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重大旱情。一时间,网络上关于大旱起因的传言四起,如桉树被大量种植和水电开发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等。其中一份来自美国的报告被经常提起,一些人认为美国在2003年就预言了中国西南大旱,既不满于政府的不作为,也激愤于引起大旱的所谓“人祸”,还有人由此份报告引申到中国可能遭受气象武器袭击。例如,乌有之乡一篇《转基因食品、西南大旱:美国灭亡中国战略的冰山一角》的文章中说:“2004年2月22日,英国《观察家报》披露了美国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重要’报告:《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该报告提到了6年后中国异常的气候特征,比如中国南方将持续10年大旱,而北方则将受暴雨袭击。这能够充分说明气候战的存在。”
这篇关于气候突变的报道,只要在网络上搜索“An Abrupt Climate Change Scenario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United StatesNational Security”,便可以在不同地方看到全文。这份报告曾被认为是来自著名的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RAND是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缩写,公司的定位是通过研究与分析,提高政策制订的水平。上世纪60年代,一个众人熟知的词汇“智库”常被用于描述兰德公司,但“智库”也常常被代指为特定政治利益服务的组织,兰德公司为了标明其无党派的中立身份,不再认可“智库”这一标签。)
实际上,这份报告是由GBN公司(Global Business Network)为美国国防部准备的。GBN成立于1987年,是一家为客户制订商业计划的咨询公司。2000年,GBN被另一家咨询公司MonitorCompany Group LP并购。报告的第一作者Peter Schwartz是GBN的创始人,在GBN的网站上被称为“知名未来主义者和商务策划者”)。报告的内容基于对气象专家和科学界人士的采访。加州理工大学一名物理副教授也叫Peter Schwartz,为美国物理年会写过一篇从简单物理的角度如何推导二氧化碳引起地球温度上升的文章,但并非此文作者。
报告的开头提出了撰写目的:想象未考虑到的事情――当气候变化比如今的科研预测更为极端时,将会如何影响美国国家安全。文章同时也指出科学家们对此报告的看法:1、此报告描述的情景可能只在局部发生,并非在全球都会发生;2、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不高。也就是说,这份报告并非是对未来气候的预测,而更多的是一个情景推演。
这份报告所设想的情景是与公认的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温度上升不同,而是基于以下假设:1、亚洲、北美和北欧温度下降约3摄氏度;2、澳大利亚、南美和南部非洲温度上升约2摄氏度;3、欧洲和北美东部的主要供粮区遇到持续干旱;4、其他气候加剧这些改变所造成的影响。这个报告如此假设是源于对地球史上温度变化的模拟,例如,8200年前,地球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升温后,突然经历了持续百年、总幅度3摄氏度的降温。
这份报告设想:自2010年起,中国南方将开始大旱,并持续十年。中国将面临水资源紧缺,继而影响粮食生产,导致饥荒产生。这些气候变化引起2018年中国介入哈萨克,2025年中国内政急剧恶化并引发内战和边界战争。另外一个可能性是2010年中国、印度和孟加拉因为争夺耕地而引发边界冲突。
报告发布至今已近十年,2010也已过去三年,现在我们可以回顾这个报告在现阶段成立的实际可能性。从温度和降雨量这两个数据分析可知:1、目前全球温度没有下降趋势(如下图所示);2、今年南方的洪涝明显否定了2010年起十年连续大旱的说法。
图片数据来自www.climate.gov+
综上,这份气候突变报告并非基于实验观察和科学理论的预测,而是一个全球气温不上升反而急剧下降的情景猜想,更不涉及对中国2010大旱起因的解释,报告中描述的场景也并没有出现。对此报告做过多引申很可能是由于根本没看过这份报告。
对于如今频频出现的极端天气,去年一篇对诺贝尔奖获得者Mario Molina(他获得的是95年化学奖,具体工作与大气相关)的采访中提到:近些年破记录的夏天高温、令作物枯萎的干旱、以及其他极端天气来源于人类活动和全球变暖。文章同时提到这些人类活动并非是水坝建设,而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如煤炭的使用。
从物理学的最简单模型考虑,温度代表了粒子的平均动能,通常情况下粒子平均动能越高,系统出现小概率事件的频率越高;粒子平均动能接近于零时,系统通常只会有一种能量最低态。同样从最简单的模型考虑概率,各种天气情况可以近似于以平均温度为中心的高斯分布,平均温度增加足够多,高斯分布的高温端那三个标准差的小概率天气就落在两个标准差之内,于是原先罕见的极端天气便频频出现了,类似于下面的高温记录示意图。
来自climatecommunication.org的高温记录示意图
作者:锁相,物理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