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比现实更为深远。回顾历史,伴随着不同阶段的科技发展,人类社会在以指数级的速度进步着。先祖们从茹毛饮血到学会使用火花费了近 500 万年,从学会语言到驯化动植物走过了 7 万多年;而从农业社会转为工业社会则历经 5 千年,从机械工业到电力支撑却仅跨过不到 200 年,从电气化到信息化就只用了 30 年......
如今的我们,如果直接被扔到 10 年后的社会,恐怕会感到十分的无法适从。科幻一向是人们对未来的最高设想,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曾说过:"阅读科幻小说是预防未来冲击的良药。"而用来支撑科幻的,则刚好可以借一个"科技金字塔"的概念来表述。
位于金字塔最顶端的就是科幻,依次向下是黑科技、硬科技、高科技,最后是作为整体的地基的科技大领域。关于未来,科幻距离我们过于遥远,黑科技则又超过当下的知识范畴。硬科技,恰好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随后的高科技是已实现的、提高着当下人们生活水平的,而科技则是建筑整个科学领域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进,科幻或黑科技会变为一个阶段的硬科技,而如今的硬科技在下一个时期也会变得寻常。《三体》的作者刘慈欣说过一句比较极端的话:"只要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人类就有光明的未来。有这一个条件就可以了。"从全人类的视角来看,这或许并谈不上有多少问题。但立足于国家和民族,对于科技,尤其是硬科技的发展,是给自己人民争取到更多便捷与福利必须手段。
"硬科技"在今年西安的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上被正式定为"Key & Core Technology",或许从名字上让人觉得比较陌生,但从新中国建立发展至今,科技发展 70 年里绕不开的是另一 K 开头的——"卡脖子技术"。从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铁基超导等基础研究的突破,到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生物技术等战略前沿领域的发展,中国在短短 70 年间将科技发展从基础科技、高科技,覆盖至如今的硬科技。如今,我们仍要为避免"卡脖子"而继续努力。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北斗导航,以及"东风快递"等发展让中国的"腰杆硬了起来";超级杂交水稻、新药创制、污染防治技术等也惠及社会民生改善。而今,硬科技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因其契合时代发展规律和国家发展需求,逐步由西安原创概念上升为国家话语体系,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 11 月 3 日在上海考察时对上海自贸试验区提出了相关指示,表示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制度建设,提高经济质量"。同时,总书记还是对科创板作出表态"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要坚守定位,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强化信息披露,合理引导预期,加强监管。"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与现实带来的启示就是——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这历来是重要而关键的选择,甚至是不二选择。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档口,面向未来,硬科技会是登上这艘在时代变革中劈风斩浪的巨轮的船票,也是城市发展、经济转型的新着眼点。
图 | 11 月 3 日播出的央视纪录片《科学的力量》(来源:CCTV 9)
硬科技投资正当时
今年西安硬科技大会上发布的《2019 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指出,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科技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成为我国把握历史性机遇的重要抓手。
长期以来,中国依靠生产要素和投资驱动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不过这种发展模式"边际收益递减"问题也日益凸显。从 2010 到 2018 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持续增加,从 2010 年的 24 万亿增长到 2018 年的 63.56 万亿元。但是,固定资产投资对于 GDP 增长的贡献比例有着明显下滑——从 2010 年 7.1% 下降至 2018 年的 2.2%。
在参考国家经济发展的"四阶段论"和"索洛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中国目前正处于由"投资导向阶段"向着"创新导向阶段"转变的关键期。在这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需要将科技创新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是在对这一历史规律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做出的前瞻性布局。
去年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设立的科创板。科创板的推出是为落实我国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战略,其将帮助更多的中国科技创新型企业打通融资渠道,对接资本市场融资发展。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已开幕,在"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宣布刚好一周年的时间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了要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
目前,科创板交易已满百日,开局良好且新股发行节奏趋于常态化,市场投资情绪也逐步回归理性。科创板已经支持了一批符合科创定位的企业上市,支持硬科技创新的效果初步显现。截至 11 月 5 日,科创板 46 家公司已发行完毕并挂牌上市,发行市盈率总体合理,符合市场预期。
近期科创板公司发行上市审核进入常态化,继续坚持公开、透明的审核机制也得到了市场总体的认可。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上交所副总经理卢文道对媒体表示: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交易所审核节奏将有所加快。截至 11 月 4 日,共 176 家企业提交科创板发行上市申请,已受理 170 家,其中 90 家企业已召开上市委会议(87 家通过、1 家暂缓审议、2 家被否决并终止审核),78 家已提交证监会注册。
如今,"投资硬科技"已经成为风潮。硬科技是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才能形成的原创技术,具有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复制和模仿,是未来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中国科技的发展在经历了跟随、模仿、集成,再至创新等过程,现已到了需要自己掌握核心科技的时候。
硬科技目前主要着眼的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光电芯片等领域,这些将会是未来几十年里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但硬科技所包含的内容也不会止于此,其将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而顺应着时代变化。
硬科技关注的领域起步艰难、需要长期投入,但却是未来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因素,是推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下一个工业的拐点。当然,也要理智客观地看待问题,硬科技在未来要避免变成一个"筐",避免让一些本身不够"硬"的企业带上"硬科技"的帽子,去科创板上鱼目混珠。
图 |《2019 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发布(来源:西安硬科技大会)
众多城市争硬科技上游
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驱动的时代大背景之下,近几年众多有一定基础的城市都在尝试将自己打造为"科技创新中心"。其背后不外乎是一套同样的逻辑——科技意味着创新、创新意味着机会、机会意味着发展、发展意味着业绩。
自 2018 年 12 月李克强总理强调"突出硬科技"研究之后,今年 10 月 16 日,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召开硬科技发展工作座谈会,研究推进硬科技发展工作,并提出了发展硬科技的几点措施,包括加快研究和制定推动硬科技发展的相关工作方案,建立硬科技的技术领域、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开展硬科技发展工作交流等内容。
未来硬科技有望成为 168 个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今年的《白皮书》也推出了全球主要城市硬科技创新指数,试图深入到细化的技术领域,剖析技术创新的差异化表现;并借助指数体系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创新经验,发现不足、扬长避短,提高创新效率,控制创新风险。
全球主要城市硬科技创新指数的评估借鉴了国内外知名机构的创新研究体系,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两方面出发,具体关注组织投入、人才投入、资金投入、知识产出、商业转化等五个创新指标。创新指数从地区城市和技术领域两条主线展开,聚焦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关系、院校创新与企业创新关系、创新能力与创新效果链条等三个维度。
根据综合指数评估结果,整体上全球 45 个主要城市科技创新活动越发活跃,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均有所提升。其中,中国科技创新活动活跃度高于其他国家,呈现出多个行业并发、多种类型并举、多数企业家重视的良好局面。具体看,东京、北京在硬科技创新综合表现中仍名列前茅,纽约、上海两个城市凭借在高研发企业数量、新增专利数量等方面的增长,实现了快速追赶。
另有,广州、深圳两个湾区内的城市代表在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上取得一定成效;西安、芝加哥则通过充分引入、发挥外资的力量,促进科技的创新发展,成为全球 45 个主要城市的典型代表。
图 | 国内硬科技代表性城市(来源:DeepTech)
除此之外,西安作为硬科技概念的发源地,已将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作为全市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突出强化顶层设计,调动和激发各类创新要素聚焦硬科技、服务硬科技。实践证明,发展硬科技切实能够全面提升西安市区域的技术研发能力与技术运用水平,并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目标的同时,切实有效落实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如今,硬科技已成为引领支撑西安市创新发展的新 IP,也逐步被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所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