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么努力,就是为了有单身的权利

以前是“爱一个人”现在是爱“一个人”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木心老爷子这几句诗,骗了多少文艺青年。古时候大概是有才子一生只爱一个人,但有钱有势的可以纳好几门妾,没钱的人遇到了重大风险也有可能像《如何用女人规避风险?》里提到的那样卖掉妻子,更有根本讨不到老婆不配谈爱的。只能说几种人爱过的人的数学预期是一个。

而且古代日子过得是很慢,这也意味着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也都很狭小。空间狭小,遇到的人就不多,身边人的缺陷没有对比也就司空见惯了;因为干啥都慢,时间也显得狭窄,作出调整的动作也就慢了,更何况以前的人活过五十岁都不容易,忍忍一辈子也就过去了。

如今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高达77岁了,三十岁以前结婚,就要相处四十年。如果相处只是互相忍耐,那四十年也实在太长了点,比上班还恐怖。

而且以前生产力不发达,人们独自生活有诸多不便,没有现在家用电器的辅助,家务活都是劳累的麻烦事,婚姻按照搭伙过日子的目的看,对男女双方多多少少都有好处。

可是时代变了,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说:

“过去男主外、女主内,男的在外挣钱,女的在家相夫教子,女人不结婚就没有生活来源,现在女性都有经济收入来源,有选择独身的可能性了,过去没有这样可能性。”

这段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城市高教育水平的女青年,她们的人生已经和男性没有太多区别,要不要男人完全是自己说了算。作为对比的是,还有很多女性经济收入来源不稳定,受教育程度不高也让她们见识不多,选择单身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比如我们在《结婚是如何掏空一个家庭的?》里提到的连云港某村的女性,生活轨迹是初中读完就去打工,收入不高也没啥职业发展前途可言,攒的钱都给家里(往往用来给弟弟娶媳妇),到了岁数就找村里的男青年嫁了。

又比如我们在《天价彩礼造成畸形男女关系》里提到的福建莆田某村,那里的女孩子往往读书不多就被家里拉去相亲。读书太多反而对嫁女儿讨彩礼还有不利影响,因为女儿太有主见了,都知道反抗了:

“家人都劝我,‘年龄越大就越不值钱、相亲对象条件也越差,赶紧挑个差不多的就行了’。我反驳说,‘才认识几天怎么会有感情,没有感情怎么结婚?’可长辈们会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我,‘结婚需要什么感情?等一起过日子了感情都会有,你看××她们不都是这样。一直不嫁你让家里人的面子往哪搁?当初就应该听××的话让你不要读了,书读多了就是太有主见。’我气得继续说,‘她们甘心过那种生活。可我已经是大学生了,难道还要和她们走同样的路?’长辈们也会底气十足地回应我,‘不管读多少书,你是这里的人,就必须按照这里的习俗’。”

中国很大,不少村里的女孩一辈子都没什么选择,无非嫁个人过一辈子。但中国也有规模可观的城市化人口,其中就有不少女性是很优秀的,她们还单身,而且她们在这种日子里也可以找到幸福。

事实上现在选择单身的人越来越多了,根据民政部的统计,这几年结婚率持续下降,离婚率反倒上升了。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我们之前写过《我,大龄,还没结婚》等文章探讨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单身,那些都是比较普遍的原因,今天我们则要谈谈,优秀的城市女性这一特定群体的特别的单身原因。

谁是优秀女性,她们的“对的人”又是谁?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们得先厘清一个范围,即什么样的女性足够优秀。

可能有些小仙女对自己有着谜一样的自信,但作为一个钢铁直男,我在这篇文章的理由比较简单粗暴:物质基础。假如一个女性在自己所在的城市不能拥有自己的房子,收入也不高,那就不算优秀。反之,假如能有自己的房子(父母资助的也可以,说明家庭很优秀),也有收入足够好的工作,有自己的主见,那就很优秀了。

如果没有养活自己的本事,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栖身之地,那么无论自认为自己有多优秀,一般来说是算不上优秀的——在此处受到暴击的认不清自己定位的小仙女们,看到这里可以不用再往下看了。

但同时,必须要说的是,这样优秀的女性,往往收入不错,也很自立,没有依靠男人的习惯,也有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她们未必终身不婚,但她们一个人过一辈子也完全没有问题。

手里捏满了顺子和王炸,想连套出还是拆单张都看自己心情。

这样的女性,你说她们是被网上的毒鸡汤害了是不切实际的。对于大多数男性来说,你骂她们也好,跪舔她们也罢,她们都不会嫁给你,去洗澡都比跟你聊天高兴——在此处受到暴击的认不清自己定位的男性,看到这里可以不用再往下看了。

2016年参考消息网采访到的一位当时还未婚的女性罗娜,就符合上述条件。

罗娜当时31岁,是北京一家外企的财务主管,职业不错,收入颇丰。她受教育程度也较高,出国念书比较早,养成了独立生活的习惯。家里有足够资源,对她的支持力度也很大,帮她购置了车和房。她的日子也很舒心,业余时间里可以学古琴、练瑜伽、会友逛街、参加各种兴趣小组,也可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符合我们对优秀的定义,想必大家也会觉得她很好。

她并不排斥婚姻,也不缺少追求者,但被问及为何单身,她的回答是:

“或是没有遇到对的人吧。”

可是,什么人会是“对的人”呢?

优秀的女性经济独立(不是可怜兮兮和人合租的那种伪经济独立),生活自立(不需要有人帮着修电脑通马桶换灯泡),也不需要人生导师(泡妞前背一段金刚经的吴秀波式大忽悠可以退下了),显然她们并不依靠男人。

而“对的人”,是要让她们结束单身,走入婚姻的男人。我们恐怕得从其他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生活让爱情原形毕露

有句俗话叫“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未必经得起推敲,你说为啥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呢?

最近我听了一门网课,里面提到了一个论点,大意是,爱情的坟墓与其说是婚姻,不如说是生活本身。浪漫的爱情可能只是个构建出来的幻象,当把这个东西放到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时,它就悄然幻灭了。

很多人对于爱情的认识和了解往往是来自于言情电视剧、电影或是小说中(当然也有更糟糕的情况,比如某些水平极差的情感公众号)。人们对于爱情的观念往往是由这些东西塑造起来的,他们在爱情中是也往往模仿着这里面的一些情节,引用的也是这里面的一些人说过的话(有时候这些场景甚至很雷人)。

然而,无论是电影、电视剧、小说、还是情感公众号,里面的故事往往终结于其描述的爱情最美满的那个时刻。在这一刻之后的故事,它们往往会给你这样一种暗示:男女主人公从此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了一起。

这可能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这之后就是平淡的生活了,在最美满的这一刻之后,他们就不得不回归到生活,在生活里他们要面对争吵,面对分歧,面对矛盾,面对无休止的日子的磨难,被油盐酱醋折腾一辈子。想想这种日子要过四十年,就觉得那一刻的美满真的是冲昏了头脑。

所以有些头脑清醒的人还在单身,有可能是预见到了婚姻之后,在那最美满的一刻之后所发生的这些令爱情失色的事情。

既然这些人不需要依赖伴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爱情也还没有让他们冲昏头脑,那么无休无止的生活的烦恼就足以让他们对婚姻望而却步。

还是上面参考消息网的采访,一位当时 29岁的单身女性,已经与男友相恋三年,还不愿谈婚论嫁。她是这么说的:

“现在的生活状态就是我自己想要的……结婚有‘风险’!一纸婚书并不能保证忠诚、永久,反而是个约束,没有束缚才觉着浪漫,也会格外珍惜。况且结婚有种种不确定性,防火防盗防小三,还要照顾到他们家的七大姑八大姨,离婚又会伤筋动骨,所以何必非要结婚呢?”

她并非没有对象,但仍不肯很快就进入婚姻。从她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东西。

比如她想把婚前回归生活的爱情状态保持得长一点,即“一纸婚书并不能保证忠诚、永久,反而是个约束,没有束缚才觉着浪漫,也会格外珍惜”。结了婚就失去了新鲜感,过了最美满的那一刻,之后的爱情会在现实生活中幻灭。

她也提到了几个现实生活中爱情幻灭的场景,比如“小三”出现让对方不再忠诚,日常生活中“七大姑八大姨”让人疲于应付等。

她还没提婚姻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事务,那就是生育和照顾孩子。我们在《我要是女的,我也不想生孩子》里就提到,生孩子会给女性身体带来诸多隐患,而照顾孩子嘛,0-6岁的子女会显著增加妻子平均每天的照料时间约2小时,相比之下,丈夫的照料时间仅增加20分钟。

长期丧偶式育儿,育久了就跟真的丧偶一样,幻灭也就随之而来了。

我们正在走向一个人情淡薄的社会

行文至此,我想提出一个不大成熟的想法。

爱情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被淡化,似乎并不是孤立的。除了爱情之外,同性之间的兄弟/姐妹情、人与人之间的同乡情、亲戚情感等,似乎都在淡化。

这种情感的淡化原因有很多,光我想到的就有以下几种:

1.人们受教育越来越多,越来越倾向于依赖自己而非他人,也容易受到教育的规训,情感方面容易淡泊,这点我们在《读万卷书,单万年身》里提到了。

2. 公权力的干扰。众所周知我国法律虽然规定人民群众有结社的自由,但实际操作中是一言难尽的。王夫之说得好,“其上申韩者,其下必佛老”,上面管得越严,佛系青年越多,也就没啥机会去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了。

3. 市场化的进程。市场化的好处在于,你没有关系,仅凭金钱也能活得不错。但也有坏处,那就是以钱为导向。钱能指挥着大批年轻人去996 ,剩下的业余时间里哪有精力去谈感情呢?

其实以上三点在世界其他较为发达的地区也存在。成熟的社会,人们的受教育长度往往较高,经济市场化程度也高,公权力也会以各种方式渗透到社会中去。

又要说到我们经常引用的韩国这个“东亚怪物屋”了,90年代该国女性就已经认为“就业是必须项,结婚是选择项”了。只有一个人的“单人家庭”2000年占韩国总家庭数的15.6 %,2010年则增长到了20.3%。

至于单身优秀女性的幸福感,其实没必要替她们瞎操心。她们往往是人生赢家,在事业上,经济上有着雄厚的实力,又不需要为结婚后情感里的琐事埋单。

更何况女性比起男性还有一个幸福感上的优势。根据2007年的数据,尽管中国男性在受教育水平、主观健康感受、就业等方面优于女性,似乎应该是幸福感较高的性别,但实际情况是,由于某些不可观测因素,整体上男性幸福感低于女性。

而这种所谓的不可观测因素,可能是社会对于男性较高的期望,反而降低了男性的主观幸福感。换句话说,拥有“男尊女卑”观念的“直男癌”,在相同甚至略高的生活水平下,反而幸福感较低。

所以男女不平等是对男女都有害的。十多年过去了,不知道男性这种因为社会期望过高而更加不幸福的状况是否得到了缓解。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既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漠了,人们就很难从人际关系中获得足够的幸福感,更有可能通过市场途径获得更多幸福感——你没猜错,很多人是靠买买买获取幸福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作为光棍节,也作为电商创造的狂欢节,是那样地恰如其分。

参考文献:

李磊, 刘鹏程, 孙婳. 男性与女性,谁更幸福[J]. 统计研究, 2017(07):84-95.

中国年轻人掀不婚独居潮:婚姻似乎没好处_全国新闻_腾讯网 https://news.house.qq.com/a/20161212/028202.htm

李美景. 韩国“黄金单身女”现象研究——“黄金单身女”晚婚现象分析[J]. 青年研究, 2012(02):87-97+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https://www.mca.gov.cn/article/sj/tjgb/

本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