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倾国倾城?
“倾国倾城”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中的《大雅·瞻卬》篇,其诗如下: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这受诗的意思是:
有才能的男子能够成就王霸之业,有才能的女子可以使国家倾覆。可叹啊,这个妇人太逞狂,让人觉得她就像恶鸟枭与鸱一般。这个长舌的妇人,很擅长花言巧语,很会说谎诳人,她就是那邪恶的源泉,她就是那灾难的祸根。其实,祸乱不是从天降下的,都是那妇人的德行败坏所导致的。国家败坏、朝纲不稳,都是因为无人匡正、无人劝谏;所有的行事,都是顺从妇人、都是像妇人一般。
《诗经》中,妇人“倾城”,是贬义,是说女子可以使国家倾覆。
后来,司马迁在《汉书·外戚传》中说到汉武帝的李夫人时,载有这样的歌谣: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根据《史记》的文字,后来“倾国”与“倾城”合为一体,逐渐成型为“倾国倾城”。
后人说到“倾国倾城”的出处时,大都以《史记》为依据。
《史记》中“倾国倾城”是重点在突出女子的美,其中多少又隐含了《诗经》中女子可以使国家倾覆的原义。
后来,把倾国倾城与具体历史人物连接,便有了“商惑妲己”、“周爱褒姒”、“汉嬖飞燕”、“唐溺杨妃”这四个美女倾国的案例。
明代冯梦龙在其《醒世恒言》第二十三卷《金海陵纵欲亡身》中,开首就说:
若是贵为帝王,富有四海,何令不从,何求不遂。假如商惑妲己,周爱褒姒,汉嬖飞燕,唐溺杨妃,他所宠者止于一人,尚且小则政乱民荒,大则丧身亡国,何况渔色不休,贪淫无度,不惜廉耻,不论纲常。若是安然无恙,皇天福善祸淫之理,也不可信了。
此即将四大美女倾国倾城相提并论的一个例子。
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用商纣王、周幽王、汉成帝、唐玄宗四位君主分别被苏妲己、褒姒、赵飞燕、杨玉环的美色迷惑,不爱江山爱美人,骄奢淫逸,最后导致国家灭亡的历史事件,来说明“女人是祸水”,来说明美女足以“倾国倾城”的危害。
《诗经》中,除了《大雅》篇有“哲夫成城,哲妇倾城”的句子;《小雅》篇中还有更直白的指责的诗句:“赫赫宗周,褒姒灭之”。根据研究结论,有人说,《诗经》中的这上述诗句都是讥讽周幽王宠幸绝代佳人褒姒,致使朝政荒废而亡国的历史。
再后来,人们约定成俗,习惯用倾城倾国来形容妇人容貌很美,完全淡化了女子倾国的含义。如此,这个成语已作为对绝色美女的赞词,而并无贬意了。
二、迷惑殷纣王的苏妲己是狐狸精吗?
妲己(dá jǐ),己姓,字妲,有苏氏部落之女,世称“苏妲己”。
据史载,商纣王曾发动大军,攻击有苏部落。有苏部落抵挡不住商军的凶猛进攻,面临灭亡与和议两种选择。最终,有苏部落的首领选择了和议。和议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和议的结果,就是有苏部落接受商的管制,不但献出牛羊、马匹,而且还献出了美女妲己。
关于妲己美色的描写,似乎不多。
关于妲己“祸国”的记载,却字数累累,主要记述如下:
第一、为了讨好妲己,纣王派人搜集天下奇珍异宝、珍禽奇兽,放在鹿台和鹿苑之中,与妲己饮酒作乐,常常通宵达旦。
这怎么看都是纣王的错,或者两个人都有错,完全怪在妲己头上,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第二、严冬之际,妲己远远看见有人赤脚走在冰上,认为其生理构造特殊,于是,命人将他的双脚砍下,研究其不怕寒冻的原因。
这个的确非常残忍,但是,最高统治者商纣王不点头,谁敢造次啊?下同。
第三、妲己看到一大腹便便的孕妇,竟然剖开孕妇的肚子,想知道其腹内孩子是男是女,遂残害了母子二人的性命。
第四、妲已怂恿纣王杀死忠臣比干,剖腹挖心,以印证传说中的“圣人之心有七窍”的说法。
以上而外,还有:
商纣王喜好喝酒,沉湎音乐,贪恋女色。在得到妲己后,纣王对她非常宠爱、言听计从。为了取悦妲己,商纣王让一位称作师涓的乐工创作了当时人认为十分淫荡的乐曲。
另外,商纣王和妲己的奢靡放荡行为还包括:
排练鄙俗的舞蹈;加重人民的赋税;进一步扩建沙丘花园楼台,大量捕捉飞禽走兽在里面放养;整日在沙丘园中聚会玩乐游戏,把酒灌满池,把肉挂成林,有时宴饮者多达三千人;让男女脱光衣服相互追逐,通宵饮酒取乐……
由于商纣王宠信妲己,导致朝政败坏、人民生活困苦,百姓对商纣王的倒行逆施怨声载道。于是,部分诸侯开始背叛商纣王。为了对付背叛者,商纣王加重了刑罚。这时,苏妲己还发明炮烙刑法,她还很喜欢喜观看“炮烙之刑”的实施。
所谓“炮烙之刑”,据说,就是将铜柱涂油,用火炭燃烧,命令犯人在滚烫的铜柱上行走,犯人的脚板被烧伤,会跌落炽热炭火中,并不断发出凄厉的惨叫声。
据说,妲己听到被执行“炮烙之刑”者的惨叫,就像听到刺激的音乐一样,她会为之开怀大笑。
商纣王任命西伯侯姬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位女儿长得十分美丽,九侯把她送给商纣王。但是,九侯的女儿不喜欢淫荡,商纣王恼怒,于是杀了她,并把九侯剁成了肉酱。
商纣王的无道,激起了民众的反抗。周武王乘机发动诸侯,讨伐商纣王。在牧野之战,周人一举击败商军,商朝灭亡。商纣王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妲己也被周军诛杀。
后来,传为明代许仲琳所写的长篇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苏妲己成了狐狸精的替身。自此,说道苏妲己,人们便把她等同于凶狠恶毒的狐狸精,而忽略了其人的历史存在。
三、周幽王所爱的褒姒是怎样的美女?
褒姒[bāo sì](《史记》作襃姒,《列女传》作褎姒),生卒年不详,姒是其姓,褒国人(今陕西省汉中市中部、留坝县以南地区)。据说,按照褒国的礼制“妇人称国及姓”,褒姒是褒国人,姒姓,所以称为褒姒。
褒姒是周幽王姬宫湦的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后母。
公元前779年,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兵败,献出褒姒乞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很是宠爱。公元前778年,褒姒为周幽王生下儿子姬伯服。从此,周幽王对褒姒更加宠爱,最后竟然废黜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周幽王原立她为王后,故称申后)和太子姬宜臼(申后所生,即周平王),而立褒姒为王后,立姬伯服为太子。
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因周幽王废黜女儿申后、外孙宜臼之事而恼怒。于是,他联合鄫国(今河南方城)、犬戎大举进攻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在骊山下,周幽王遭犬戎所杀,褒姒亦遭劫掳,从此下落不明。
关于褒姒的出生,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据传夏朝末年,有二条神龙停在夏帝的朝廷前,它们对话道:
“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王。”
夏帝让占卜师占卜,得到的结果是:
杀掉龙,赶走龙,或留下龙,都是不吉利的。
夏帝又命占卜,结果还真有破解之法,那就是:
得到龙的唾沫,然后储藏起来,这样就可以吉利了。
于是,夏帝郑重祈祷,陈列玉帛,并以简策书写文告请求神龙,神龙离去后,果然留下了唾沫。夏帝就用匣子把神龙的唾沫装了起来,并且清除了地上神龙唾沫的痕迹。
夏朝灭亡之后 ,那个匣子传到商朝。
商朝灭亡后,那个匣子又传到周朝。
经过三个朝代,一直没有人敢打开它。直到周厉王末年,匣子才被打开。
匣子刚一打开,怪异的事情就发生:神龙的唾沫就流到宫中,无法除。
周厉王命令妇女赤着身子对神龙的唾沫大声呼喊,以期压制。此时,神龙唾沫变成一只类似黑色大鳖的东西。这黑色的大鳖一下子就窜到周厉王的后宫。后宫有个侍女,刚七八岁,被那黑色的大鳖碰上。
周宣王时,那位被黑色大鳖碰了的侍女已经成年。那位侍女莫名其妙有了身孕,她没有丈夫,却生下孩子。那位侍女很是害怕,她将那个孩子丢弃了。
据说,那时曾有小女孩唱歌谣:
“桑木做成的弓啊,箕木制成的箭袋,是要灭亡周国的。”
当时周宣王听到这首歌,正好有一对夫妇卖桑弓、箕箭袋,于是,周宣王派人抓住并杀掉他们。夫妇俩在逃跑的路上,遇到那位侍女丢弃在路旁的那个怪女孩在夜间啼哭,因为可怜孩子,夫妇便将孩子收养。夫妇二人后逃亡到褒国。后来,褒国人有罪,便献上那个女孩给周幽王以赎罪,此女便是褒姒。
褒姒的“罪状”,就是所谓的“烽火戏诸侯”一案。
据《史记》记载,褒姒不爱笑,周幽王想尽各种办法让她笑,但褒姒就是不笑。周幽王曾设置烽火台和大鼓,有敌人来到,就点燃烽火召集援兵。有一次,周幽王点燃烽火,诸侯都率兵赶来。诸侯来到后,却发现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诸侯惊慌失措的样子,便哈哈大笑。周幽王见褒姒一笑,他非常高兴。因此,她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不再信任周幽王,渐渐不重视烽火的示警。后来,申国联合鄫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援救,诸侯却没有前来援救。犬戎最终杀死周幽王,俘虏褒姒,西周灭亡。
四、赵飞燕技艺绝佳,她是否“体轻能为掌上舞”?
汉元帝刘奭[shì](前74年~前33年)初元四年(前45年),赵飞燕出生在一个家境贫寒的平民家庭。
赵飞燕刚出生,父母不想养她,就将她抛弃了。她却三天不死,于是,父母又将她抱回家养大。
年纪稍长,赵飞燕便以良家女子的身份进宫做了宫女(并不是勾栏或者奴婢)。她曾在阳阿公主家学习歌舞,因为她的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故而得名为“飞燕”。
鸿嘉三年(前18年),汉成帝【刘骜(前51年~前7年)】即位十多年了,年纪也已经30岁了,他的后宫虽也有生育,但却没有一个存活的皇子。这一年,汉成帝外出游乐,来到了阳阿公主府。阳阿公主把养在府中的良家女子都叫出来,以取悦汉成帝。赵飞燕勾人魂魄的眼神、清丽动人的歌喉、婀娜曼妙的舞姿,一下子就让汉成帝倾倒了。汉成帝当日就要将赵飞燕带回宫。据说,回宫之后,赵飞燕很有心计,她开始就使了个欲擒故纵之计,一连三夜拒绝了汉成帝的召幸,这更激起汉成帝征服之心。汉成帝得手后,夜夜临幸赵飞燕,专宠她一人。
后来,汉成帝听说赵飞燕还有一个妹妹赵合德,人也长得非常漂亮,又温柔妩媚,连赵飞燕都自愧不如。于是,汉成帝便下令,将赵合德也招入宫中。此后,赵氏姐妹“俱为婕妤,贵倾后宫”。
汉成帝许皇后的姐姐用巫蛊来诅咒后宫有身孕的妃子,结果不慎被发觉。赵飞燕趁机告发许皇后等人,为自己的上位展开了残酷的斗争。太后王政君得知此事后,大怒,下令彻查。最终,许皇后被废。之后,汉成帝欲立赵飞燕为皇后,但太后嫌弃她出身卑微,不是侯门之女,坚决不同意。
永始元年(前16年)四月,汉成帝先封赵飞燕的父亲赵临为成阳侯,以此来提升赵家卑微的身份;六月,封赵飞燕为皇后,封赵合德为昭仪,大赦天下。
赵飞燕成了皇后,汉成帝对她的宠爱渐渐不如以往。这个时候,汉成帝更宠爱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
赵合德居住的昭阳舍极尽奢华,中庭是彤红色,殿内油漆一新。门限以黄铜襄饰,并涂上了金粉。上殿的阶梯用白玉砌成,殿内壁上露出带子一般的横木均以金环装饰,同时还镶嵌了蓝田玉壁、明珠、翠羽等奇珍,其富丽奢侈,为诸宫之最。据传,自有后宫以来,从未有过这样奢华的宫殿。
赵氏姐妹相继专宠十多年,但都没有子嗣。
绥和元年(前8年),定陶王刘欣来到长安。他的祖母傅太后私下以许多金银珠宝、珍玩布帛贿赂赵飞燕姐妹,打通关节。在赵氏姐妹的帮助下,一直没有子嗣的汉成帝决定立侄子刘欣为太子。
太子刘欣作为养子即位,这就是汉哀帝(前25年~前1年)。汉哀帝感念赵飞燕的拥立之功,尊赵飞燕为皇太后,封皇太后的兄弟赵钦为新成侯、皇太后的侄儿赵?为成阳侯,赵氏一门两侯,地位显赫。
几个月后,司隶解光弹劾赵昭仪怂恿皇帝杀害许美人、中宫史曹宫所生的皇子,称“赵昭仪倾乱圣朝,亲灭继嗣,家属当伏天诛”,并要求追究赵氏一族的罪过。汉哀帝于是下令,免去赵飞燕的兄弟新城侯赵钦、侄儿成阳侯赵?的爵位,贬为庶人,家属被驱赶至辽西郡。议郎耿育上书为赵飞燕求情,对解光揭出的杀害皇子案持怀疑态度,痛斥其落井下石。
汉哀帝得继皇位乃赵飞燕大力促成,加上她与哀帝祖母傅太后关系密切,在弹劾案中,并未予以追究。赵飞燕总算保住了皇太后的位子,但却被太皇太后王政君和王氏家族所仇恨。期间,有大臣说赵昭仪罪责甚大,家属均要连坐,其矛头直指赵飞燕,但汉哀帝没有处理。
元寿二年(前1年)六月,汉哀帝驾崩,与汉哀帝不睦的王氏外戚集团东山再起。汉哀帝的宠臣及外戚都遭到了严厉的打击清算,傅太后、丁太后被挖坟,赵太后被废……独尊王政君。王莽挟太皇太后王政君下诏曰“前皇太后与昭仪俱侍帷幄,姊弟专宠锢寝,执贼乱之谋,残灭继嗣以危宗庙,悖天犯祖,无为天下母之义。贬皇太后为孝成皇后,徙居北宫。”一个月后,又下诏将赵皇后和汉哀帝的傅皇后一起贬为庶人,赶她们去看守自己丈夫的陵园,当天,二人一同自杀,赵飞燕比妹妹赵合德多活了六年。
轶闻
“赵后腰骨纤细,善踽步而行,若人手持花枝,颤颤然,他人莫可学也”。“踽步”是赵飞燕独创,其手如拈花颤动,身形似风轻移,可见其舞蹈功底深厚。赵飞燕还自创“掌上舞”,“掌上舞”又称“掌中舞”因舞蹈体态轻盈,仿佛可以置于掌中,故得名。此舞后成了赵飞燕的一个独有标志,亦可比喻女子舞姿轻盈。
创作
《归风送远操》,赵飞燕所著诗歌,又称《'归风送远曲》。
秋风起兮天陨霜,怀君子兮渺难忘,感予意兮多慨慷!
天陨霜兮狂飚扬,欲仙去兮飞云乡,威予以兮留玉掌。
五、贵妃醉酒,杨玉环造成了大唐的衰落吗?
杨玉环(719~756),号太真,她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是唐代的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她的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是鲜见的。她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杨玉环这个名字,《旧唐书》与《新唐书》里都没有写到,《资治通鉴》里也没有明确的记载,陈鸿的《长恨歌传》只说她是“杨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也就是杨贵妃死后约100年,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里才第一次提及:“杨贵妃,小字玉环”。根据此书,后人对杨玉环的名字才得以确认,并沿用至今。
关于杨玉环的籍贯,存在较大的争议,主要有五种说法:一说是虢州阌乡(今河南灵宝)人;一说是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一说是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一说是蜀州(今四川成都)人;一说是容州(今广西容县)人;至于她的籍贯究竟是哪里,似乎还没有十分肯定的论断。
开元七年(719)农历六月初一,杨玉环生在一个宦门世家。她的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为李世民所杀。她的父杨玄琰,曾任蜀州司户。她的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猜想,杨玉环籍贯的“蜀州”说,或与此有关)。
开元十七年(729),10岁左右的杨玉环因父亲去世,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了相当好的文化修养。她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长歌舞,善奏琵琶。
开元二十二年(734)七月,唐玄宗【李隆基(685~762),712年至756年在位,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大杨玉环34岁,他当皇帝7年后,杨玉环才出生。】的女儿咸宜公主(又作咸直公主,唐玄宗与武惠妃之女)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应邀参加。咸宜公主的胞弟寿王李瑁【唐玄宗第十八子,武惠妃所生,初名李清,开元十三年(725)封寿王】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下诏,册立杨玉环为寿王妃。婚后,寿王与杨玉环夫妻二人生活甜美异常。
开元二十五年(737)武惠妃逝世。她是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在宫中的礼遇比肩皇后。武惠妃去世后,玄宗郁郁寡欢,当时虽后宫数千,但无可玄宗意者。此时,有人进言,说是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于是,玄宗就将杨玉环召入了后宫。
开元二十八年(740)十月,与李瑁成亲五载的杨玉环离开寿王府,来到骊山,此时她才22岁,玄宗则56岁。为了掩人耳目,玄宗先令杨玉环出家做女道士,说是为自已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
天宝四载(745),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接着,他就册立杨玉环为贵妃。
玄宗亲谱《霓裳羽衣曲》,召见杨贵妃时,令乐工奏此新乐,赐她以金钗钿合,并亲自插在杨氏鬓发上。
杨玉环得宠后,她的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每月,朝廷各赠杨氏姊妹脂粉费十万钱。
杨玉环的的兄弟也均赠高官,甚至远房兄弟杨钊,原为市井无赖,因善于计筹,玄宗与杨氏诸姐妹赌博,令杨钊计算赌账,赐名国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职,操纵朝政。
玄宗游幸华清池,以杨氏五家为扈从,每家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五彩缤纷。沿途掉落首饰遍地,闪闪生光,其奢侈无以复加。杨家一族,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玄宗还亲为杨家御撰家庙碑。
天宝五载(746)七月,由于杨贵妃恃宠骄纵,得罪了玄宗,被玄宗谴归娘家。
贵妃出宫后,玄宗饮食不进,高力士只得又把她召回来。
天宝九载(750),杨贵妃又一次被遣送回了娘家。
贵妃出宫后,剪下一绺青丝,托中使张韬光带给玄宗。玄宗大骇,又令高力士把她召回。
天宝十四载(755),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反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兵锋直指长安。次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时,以陈玄礼为首的随驾禁军军士,一致要求处死杨国忠跟杨贵妃,随即哗变,乱刀杀死了杨国忠。
唐玄宗说是杨国忠乱朝当诛,然贵妃无罪,本欲赦免,无奈禁军士兵皆认为贵妃乃祸国红颜,安史之乱乃因贵妃而起,不诛难慰军心、难振士气,继续包围皇帝。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劝言,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赐死杨贵妃。最终杨贵妃被赐白绫一条,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时年38岁。玄宗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回宫,曾派人去寻找杨贵妃的遗体,但未寻得。
《新唐书》中的记载与《旧唐书》大致相同,由此可见,杨贵妃确实死于马嵬坡。
时至今日,贵妃醉酒还在被人传唱。
看过杨玉环的简要情况,想一想,大唐的衰落是杨玉环造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