忍的,包括穿拘束衣(straitjacket)和冷水浴;后来出现了手术干预和电击治疗。在神经药理学推出治疗精神病的有效药物后,这两项技术就被废止了。在今天看来,脑白质切除术似乎是不道德的,但问题是,与当时那个年代可用的其他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是不是道德?
拘束衣示意图 | 来源:Cambridge Dictionary
172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只有6位是女性,1947的格蒂·科里(Gerty T. Cori ) 、1977年的罗莎琳·耶洛(Rosalyn Yalow)、1983年的芭芭拉·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1986年的丽塔·莱维·蒙塔尔奇尼(Rita Levi-Montalcini)、1988年的格特鲁德·B·埃利昂(Gertrude B. Elion)以及1995年的努斯莱因·福尔哈德(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考虑到20世纪男性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压倒性优势,这一结果并不奇怪。
结 语
过去一个世纪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无疑突出了许多重要的发现,但并不足以涵盖所有的故事。有一些疏漏和奖励事后看来似乎是错误的。然而,诺贝尔奖的声望来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委员会的大多数决定是受到国际科学界认可的。
诺贝尔奖的初衷是让有前途的科学家能够继续他们的研究而不必为财政状况担忧。而今天的诺奖是否仍能实现这一目的,有待商榷。首先,获奖者的平均年龄相对更大了;其次,大多数获奖者在得奖时已经是知名科学家了。此外,医学研究已经走上了和物理学一样的道路:经常需要相当大的预算和庞大的团队。因此,诺贝尔奖已不太可能像一百年前那样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
对于诺贝尔大会来说,挑选获奖者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任务,而获奖者发表演说也是令人难忘的时刻。每年10月的名单揭晓以及12月的颁奖典礼和庆祝活动吸引了国际媒体的关注,这为颁奖机构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来阐述获奖者的成就,积极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并激发年轻学者对生物医学研究的兴趣。
参考文献
Bliss, M. The Discovery of Insulin, McClelland and Stewart, Toronto, 1982.
Jansson, B. Controversial Psychosurgery Resulted in a Nobel Prize, Nobelprize.org.
Liljestrand, G. The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in: Schück, H., Sohlman, R., ?sterling, A., Liljestrand, G., Westgren, A., Siegbahn, M., Schou, A. and St?hle, N. K., Nobel – The Man and His Prizes, Sohlmans F?rlag, Stockholm, 1950.
Liljestrand, G. The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in: Schück, H., Sohlman, R., ?sterling, A., Liljestrand, G., Westgren, A., Siegbahn, M., Schou, A. and St?hle, N. K., Nobel – The Man and His Prizes, Third revised, updated and enlarged edition Elsevier Science, Inc., New York, 1972.
作者简介
Jan Lindsten(1935-至今)曾任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医学遗传学教授,在1979-1990年间担任诺贝尔大会秘书长、诺贝尔医学委员会秘书长,以及诺贝尔基金会董事会成员。他同时也是瑞典皇家科学院成员和芬兰医学协会荣誉会员。
Nils Ringertz(1932-2002)主要研究方向是核质信号和荧光探针对细胞结构的数字成像。曾任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医学细胞遗传学教授、诺贝尔医学委员会主席、医学院诺贝尔大会主席,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成员,1994年发起“诺贝尔电子博物馆项目”( the Electronic Nobel Museum Project,ENM)。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任何形式的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摘编。转载授权请在「返朴」微信公众号内联系后台。
《返朴》,科学家领航的好科普。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文小刚与生物学家颜宁共同出任总编辑,与数十位不同领域一流学者组成的编委会一起,与你共同求索。关注《返朴》参与更多讨论。二次转载或合作请联系fanpusc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