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如何一步一步地将美国拖入朝鲜战争?

回顾上个世纪50年代在远东地区爆发的朝鲜战争,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两个超级大国战略博弈的产物,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这场较量中,与杜鲁门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干涉他国内政比起来,“躲在幕后”的斯大林显示出极强的战略智慧。

1945年2 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答应在德国投降后3个月将出兵远东对日宣战。作为条件,苏联获取了在远东最大的利益,尽管此时美国还没有与苏联为敌的意思,但斯大林已经开始咄咄逼人,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可以说,在美国原子弹研制成功前,苏联在世界的话语权还是很重的。直到波茨坦会议后,就任美国新总统的杜鲁门,携原子弹的威力,一改过去“央求”苏军出兵远东的态度,不再顾忌苏联在远东的利益。自此,美、苏双方的“暗战”开始了。

随着美国两个原子弹爆炸,加速了二战的进程。斯大林在仓促中对日宣战,进攻关东军。日本投降后,美国宣布将战后日本的占领权全部占为己有,并在朝鲜半岛画出一条线,成为双方共管的界限,这就是大家熟知的“三八线”。

明显棋输一着的斯大林怎能善罢甘休,双方围绕着“三八线”大做文章,并随着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发表,两个超级大国彻底走向决裂。1949年8月,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斯大林开始一步步地将美国拖入朝鲜战争。

首先,“以退为进”。杜鲁门是个“幸运”的人,罗斯福因病去世,他幸运地成为美国总统,又“幸运”地拥有了原子弹,让他在全球范围内布局西方势力中出尽了风头。可以说是春风得意、唯我独尊,心理膨胀也到了极点。

在从朝鲜半岛撤军的问题上,杜鲁门在联合国摆出“老大”的样子,对苏联处处刁难。斯大林决定“以退为进”,1948年底,留下装备好的12.5万人民军,苏军单方面撤军了,一下子将没有做好准备的美国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极为被动。

其次,“先发制人”。在美军尚未撤出驻军期间,深感压力的金日成2次向苏联寻求帮助,建立《安全互助条约》,均遭到斯大林的拒绝。其根本的用意,一是不想正面与美国为敌;二是相信人民军有统一半岛的实力。

1949年6月美军撤出朝鲜半岛后,留下两国敌对的国家,大战一触即发。此时从双方的军事实力看,北方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南方也在叫嚣战争。1950年6月,在苏联的唆使下,人民军“先发制人”,朝鲜战争正式爆发。

美国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成立联合国军介入朝鲜战争。随着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战局发生了逆转,战火一下子烧到了鸭绿江边,使得中国不得不面对这复杂的局面。而斯大林依旧“无动于衷”,不愿公开地与“联合国”为敌。

志愿军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出兵,这反倒让斯大林松了一口气。在他看来,志愿军的背后有着强大的兵员潜力,不一定将美军赶下海,但一定能将美国拖入战争的泥潭,这是他最想看到的情景。

此时的杜鲁门也没有想到志愿兵出兵朝鲜,而且一打就是3年,不仅让自己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而且巨大的战争消耗也在拖垮美国的实力,笑到最后的是斯大林。在这场博弈中,斯大林的战略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让杜鲁门更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崭新的东方大国站了起来。

参考文献:《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漫长的战斗》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