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轻人为什么要坐在星巴克里,煞有介事对着手提电脑

那些年轻人为什么要坐在星巴克里,煞有介事对着手提电脑  

每每看见许多穿着得体的精英才俊模样的年轻人大白天坐在星巴克(或其他咖啡馆)里,面对着一台手提电脑,一副紧张忙碌的样子,我便很想不通:看那架势他们显然是在专注地工作。但既然是这样,难道不能在公司或家里工作?星巴克的环境比办公室和家里更安静?更适合工作?

这个疑问每次都是路过星巴克时在脑子里一闪而过,随后便随风飘散。昨天我很随意地把它发到微信朋友圈,竟然收到了无数朋友的留言!可见它也是许多人都留意到、并且很感兴趣的一个社会现象。

从我收到的留言来看,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大类:

第一种是“装范论”。与我年龄相仿的朋友几乎清一色全都是这种观点。他们认为,一些人煞有其事地在闹哄哄的星巴克里摆出一副工作的姿态,纯属摆POSE装范。

我一位中学同学说,她在上海吴江路看到过有人夹着手提电脑在星巴克门口排队等位,“真是吃饱了撑的”!还有一位北京演艺界的朋友,刻薄地称这种现象如今已是“段位较低的装逼”。

第二种是“客观条件论”。持这种观点的人提出了不少貌似有些道理的理由,例如他们认为,如今有一些公司为了节约办公成本,不愿意租用太多办公面积;有些公司甚至根本就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它们实行弹性考勤。还有许多公司即使有办公室,条件也很糟。员工们总不能去图书馆办公吧?工作时经常要打电话、与同事大声交谈,这在图书馆是不行的。况且,在星巴克有网可以蹭,大热天和大冬天还能孵空调……

至于在家里办公,一方面有可能会随时受到家人的干扰,另一方面家里的空间条件没准还不如星巴克呢!一位80后同行的留言里明显带有某种情绪:“什么青年才俊!你们才是真正的精英呢!你们有大房子的人不懂我们这些蚁族的艰辛”……

不过说老实话,虽然我很想去理解他们所说的辛苦,但我觉得这个解释是有些牵强的。眼下至少在上海这种城市,符合上述要求的公共空间并不少,为何非得去星巴克?最重要的是,那是个需要花钱的地方,而且它的咖啡并不便宜。

第三种姑且可以称为“工作场景需要变化论”。持这种观点的朋友首先不无道理地指出,工作的效率与安静的环境不一定成正比。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太安静了反而使他们不能静下心来工作。“我很多时候在越嘈杂的地方反而越能静下心干活。”“把星巴克的嘈杂作为工作背景声,让我感到动力无穷……”“在自习室长大的中国年轻一代已经不适应在一个人的环境下工作了……”

这或许是一种不太正常的病态,但好几个年纪略轻的朋友都在留言中这么说了。

更关键的是,星巴克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都是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的嘈杂,它反而会令人觉得有一种办公室和家里都不会有的轻松、舒适和自在,再配上点咖啡的香气和背景音乐的情调……就成就了这种“星巴克现象”。

另外,在星巴克,你可以随时停止工作,无拘无束地作些别的事,比如吃块蛋糕、看一段幽默视频之类,这在办公室里是不太可能的。

在我看来,这可能是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解释。

当然我可以十分肯定地说,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大家都关注到了的“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星巴克的营销做得好。它成功地营造了这样一种流行观念,让中国的年轻一代不知不觉地认为,穿戴得整整齐齐,坐在星巴克里,面对着一台手提电脑……这样的一幅画面呈现了某种格调,连接着“现代”“文明”“高效”“时尚”……这些美好的字眼。

本文可以算是一个缩微的社会学调查文本,我自己并不想对这种现象得出什么板上钉钉的结论。为了方便关注过这個现象、并对它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参与讨论,我在文章末尾提供了几个选项供大家选择。读者朋友如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体验、观察或思考,也欢迎热情留言。总之,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虽然细微,却可能折射出了当代中国都市青年文化的一些特质。

作者:  陈季冰       

来源:《南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