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科学家发现,人们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脑中血液的供氧活动水平,间接推断人们在各种状况之下,各处脑组织的不同活跃程度。
这种技术被称作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而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的广泛应用,催生了一条被称作“大脑解码”(Brain decoding)的新思路。
大脑解码主要被分为“训练”和“测试”两个阶段,在训练阶段,研究员通过控制受试志愿者的实验条件(如观看不同的图片),同时对受试者脑中特定区域(如视觉皮层)的活动进行检测,之后利用计算机程序总结脑中活动与所看图片的规律,即对程序进行“训练”。
然后,碰上之前没有训练过的情况(如志愿者观看了一张新图片)时,程序将通过新的脑中活动状态,结合总结的规律,对新情况的内容(如志愿者看到的图片)进行判断。
世界各地的研究组借助这一思路,取得了很多有意思的结果。除去上面所说的判断志愿者看到了什么图片之外,有研究小组还通过利用志愿者的大脑活动结果,将训练中使用的数小时视频片断,让程序进行加权叠加,成功做到粗略地呈现了志愿者眼前所见的一段新视频的样子。
也有研究小组让志愿者描述其梦境的内容(例如梦见书籍、男/女性等等),用观看相关图片时的检测结果对程序进行训练,之后通过检测志愿者梦中的大脑活动,再现了梦中可能出现的场景。有的研究小组更进一步,让志愿者自由探索几个虚拟三维房间,之后通过检测志愿者的大脑活动,来判断他/她眼前播放的随机房间,是否在先前已经探索过。实验结果,准确率能有八成。
看到这些研究,不由得会让人想到,“读心有术”似乎已经不再那么天方夜谭。
当然了,现有的技术水平还很不完善,离艺术作品中的“读心术”还有着相当的距离,靠沟通来了解对方在想什么,仍然不失为一条方便快捷的途径。
编译:UnknownC4
来源:Brain decoding: Reading mi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