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内,几十亿人也许都将成为“无用阶级”吗?

20年内,几十亿人也许都将成为“无用阶级”  

讽刺的是,当机器越来越趋近甚至超越人时,我们却把人教育得越来越像机器。

近年来,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學教授尤瓦尔赫拉利每逢出书,总能在全球引发一阵热议。四年前的《人类简史》中,他讲述了一种几乎微不足道的猿类,如何成为地球主宰。两年前的《未来简史》,则思考了人类是否能成为神,智能和意识又将走向怎样的命运。

而在2018年8月出版的《今日简史》中,他的野心更大,已经覆盖到21世纪人类面临的21个命运大议题,包括政治、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恐怖主义、宗教、战争等。

数字独裁时代

在赫拉利眼中,21世纪的图景是悲观中夹杂着转机的。首先,大数据将取代石油,成为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最终颠覆人类的生活方式。掌握了数据,就相当于掌握了一种霸权。

在过去的主流价值观中,人类极为看重“自由主义”,认为幸福的要义就在于,要追求自己内心的选择。但随着脑科学研究的发展,许多科学家提出,我们所引以为傲的“直觉”和“知觉”,可能并不是某种精神灵性,更不是自由意志。

比如快乐、愤怒、恐惧等感觉,只是哺乳动物都有的一种反应机制。而一些复杂的决策,比如上哪所学校,要不要跟谁结婚,生不生孩子,只是几百万个神经元在计算后,得出最有利于自身生存的结果而已。

而人脑输入的信息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人类处理信息能力不强,也很容易被无关的因素干扰。人的情绪也很容易被煽动,被套路蒙蔽,误以为那就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于是,大数据的出现,似乎是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能帮人们最为客观地做出有利抉择。其实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一部分。比如,你浏览过的购物app,会向你自动推荐你可能感兴趣的商品;你经常登录的信息网站,能自动筛选出对你口味的内容。

它甚至可能完全接管人类的思考过程,只给出最优结果。比如,在分析你的行为和习惯后,告诉你应该去哪家餐厅,交什么朋友,选哪位总统,高考志愿怎么填……

但在赫拉利看来,大数据能做的事情远不仅这些。如果结合生命科学研究,根据用人体传感器收集的生物统计数据,我们可能早在身体感知异常前,就探测出病毒或癌细胞的动向。再结合每个人的DNA特性和生活、教育、饮食信息等,定制出一套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

只要事实证明,大数据做出的决策确实比人类自己的决定高明,而且还省心省力,人类社会很可能进入赫拉利所描绘的“数字独裁”状态。大数据就像个黑匣子,你不知道它是如何推算结论的,但会习惯性地依赖并信任它。

但它给出的建议明显有悖于你的意愿时,你到底应该信任自己还是大数据?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为了某种更大的利益,被牺牲的一小撮?在数字霸权面前,“我都是为你好”这句耳熟的话,也许会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

终身学习or终身休息

如果只是为了到底该听大数据的,还是听自己的而烦恼,可能都算好事了,因为在赫拉利看来,未来几十亿人可能会完全沦为“无用之人”,根本没有决定需要做。

当然,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工作的忧虑,由来已久,而目前很多论调还是比较乐观的。比如有观点认为,一些技术性和知识密集型的工作,比如医生、律师、编程等,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但艺术、创意、文学领域,人工智能还是很难涉足的。

但赫拉利说,我们对“创造力”可能存在一种误解,甚至是迷信。就拿AlphaGo来说,尽管局限于围棋领域,但它下的某些路数,已经超越了人类棋手可以想到甚至理解的范畴,这就是一种创造。

同样,如今的人工智能已经可以书写出完成度非常高的音乐作品,比如通过对巴赫进行大量分析后,人工智能谱写出的乐曲,就连一些音乐教师都无法将其和巴赫的作品分辨出来。

另一个乐观的看法是,就跟过去的数次工业革命一样,人工智能会替代许多工作,也能创造许多新工作。比如,操纵无人机的驾驶者,为机器人编程的程序员。

但赫拉利指出,在1920年时,被农业机械化夺去工作的农民,还可以去拖拉机厂干活;但如今,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司机、收银员,却很难接管编程、幕后运维等工作。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取代的大部分是基础工作,创造的却是高难度的技术性工作,两者有着巨大的鸿沟。

从这点看来,我们今天的教育模式就非常过时了。指望用生命前二十年在学校积攒的知识,过完后半辈子,是不太可能的。在时代和技术更迭日益迅速的今天,你只有不断升级自己,才有可能避免沦为无用之人。

在赫拉利看来,未来的人可能二十岁时毕业,工作十年后,又进入学校学习新东西,如此反复,将是人生的常态。

类似这样的讨论,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比如,战争的威胁是否因为人类的愚蠢而被低估?谎言是不是比真相更容易永存?民族主义到底能否解决全球性问题?

对于有些话题,赫拉利并没有得出结论。这也许是很多人批评本书不如前两本的原因之一。但老实说,从本书的英文原名我们就可以看出,赫拉利并没有试图去写跟前两本类似的续曲,相比提出新解释,他更希望引导我们用不一样的视角,多维的思路,去观察世界,去思考现实和未来中会发生的变化和危机。

作者: 拾依        

来源:《南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