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有5000好友,怎么管理 ?

5000好友怎么管理?    

“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的微信好友会达到5000+人。”晚上九点钟,和我相隔2310公里的大穆给我发了条微信。大穆是西北某985高校的副教授,今年54岁,是最早使用微信的一批人。

在2019年微信公开课上,微信创始人张小龙介绍,截至2018年9月,微信月活跃账户已达10.08亿。而到了2019年5月,马化腾在腾讯财报中表示,微信月活跃用户已经突破了11亿。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人口现在还不到14亿。

在微信这颗社交星球上,有人秉承“小而美”宗旨,积极践行“线上断舍离”社交守则,始终将自己的微信好友控制在可想象可接受的数量水平;也有人开疆拓土,自觉或不自觉地积累了成千上万的好友,初步完成了“原始积累”,建立起了自己的“线上社交王国”。

作为一名微龄3年,好友三位数,常年潜水、偶发动态的level 1微信用户,我一直在疑惑,微信好友5000人的“线上社交王国”该咋管理?

村队青年进省城

“无论你想做任何事情,拓展足夠多的强关系和弱关系,足够多的好友,绝对会为你所做的事情增光添彩。无论是进行专业的社会化媒体运营,还是集赞换免费火锅换洗衣粉,无论你需要找到多元化信息还是单纯做微商,因此,请不要单纯将其作为作业,进省城是为了增加你个人的社交资本。”

这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作业要求。这是一项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作业,需要学生通过策划人设、丰富社交账号内容、微博与微信等平台导流的方式增加微信新用户。这项作业被称作“村队青年进省城计划”,加到1001个好友为及格,“到了地市”,超过1667个则为满分,“到了京城”。

以此标准来看,广州的武楷斯早已进京多年、走向国际了口这位95后旧物馆馆主拥有6个微信号,其中4个是他的私人号。

“收破烂的95后”、“985法学毕业生”……武楷斯身上有很多标签,也因为这些标签,武楷斯红了,微信好友数目不断增加,但大多是别人加他。“我永远是被动社交,不是主动社交。”

大学期间,他就迎来了他的第一个5000,往后的两三年里,武楷斯好友数量开挂了似的增加了一万五。如今,他四个私人号共有接近两万的好友。

根据微信团队的官方说法,一个微信号的好友上限为5000人。微信刚推出之时,对于多数人来说,拥有5000好友,就像月人5万一样艰难。2012年8月,齐鲁晚报甚至发过一条“本报微信好友已达5000人”的新闻稿来庆祝。

如今,当“加微信”成为各种活动必备环节之后,越来越多的入主动或被动地突破了这一社交结界。翻开你的通讯录。相信不少人在呢称后会备注“通讯录已满“、”另加小号“等。5000好友,成了家常便饭。

5000个好友是什么概念?武楷斯为我演绎了一下:一台5.99寸屏幕的手机,在标准字号下满屏可以显示10来位联系人。5000个好友的列表,相当于500个手机屏从上到下排列的长度。

在现实世界,150人的群体规模可能确实足够,然而微信关系链的形成机制特殊,诸如群、公众号及拓宽人脉的愿望等,5000只不过是上限的一个数字表现而已。

从佛系到过载

好友数量多,必然意味着过载的社交负担。微信创始人张小龙自己就说过:“不要加重用户负担,现实里的人处理不了那么复杂的关系,还是简单社交才轻松。”

对于两万好友的武楷斯,微信社交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最初,他奉行的是“佛系管理”:有人加好友就加,说不定是潜在客户;不刻意维持,你在通讯录里呆着就行;你没删我我绝不删你;朋友圈偶尔翻翻,别人过得好不好和我没太大关系。

他觉得自己到现在都管理不好微信好友。微信的操作,也成了一件极其复杂的事儿:他常年两台手机双开微信,四个账号同时登录,每个微信每天更新五六次,大多和旧物有关。

每次发朋友圈,在挑图、修图、写文案之后。他得先在账号“A上门收废品·小武”发送出去,然后登录同一个手机的“AA上门收废品·小武”,接着将照片发送给“AAA上门收废品·小武”和“AAAA上门收废品·小武”。然后,他得换一台手机、保存图片、再次挑图、编辑文案,发朋友圈。

“其实我到现在都维持不好朋友圈,不过我只要维持好她就行了!”他痞痞一笑,指了指坐在一旁的女朋友。他把另外三个自己和女朋友拉了一个五人群,不管哪个号在线,都可以联系上。有一段时间,女朋友成了他的助手,专门帮他管理微信号。

根据“邓巴数字理论”,每一类灵长类动物都几乎有固定的社会群体规模,人只能应付数量有限的关系和勾心斗角。这是由人脑新皮层大小决定的,根据计算,人能维持好友的上限是150。

在现实世界,150人的群体规模可能确实足够,然而微信关系链的形成机制特殊,诸如群、微信公众号及拓宽人脉建立联系的愿望等,使得大部分人微信好友数量远大于150,而5000只不过是上限的一个数字表现而已。

微信,提出了现代社交管理的新学问。

5000好友管理学

大穆的好友数量登顶后,先后清理了几次,非常克制地控制在5000左右。

尽管如此,大穆并不打算启用第二个微信号。比起单纯的增加好友数量,他更愿意想想如何把目前的朋友圈开发和维持好。“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不会考虑第二个。”

下一步,大穆打算重启几年前申请到的美食公众号,好好开发和维持现有朋友。“美食美语是宗旨,要吃好饭,说好话。”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必须保证好友的质量,必须保证没有拉黑或者其他垃圾账号占用通讯录的名额,大穆在好友管理上,相对要精准很多。

加好友时,他会根据行业、职业做好初步分类。家里人会加一个“阿”,“阿家,我家的意思”。大穆1982年大学入学,因此大学同学会加一个“82”,而初中同学一般会加一个“乡”,表示老乡、老友。

“阿家老大,82大罗,就是这个样子哟!”

命名规则是一门富含智慧的学问。比如刘宁。她学习过很长一段时间的google c++,编程语言学习没有进行下去,但她却摸索出了一套微信好友管理的学问。

她编了一套命名规范,分别用在文档管理、联系人分类以及标签管理上。按照重要性的不同,分出了A,F,J,O,R,W,X,#这样几列。其中,A列为现同事、近期需要频繁联系的朋友、男友的妈……,F代表家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扩散开去,有各种亲戚。而代购、中介、快递等,又单独在一列。

这套规则要求格式必须统一,她使用的是“英文字母+点+空格”,“一定要加空格,因为不加空格和加了空格的命名完全就是两个世界。排序完全不一样。”

至于为什么不用ABCD,她的解释是,没有特殊记忆点,极其容易搞混。

有了这种条理化的整理方式后,她的微信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微信对我而言就是‘沟通+搜索’,用好这两个功能即可,不要给予太大希望,只会浪费时间。”

每天整理微信,也是在检查自己是否有遗漏什么信息,一个对话框就相当于一个任务,任务结束做一个梳理,保留有用信息,删除无用信息,避免无效社交,保证自己专注且高效。

线上断舍离

通讯录底端好友总数显示为5007的时候,大穆彻底加不上人了,如果有新的好友申请,他的解决方法是节流。

删好友不过是“线上断舍离”的手段之一。所謂“线上断舍离”,即不加不必要的人、删掉可以删掉的东西、舍弃对无效社交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好友多时,删好友其实就像加好友一样稀疏平常。

这天下课打开微信,大穆又收到一条好友申请。他点击“同意申请”,系统提示“你的微信好友已达上限,请先删除部分好友再添加”。他返回通讯录,向下滑动屏幕,点进一位身份不明、没有备注的好友朋友圈查看动态。然后,这位无身份、无互动、无朋友圈更新的“三无人员”就被大穆删除了。


      被删除的好友,也没有在社交星球上孤独流浪,只不过是双方同时选择对将方从自己的微信城邦除名,从此各自重新寻找新人。如此操作5分钟后,大穆的微信通讯录空出了13个席位,准备迎接他的第4995位新友。

新的好友就像后到的租客,拿到了人住钥匙,成功住进主人腾空的房间。你我既是房东,也是房客。我们在通讯录里,开辟了5000条不到一厘米宽的空框,等着别人住进来,彼此打个招呼,聊天、互动、产生线上联系。或者,有些租客连招呼也不打,慢慢沉寂,在未来某个时刻又被清除出主人的微信“房间”,“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

相比大穆,武楷斯删好友的过程就显得规模宏大了口2019年春节的五天里,他删除了4000多个好友,平均一个号一千多人,尽管借助了专门的删好友程序,每个号还是花费了近十个小时。

借助电脑程序,武楷斯检测出了将他删除了好友的人,检测僵尸死粉、勾选、确定删除,当删除进度从99%向删除完成推进的那一刻,4000个前好友就彻底从通讯录消失了。这样的删除方式,不用给对方发验证,也不用一个个拉群再一个个删除,快捷、方便,优雅而不尴尬,与现代线上自由主义社交精神高度吻合。

被删除的好友,也没有在社交星球上孤独流浪,只不过是双方同时选择将对方从自己的微信城邦除名,从此各自重新寻找新人、相识、建立联系,继续生活下去。

Facebook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曾表示:“Facebook将最终取消用户的好友上限,我们希望你能有8万甚至10万个好友,但这一改革仍无确切日期,好友总数仍旧会是5000。”

在中国,同样有人提出放开5000微信好友限制,解决用户日益增长的好友数量需求与好友上限之间的矛盾。而开闸之后,更加过载的社交,又如何应对呢?这是个难题。

我们都像微信启动页上那个孤独的小孩,有的人在不断提高通讯录最底端那个联系人数值,而有些人的好友终其一生不会达到5000。无论好友上限是多少,我们都在微信星球上不断靠近、接触、互动,或者远离。

作者:赖聪 阿树         

来源:《南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