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年早逝的他留下了第一幅真正的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绘画(上)

马萨乔是佛罗伦萨一位影响深远的画家,他的一生极其短暂,但他的作品开创了文艺复兴绘画的潮流。只有27岁短暂人生的他犹如一颗勇于划破黑暗夜空的流星,转瞬即逝却发出异常明亮的光,为世人留下了最美好最难忘的记忆。

撰文 | 张羿

简 介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整个西欧进入了所称的黑暗时代,曾经繁荣的绘画与雕塑创作几乎彻底停滞,失去了创造力。在这段时间里,绘画与雕塑基本上集中在天主教宗教机构内,按照某种定式来复制前辈绘制的圣像画,虽然有稍许变化,但这种变化与发展都极其微小且缓慢。直到13世纪中后期,绘画与雕塑开始逐渐再次繁荣起来,到15世纪,艺术创作再次进入繁荣时期,广义的文艺复兴绘画一般是指自13世纪中后期开始到16世纪中后期这段时间的绘画创作。

另外一种更加严格意义上的文艺复兴艺术,又称狭义的文艺复兴艺术,则主要是指在这期间借助古代希腊罗马艺术遗产发展起来的艺术创作活动与艺术形式。本文将要讨论的是严格意义上的文艺复兴绘画,而开启这一绘画艺术形式的是佛罗伦萨的年轻画家马萨乔(Masaccio,1401年12月21日 –1428年夏,真名为Tommaso di Ser Giovanni di Simone),他在佛罗伦萨卡尔米内圣母大殿内布兰卡契小礼拜堂中绘制的湿壁画《交税金》应该是绘画历史上第一幅严格意义上的文艺复兴绘画(图1和图2)。我们将在本文中介绍这一画作及相关的艺术作品,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与比较绘画作品来体会出何为严格意义上的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绘画艺术。

图1. 佛罗伦萨卡尔米内圣母大殿内布兰卡契小礼拜堂 |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2. 马萨乔,《交税金》,湿壁画,1425年-1428年绘制,宽247厘米,高597厘米,现陈列于佛罗伦萨卡尔米内圣母大殿内布兰卡契小礼拜堂 |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从1550年代瓦萨里(Giorgio Vasari,1511年-1574年)撰写第一部有关文艺复兴艺术史书籍开始至今,几乎任何一部好的文艺复兴艺术史学著作都要花相当大的篇幅介绍13世纪中后期的艺术发展,所以我们在这里将简单介绍一下从13世纪中后期开始的写实主义绘画以及延续了欧洲中世纪绘画传统的哥特式绘画。因为如果没有对中世纪末期绘画的理解,将很难体会到从马萨乔开始的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绘画的革命性。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所说的革命性指的是艺术形式的突变,世人很难就新旧艺术形式孰优孰劣取得一致的意见,人们乐于接受新艺术形式并逐渐放弃旧艺术形式的原因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基本不在本篇文章的讨论范围之内。

1.中世纪末期意大利绘画艺术概述

1.1. 写实主义的诞生

经历了西罗马帝国灭亡后长期的衰落与黑暗,在13世纪中后期,绘画与雕塑艺术开始在佛罗伦萨逐渐复苏,契马布埃(Cimabue,1240年-1302年)应是第一位在意大利具有广泛影响的佛罗伦萨画家。作为中世纪拜占庭绘画在意大利的集大成者之一,他的构图娴熟运用了各种拜占庭艺术的传统定式,虽然认真观察对比早期或同时代拜占庭作品,我们会发现契马布埃绘制的人物更加具有立体感并贴近现实(图3),但一般来说,艺术史学家都会将契马布埃的学生乔托(Giotto di Bondone,1266/7年 – 1337年)认为是佛罗伦萨写实主义绘画传统的开创者。

图3. 契马布埃,《宝座上的圣母子与天使和先知图》,蛋彩画,约1280年代绘制,高385厘米,宽223厘米, 现陈列于乌菲奇博物馆 |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在佛罗伦萨乌菲齐博物馆的乔托展厅里,我们会看到乔托与契马布埃的圣母像放在一起(图3和图4),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在原作面前仔细比较这两位时距较近的佛罗伦萨大师作品的细微差异的机会。乔托的图4作于契马布埃的图3完成三十年后,虽然也用拜占庭绘画定式,但我们能看出乔托绘画中的人物明显更加偏重于写实主义;而座椅本身与圣母脚前台阶部分极其奢华的装饰表明乔托在创作此画时汲取了当时流行的哥特艺术潮流。虽然通常将乔托视为探索并真正奠定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画家,但我们在这里看到他在实际创作中也继承了中世纪拜占庭圣像艺术的一些定式,同时还在富于华丽装饰效果的法国哥特艺术中汲取养分,正因融汇了不同传统的艺术形式与风格,他的作品能够在地中海沿岸广大地区被人们所接受,其声望超越了同时代所有画家,因此在许多艺术史书中,人们通常以乔托作为广义文艺复兴的起点,而佛罗伦萨也顺势成为文艺复兴的故乡。乔托的写实主义画风在14世纪被以乔蒂诺(Giottino,1324年–1369年)为代表的佛罗伦萨画家所继承,其代表作品之一是《哀悼基督》(图5)。

图4. 乔托,《奥尼桑提圣母像》,蛋彩画,作于约1310年,高325厘米, 宽204厘米,现陈列于乌菲奇博物馆 |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5. 乔蒂诺,《哀悼基督》,木板蛋彩画,约1365年绘制,高195厘米,宽134厘米,现陈列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齐博物馆 |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从客观上看,乔托虽然是中世纪末期写实主义绘画的开创者,具有重要的革命性,但其作品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图6所示的那样,这一作品缺乏正确的透视,画中木头屋棚的高度低于玛丽娅的身高,如果她站起来,就无法呆在屋内,与现实生活明显不符(图6)。尽管如此,乔托带给绘画艺术的,是观念上的巨大转变,他打破了漫长的中世纪绘画依照某种固定模式进行创作的传统定式。

图6. 乔托,《三王朝拜》,湿壁画,作于1304年-1306年间,高200厘米,宽185厘米,现陈列于意大利帕度瓦竞技场礼拜堂 |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顺便指出:契马布埃与乔托的成就是建立在当时佛罗伦萨活跃的艺术创作基础之上的,在他们出道之前,佛罗伦萨艺术已有相当的发展;而写实主义艺术创作手法在意大利的出现也并非是孤立现象,与乔托同时代的罗马画家卡瓦里尼(Pietro Cavallini,1259年 – 1330年)同样运用写实主义方法进行创作(图7)。

图7. 卡瓦里尼,《末日审判》(局部),湿壁画,1290年作,现陈列于意大利罗马圣则济利亚圣殿 |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1.2. 风行意大利的锡耶纳画派及其引领的国际哥特主义潮流

14世纪的锡耶纳绘画是当时意大利真正的主流艺术,其风格主导了半岛近一个世纪。锡耶纳画派的创始人是杜乔(Duccio di Buoninsegna,1278年-1318年),据说他曾去过君士坦丁堡学习绘画,其作品有着强烈的拜占庭风格与技术特征。在乌菲齐博物馆展示契马布埃与乔托圣母像的同一展室里,杜乔于1285年为佛罗伦萨新圣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Novella)绘制的《卢琦莱圣母像》(Rucellai Madonna)也放置其中(图8),作品构图同样为拜占庭风格,但与图3和图4这两幅佛罗伦萨画家绘制的圣母像相比的话,杜乔的作品具有更强的装饰性,其色彩搭配的柔美以及华丽的布幔等诸多细节都告诉我们,画家不仅深受哥特艺术的影响,而且还将这种风格巧妙地融入到了自己的绘画创作当中。锡耶纳画家在其后数十年的作品中虽然接受了一些佛罗伦萨的写实主义倾向,但更加强化了这种哥特式艺术的装饰风格,西蒙·马提尼(Simone Martini,约1284年-1344年)可谓锡耶纳哥特风格绘画的代表,他在乌菲齐博物馆中的《受胎告知》应是14世纪锡耶纳绘画的最著名作品之一(图9)。

图8. 杜乔,《卢琦莱圣母像》,木板蛋彩画,约1285年作,高450厘米,宽293厘米,现陈列于乌菲奇博物馆 |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9. 西蒙·马提尼,《受胎告知》,木板蛋彩,作于1333年,高305厘米,宽265厘米,现陈列于乌菲齐博物馆 |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1.3. 奢华的哥特式绘画同样也为中世纪末期的佛罗伦萨精英们所青睐

哥特绘画所展示的奢华装饰性,非常适合上层社会贵族与君王式盛装华服的节日庆典气氛,这种风格同样影响着佛罗伦萨艺术家与上流社会的品味,因此在整个14世纪与15世纪初期的佛罗伦萨不仅有继承了乔托写实主义传统的画家,而且同样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哥特风格的伟大画家与作品(如图10和图11),他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实际代表着佛罗伦萨绘画艺术的主流。应该强调的是,佛罗伦萨艺术从来就不是孤立发展的,从12世纪到15世纪初期,城市共和国以及它的艺术赞助者们不停地邀请意大利乃至欧洲的其它艺术家来到这里一展才华。1420年代初期,出生于意大利法布里亚诺的哥特风格画家甘提利·达·法布里亚诺(Gentile da Fabriano,约1370年 – 1427年)来到佛罗伦萨,在城中权贵帕拉·斯特罗奇(Palla Strozzi,1372年– 1462年)的赞助与支持下,创作了影响深远且名传千古的哥特式绘画《三王朝拜》(图12),这幅伟大的作品如今被收入到乌菲齐博物馆,与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与拉斐尔等人的画作一起成为最重要的镇馆之宝。

图10. 奥尔卡尼亚(Orcagna,约1308-1368年),《斯特罗奇祭坛画》,木板蛋彩画,1354年-1357年制,高160厘米,宽296厘米,现陈列于新圣母大教堂 |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11. 洛伦佐·莫纳科(Lorenzo Monaco,约1370年-1425年),《圣母加冕》,木板油画,1414年,高450厘米,宽350厘米,现陈列于乌菲齐博物馆 |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12. 法布里亚诺,《三王朝拜》,木板蛋彩画,1423年绘制,带框高301.5厘米,宽283厘米,现陈列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齐博物馆 |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2.详解湿壁画《交税金》

2.1. 年轻画家马萨乔

1401年12月21日,马萨乔出生在当时属于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圣·乔万尼·瓦尔达尔诺市(San Giovanni Valdarno),他的父亲在他5岁时去世,许多今天的历史学家认为马萨乔后来的早逝可能是源于父亲的遗传,这与瓦萨里传记中记载他因被人投毒致死相矛盾。他早年因为母亲的原因受到过非常良好的正规教育,但我们对他早年的学艺经历并无太多了解。1422年,他加入了佛罗伦萨画家行会,我们目前知道的瓦萨乔流传下来的最早的绘画《圣·乔文奈尔三扇屏》(San Giovenale Triptych)也是在这一年完成的(图13)。虽然带有哥特绘画的痕迹,但这幅作品更显示出画家在人物造型上的鲜明个性,画中无论是圣母还是圣徒,这些人物的身材都有着某种雕塑感,造型坚实伟硕,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特征。根据瓦萨里的记载,马萨乔在佛罗伦萨艺术界的好友包括建筑家与雕塑家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1377年-1446年)和多纳泰罗(Donatello,约1386年 – 1466年),他们还曾经一同前往罗马游学,所以画中人物所具有的强烈雕塑感,应该是对他们的友谊与共同游学经历的诠释。

图13. 马萨乔,《圣·乔文奈尔三扇屏》,木板蛋彩画,1422年绘制,中间屏:高107.9厘米,宽66厘米;两侧屏:高87.2厘米,宽43.7厘米;现陈列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西亚·迪·雷杰洛(Cascia di Reggell)博物馆 |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2.2. 布兰卡契小礼拜堂

1423年,23岁的马萨乔接受佛罗伦萨外交家与商人菲利斯·布兰卡契(Felice Brancacci,1382年-约1440年代)的赞助,在佛罗伦萨卡尔米内圣母大殿内布兰卡契小礼拜堂(Capella dei Brancacci,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Carmine)内与前辈画家马索里诺·达·帕尼卡莱(Masolino da Panicale,约1383年 –约1447年,昵称Tommaso di Cristoforo Fini)一起绘制有关圣·彼得(St Peter)生平的系列壁画。这位菲利斯·布兰卡契是我们前文中提到的帕拉·斯特罗奇的女婿,因为后者是1433年反柯西莫·德·美第齐(Cosimo de Medici)政变的主谋之一,在政变失败后被佛罗伦萨政府流放,这使得菲利斯·布兰卡契也牵连其中而被流放并死于它乡,其家族直到1480年代才被柯西莫的孙子豪华者洛伦佐赦免而回到佛罗伦萨,他们在此之后邀请小利皮(Filippino Lippi,1457年-1504年)最终完成了整个小礼拜堂的壁画绘制。在随后的巴洛克时代,因为艺术时尚与品味的变化以及其它原因,这个小礼拜堂连同其部分壁画几经改变,很难彻底恢复它在文艺复兴时的原貌,各幅壁画之间的联系也因改变而很难作出完美的诠释,但马萨乔绘制的《交税金》是有幸保存下来的少数几幅杰作之一。

(未完待续,请看下集)

作者简介

张羿,数学家、逻辑学家,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钟表与古乐器部顾问,法国摆钟艺廊顾问,广东省钟表收藏研究专业委员会顾问。

特 别 提 示

1. 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精品专栏“,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开通了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任何形式的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摘编。转载授权请在「返朴」微信公众号内联系后台。

《返朴》,科学家领航的好科普。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文小刚与生物学家颜宁共同出任总编辑,与数十位不同领域一流学者组成的编委会一起,与你共同求索。关注《返朴》(微信号:fanpu2019)参与更多讨论。二次转载或合作请联系fanpusc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