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为什么会是网络社交时代的可卡因?

点赞,是网络社交时代的可卡因  

亚当·奥尔特的儿子刚出生时,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爸爸或妈妈,而是一台iPad。那时,他那兴奋的爸爸正用对着他挥舞这块大屏幕,通过视频通话,给远方的亲戚们展示自己的新生儿。等这个孩子稍大些时,还没学会说话,他就已经学会了操作iPad,并乐此不疲。

在普林斯顿大学拿下心理学博士的亚当.奥尔特,目前任教于纽约大学商学院。他主要研究社会心理学、消费行为学,曾在国内出版过《粉红牢房效应》一书。在《欲罢不能》这本书中,他讨论的是读屏时代的行为上瘾现象。

关于上瘾现象,最典型的实验莫过于上世纪50年代,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奥尔兹的老鼠实验。当时,奥尔兹和同事米尔纳将电极植入了老鼠的脑袋,想研究它们对电击的反应,却发现老鼠居然很享受。于是他们给了老鼠一个开关,让它自己控制,结果老鼠连续12个小时疯狂地电击自己,不吃不喝,直到精疲力竭。后来,奥尔兹在老鼠和开关之间增加了一个电流铁板,每次触碰开关都会把脚掌烧焦,但即使这样,也没能减缓老鼠扑向开关的欲望。

奥尔兹他们最后发现,老鼠上瘾的秘密在于它被刺激的部位,这个区域叫做脑部奖励中枢(Reward Center),是动物最原始的动力系统,只要它受到刺激,就会分泌多巴胺,让个体异常快乐,即使自我毁灭也无法抵抗。

其实上瘾行为是分成四个阶段的,分泌多巴胺,记住这个引发它的行为,只要不开心就求助于它,只是前三种。而到了第四阶段,你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喜欢这件事,特别是无法接受每次结束后要面对的痛苦,但依然欲罢不能时,这种上瘾就被刻进骨髓里了。此时它对大脑的改造几乎是不可逆的,你的大脑就像一根腌黄瓜一样,很难恢复到从前。

毒品、酗酒、赌博……对这些严重上瘾的人,正是进入了第四阶段,他们并不是意识不到它们的危害,更不是脑子不正常,只是奖励中枢被击中之后,再也无法恢复。美国心理学家斯坦顿.皮尔曾打过一个比方:上瘾就像爱上了错误的人,尽管我们在理智上知道这些“渣男”“渣女”会伤害自己,但依然情不自禁地想要获得他们的欢心。

可怕的是,许多科技产品的设计机制,瞄准的也是这种奖励中枢,设计者挖空心思用尽各种方法,就是要让使用者上瘾,无限拉长使用时间。

激发奖励中枢的秘诀,作者梳理出了以下6种:诱人的目标、即时的反馈、轻松的进步、升级的挑战、悬而未决的紧张、令人痴迷的互动。

那么,有没有办法从这些上瘾圈套中解脱出来呢?有,而且可能很简单。举个美国老兵的例子吧。有一大批军人曾在越战期间染上毒瘾,这让人非常担心。尽管在退役前他们都进行了戒断,但如果他们回归社会后毒瘾复发怎么办?这可是一群训练有素的军人啊。

但奇怪的是,这批军人中只有5%毒瘾复发,这是远远低于普通吸毒者复发率的。是军人意志力特别强大的原因吗?可能有,但研究者们更倾向于认为是环境的力量。

还记得那些电击上瘾的老鼠吗?后来,研究者把它们转移到另一个不同的环境中,依然有吃有喝有电击按钮,它们却似乎忘了之前的行为,不再痴迷于电击了。

对于越战老兵来说,他们再也不用在环境恶劣的战场上,为了生存倾尽全力,他们如今有了家人,稳定安全的生活和工作,当初诱发吸毒行为的环境已经不复存在。

那么对于社交网络上瘾的人来说,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将手机藏起来。作者甚至建议我们只带一个空手机壳做心理安慰,多尝试用传统的方式取代手机功能,比如用面对面聊天取代发信息,用看电影看书取代刷朋友圈,用真人游戏取代线上游戏……你也许会发现,自己就像那只离开了电击板的老鼠一样,突然对电击按钮再也没有什么兴趣了。

激发上瘾的6种秘诀

1.诱人的目标:

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一个意义,似乎是所有人的共性,这也是许多人喜欢设定目標的原因。但如果冷眼旁观一下社交网络,你会发现,有些目标似乎并不是我们自己设定,而是设计者通过明示或暗示塞给我们的。

比如说微信的小游戏排行榜,只要你玩了几分钟,它就会自动把你加入榜单里,让你看到超过了多少人,前面还有多少人。当你下一局成绩更好,超越了更多朋友时,是不是瞬间能体验到奖励中枢引发的愉悦?是不是立刻又想再来一局?

还有朋友圈经常可见的跑步打卡。每天跑步本来是件好事,但有些打卡机制是这样的,当参与者空缺一天时,过去积累的天数就会清零,为了保住自己辛苦打下的排名、朋友点赞数,有些人即使腿脚受伤、快要临盆了也依然在跑,或者去找摇摆神器来给步数作假,这就已经远远偏离当初强身健体的初衷了。

2.即时的反馈:

人天生就是喜欢反馈的,你也许见过这种熊孩子,他钻进电梯后,会啪啪啪地把每个楼层都按亮,然后极其有成就感地看着它一层层停,这就是即时反馈带来的魔力。

而我们长大后,依然逃不脱这种诱惑。比如被称为“赌博界可卡因”的老虎机,那些兴奋地坐在它们面前,不断拉杆输钱的人,难道不知道自己永远赚少赢多吗?也许是知道的,但每当他们输了好几回,偶尔赢回一局时,老虎机总会大张旗鼓地积极反馈,发出哗啦啦的金钱声、五光十色的彩色灯光,就像有一堆粉丝摇着荧光棒给赌博者打气一样。赌博专家们把这叫做“伪装成赢的输”,玩家就这样在自己花钱买来的拉拉队面前,持续不断地丢钱进去。

而朋友圈的互动也无疑具有同样的魔力。你po出一组图片,可能几分钟之后,点赞数就噌噌地上涨,朋友给你发来或热情或吐槽的评论,你回复完后可能又弹出更多。每点开一次页面,你都能看到新的信息和点赞,这就是不断刺激你奖励中枢的电击,直到这波慢慢沉寂,你就会心痒痒地想po新的话题。

3.轻松的进步:

回想一下近年风靡的各种手机游戏,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无一不是越来越简短,越来越易上手。即使是小孩,无需任何指导,只要打开画面随便操作两下,就能立刻找到玩法。而且前面几关总会特别容易过,不断的快速升级,会让你对这种“自我超越”越来越满足。

人一旦有了进步,尝到了一些甜头之后,是很难对这个游戏放手的,而这,又引发了下一个激发奖励中枢的机制:升级。

4.升级的挑战:

进步之后,紧随的就是升级。玩过俄罗斯方块的人都知道,当你成功消除过许多方块后,积木下落的速度会越来越快,驱使你不断加速自己的手眼配合。人都喜欢变强的感觉,这一次次升级所带来的成就感,会让你更有动力去挑战它。

社交网络的玩法,其实也有些类似。起初我们只是简单发布一两句话,顶多140个字;后来,大家开始给文字配上图片;再后来,各种精修、拼图工具又升级了朋友圈的品相,为了找一张最好的自拍,有人甚至会拍几十上百张同样角度的照片;再后来,我们又发布起短视频,可能还会配上特效、音乐……这种逐渐升级的挑战感,持续提高着我们的社交体验,并让人越来越上瘾。

5.悬而未决的紧张:

作者曾在餐厅观察过服务员,发现他们能清晰地记住顾客临时点的单,却很难复述出自己写在点单纸上的菜品。按理说,抄写过一遍的东西应该记忆更深刻才对,但事实却是,没有完成的任务反而会牢牢占据你的头脑内存,已经写好的反而转身就忘了。

这也许是社交网络的又一大魔力。你的手机中,永远会有N条没回复的消息,没看过的动态,因为它们几乎是24小时不定时弹出的,就像个永远关不上的潘多拉魔盒。所以你总会难以克制冲动,隔一段时间就滑开屏幕,不知不觉,它就占据了你几乎全部精力。

6.令人痴迷的互动:

让人上瘾的游戏通常都有3个特征:1.沉浸式体验,让你有置身游戏当中的感觉。2。成就感,即你正在大展宏图的感觉;3。最重要的一点:有社交元素,这也是为什么单机游戏的上瘾和风靡程度似乎总是不如手游,即使前者的设计可能精美复杂得多。和数千万玩家一起建立起来的塑胶友谊,就像朋友圈通讯录里无数的人头一样,会带给人虚假的社交满足感,说到底,人类都是惧怕孤独的

作者:   Iris      

来源:《南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