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中国人不管吃东西还是赏花,都讲究时令。春天的时候吃荠菜、赏樱花;夏天的时候吃梅杏、赏荷花;秋天的时候吃涮肉,赏什么花呢?赏的自然是菊花了!
菊花,应该是很多庭院中不可缺少的景观花卉。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菊花在国人生活中的表演竟然是从餐桌和汤药砂锅里开始的。
从吃开始的花朵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很难再找到菊花的原始祖先。这是因为栽培的菊花本来就不是一个天然存在的物种的后代,而是来自于多个野生菊属植物杂交的结果。通过多次独立的染色体和DNA的分析,中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包括毛华菊、野菊、甘菊在内的菊属植物都参与到了造菊花的大工程中,紫花野菊和菊花脑也顺便插了一脚。其中毛华菊和野菊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造菊花的直接祖先。
现如今,我们仍然能在河南、湖北、江西等省区找到野生的毛华菊和野菊,而这恰恰与菊花的原始种植中心相匹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菊花产生于多个野生菊科植物的说法。
野菊(图片来源/PPBC 摄影/赵宏)
从商周时期开始,菊花就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周代普《埤雅》中是这样描述菊花的:“菊本做鞠,澜穷也,花事至此而穷尽”,这说的就是菊花的色。作为站好一年花事最后一班岗的菊花,自然是受到中华文人的推崇,被赋予了崇高的气节和姿态。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菊花最初进入中国人的生活,并不是从花盆开始的,它们的使命是做药和当菜。屈原说“夕餐秋菊之落英”,其实是真的把菊花的花瓣吃下去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有很大可能不是把菊花放在花瓶里欣赏,而是把菊花花瓣扔到火锅里去了。
今天,在涮肉锅中加菊花也是个标准做法。当金秋时节菊花绽放之时,大厨们会挑选丰满的菊花花瓣撒入沸腾汤水中,菊花的清苦和着羊肉的鲜甜,自然是绝配!
江浙菊花锅
但问题来了,
为什么菊花会选择在秋天开放呢?
秋日花朵的小心机
对植物来说,春天是个开花的好时间,相对温和的气候加上沉睡一冬的饥饿昆虫,正是植物开花繁殖的好时间——温和的天气有利于花朵的发育,饥饿的昆虫有利于昆虫的传粉。
于是,春天的山野和田园间,总是簇拥了大量的花朵,且不说灿烂的樱花,秀气的兰花,单单是果园里粉嫩的桃花、李花、杏花、梅花和菜地里金黄的油菜花就已经填满我们的视网膜了,哪还有容下其他花朵的机会。而这对于那些在百花丛中打滚的昆虫来说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样的盛景之下,潜藏着满满的危机:一是蜜蜂这样的花粉搬运工严重短缺,无法提供充足的服务;二是即便获得服务,这些传粉动物身上的花粉也是一个大锅烩,是不是被送到合适的地方完全靠运气,比如桃花花粉可能在迎春花花瓣上刮擦殆尽,梨花的花粉损失在百合花之上。
于是,一些花朵选择避开这场春日盛筵,在百花凋零的时候绽放这样就可以避开不必要的竞争了。菊花自然也是如此。
含苞待放的菊花(图片来源/PPBC 摄影/周洪义)
菊花的叶子每天都在感应日照时间,当白天足够短,黑夜足够长的时候,开花基因的开关就被打开了——叶子中生产的开花素通过维管束,被运输到花芽部位,正式通知沉睡的花芽开始绽放。
而随着光照温控技术的发展,花匠们已经可以通过调节灯光照射时间,人为营造出一个变化的环境,诱导菊花在不同的季节开放。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们在清明时节能够看到菊花了。
撰文/史军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