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
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1%,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域仅占海洋面积的1.2%。然而到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也就是说,还有95%大海的海底仍是个谜。
我们有理由,对未知的大海产生恐惧的心理。但事实上,除了未知海洋生物,海洋中可能还隐藏着许多“隐性杀手”。海啸、风暴潮等都是老生常谈的的海洋灾害了。但我们今天就来谈一些鲜为人知,却分分钟能要人命的诡异海洋险象。
离岸流(Rip current)
夏天来了,许多人都喜欢去海边戏水。但连浪花都没有几朵的平静海滩,却危机四伏。因为悄然无声的离岸流(Rip current),正是海边埋伏着的隐性杀手。大约90%的海边溺水时间,其实都是由离岸流引起的。每年国内外无数人死于离岸流溺水,但人们对离岸流却知之甚少。
2012年8月,韩国Haeundae海滩出现巨大的离岸流,直接卷走了数百人。海浪传播至岸边,或吹向海岸的风,都可能在岸边形成海水的堆积。而当海水离开海岸时,则可能形成一股射束似的狭窄且强劲的回流。这也被称为离岸流、冲击流或者是裂流。它会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
离岸流形成示意图
离岸流的宽度不足10米,但其速度却极快,流速可达到每秒2米甚至以上。一眨眼功夫,它就能将区域内的人与物迅速拖入深水区。无论遇险者水性的好坏,以这个速度涌入海中,任谁都顶不住。
2017年广东阳江海陵岛发生8人溺水4人死亡1人失踪事故,被推断为遭遇离岸流。另外,离岸流更恐怖的是它悄然无声,难以引起人警惕的特点。
它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多种类型的海滩上随时发生。一个不注意,人可能就会被汹涌的离岸流拖走。不过,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来判断或预测离岸流的产生。
我国南方沿海离岸流灾害风险等级分布
如果持续观察到两边都是浪花,偏偏中间一块浪花很少甚至没有浪花的时候,就要小心了。另外,离岸流往往还会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因此其水色与周围水色相比会更偏深色一些。若是以上两点都相符,那么此处很可能就存在离岸流,请不要随意下水。
一个典型的离岸流,中间无浪两边有浪,中间深色两边浅色。但若你已经身处在浪涡里,就不要想着往岸边的方向游回去了。此刻,你能做的是向两侧沿岸方向游离离岸流区域,再向岸游回。而这是自救的唯一办法。如果仍无法逃离离岸流区域,那么我们应该顺流漂浮,并同时大喊、挥手向岸边求助。
疯狗浪(Rogue waves)
对于离岸流,我们还能用知识辨别与预防。那么接下来介绍的这种险象是连天皇老子都难救了。大家都知道,海啸是最强大且致命的自然力量之一。这是种由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引起的破坏性海浪。在极端的情况下,海啸在岸边掀起的海浪可达数十米。
海啸只有进入浅水区和岸边海浪的才会变高,而在海洋中海啸通常不会超过一米高。但除了海啸,大海中可能还存在着另一种同样强大,却更难预测的恐怖巨浪。这也就是传说中的疯狗浪,在英语语境则为流氓浪(Rogue waves),又叫异常波(Freak waves)。
19世纪初的木版画神奈川大浪,巨大的海浪卷起3艘渔船,而背景中的富士山则显得尤为渺小。几个世纪以来,水手之间都流传着一个传说。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就存在着一种神秘巨浪,最高可达30米。它就像是一堵巨大水墙,突然出现在海面上,来无影去无踪却杀伤力非凡。与此同时,这种巨浪的底部还会形成极深的波谷,可以吞噬一切船只。
确实,在历史上总是有许多船只在大海莫名消失。其中更有一些出了名的超级巨轮,抗风性能极高号称“永不沉没”。所以人们也猜测,这些回不来的船只可能是被疯狗浪拦腰折断,都葬身大海了。
例如1978年12月12日凌晨3点,大西洋中部一艘名为慕尼黑(München)的德国货船发出了求救信号。遇难的德国货船慕尼黑(München),它是德国海军舰队的骄傲,号称可以抵御任何恶劣的海上天气。在广泛的搜救下,该货船以及船上的27人均没了踪迹,宣告死亡。
不过,一艘救生艇却在阴差阳错中被找到了。而这搜救生艇身上的痕迹,就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按理说,这搜救生艇原本是挂在船身吃水线20米以上的地方,也完全没有曾放落使用过的痕迹。但艇身却遭到了极强的冲击,和被巨浪冲击的效果是一模一样的。
然而在当时,科学家们根本不相信会有如此逆天的巨浪突然出现。传说中30米的巨浪,说出来就是神话般的存在。
一般来说,海洋和气象学家会用一些数学模型来预测海浪的高度。国际气象学委员会曾根据英国人蒲福(Francis Beaufort )拟定了“蒲福风级表”,并沿用至今。而跟根据此表,风速与风压越高,形成的海浪也就越高越巨大。但就算是在12级飓风出现的时候,预测的浪高也就只有15米。
浪高达到20米以上的暴涛已极其罕见,所以在分级表中根本都没有列出。就别说30米高的逆天海浪了,这在正常人的认知里基本是不存在的。于是我们还可以看到,现代大型船舶的设计撑破天也就是抗12级的飓风和15米高的巨浪。斥重金打造更高的抗风等级,对普通的船舶来说就没什么必要了。
经历17级飓风,被20米高巨浪拍过的美国航母
所以说,人类也压根没把传说中的疯狗浪当回事儿。只是为了严谨性,科学家还是根据对海浪的特性给出了一些建议。他们估计,大概30000年才会出现一次30米高的巨浪。如果硬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科学家会将这种“极端海浪”与美人鱼或海怪等一起归为神话传说。
不过,科学家最后还是被打脸了。因为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疯狗浪绝非神话。
人类纪录的第一个疯狗浪,卓普尼巨浪高达25.9米
经过了几个世纪的探索,1995年人类终于检测并纪录下了世界上第一个疯狗浪。这也被称为卓普尼巨浪(Draupner Wave),由挪威的卓普尼海上石油平台捕获。元旦下午3时20分,高达12米的海浪正在冲击着钻机。当时的工人,都在封闭的室内避险。尽管没人亲眼看到巨浪,但激光测距仪却准确地纪录下了数据。
从波谷到波峰,这巨浪居然高达25.9米。它的高度,竟是相邻海浪的两倍,显得非常格格不入。这下证据确凿了!疯狗浪也从令人难以置信的传说变成了现实。随后,科学家也才展开了更深入的调查。而根据卫星测量,疯狗浪不仅存在,而且比想象中要频繁。2003年做分析时,科学家从三周内30000张卫星图像,就找到了10个超过25米高的疯狗浪。
那么问题来了,疯狗浪是怎么开始发疯的?
其实到现在,科学家对疯狗浪的形成机制,还未有定论。其中最受认可的一个假说认为,这是一种波浪的叠加效应。海浪属于一种波,也存在相长干涉与相消干涉。
相长干涉与相消干涉示意图
一般来说,波浪会以恒定的频率和波长形成。但因为风力大小的变化或其他的原因,波长和传播速度都会略有改变。如果后面的波浪刚好追上前面的波浪,两个不同的波峰就会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巨大的波浪。例如,一个5米波浪刚好与一个10米的波浪重叠,那么将会出现一个15米的巨浪。
与此同时,两个波浪的波谷也会叠加,变得更加深不见底。而这种由叠加效应产生的巨浪一般都很短暂,只能维持几分钟。尽管我们遇上疯狗浪的机会不大。但考虑到安全问题,船舶的安全设计标准可能就要走出舒适区,作一些较大的改动了。
涡流(whirlpools)
与疯狗浪类似,在各种海洋冒险故事中涡流也是主角之一。涡流,是一种漩涡型的水漩。另外,涡流又被称为海洋中的黑洞。因为它们可以像宇宙空间的黑洞吸收光一样,将周围的水吞噬。这些巨大的海洋漩涡中心被循环的水路紧紧包围,任何陷入其中的东西都难以逃脱。
儒勒·凡尔纳《埃德加·坡和他的作品》中一幅插图呈现出的恐怖涡流
而不同于一些难以预测的海洋险象,海洋涡流会在特定地点不时发生。例如,1539年古代航海地图Carta Marina就标记了挪威附近的涡流。长久以来,许多挪威的传奇故事都与这个漩涡有关。从前的人认为这个漩涡是在海底燃烧中的硫磺火焰。
1539年古代航海地图Carta Marina标记了挪威附近的涡流
但在现代,我们知道海洋涡流通常是由潮汐引起的。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原因,南北半球的涡流方向都是有所不同的。而根据潮汐的特性,涡流的出现也有一定的规律。靠近北极圈的萨特涡流(Saltstraumen),就是地球上最强的涡流之一。因为潮汐每日两涨两落,萨特旋涡也按时出现四次,在朔望时水流最强,上下弦时则最弱。
萨特涡流
确实,强大的漩涡也曾杀死过不少海员。不过,它们力量往往是被高估,因为绝大多数书涡流的力量都不是很强大。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大型船只被吸入涡旋的事故发生,只有小船只遇害。2013年,科学家在南大西洋发现一个比城市更大(直径150公里)的海洋涡流。
这看起来是不是很恐怖对不对?不过,和大家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强大的海浪确实会让水手们苦不堪言,船只在该处海域航行时也得保持高度的警惕。但这种巨大漩涡,倒不会夸张到将一切吞没。它更像是一座山丘,中心高于四周,海水就像是围绕着山丘在旋转。
卫星监测下,印度洋流的可视化
当时,大家更关心的是这巨大漩涡会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亦可能会令污染物在海洋中扩散。而这个涡旋会向下延伸数百米,蓝色显示的可能正是一种的浮游植物。这种植物会聚集相当多的微生物,并发出显眼的蓝色。
事实上,每年春天这个巨大漩涡都会在索马里海岸形成,并持续大约200天。只是索马里海盗的猖獗,让研究人员无法接近它做更深入的研究罢了。
*参考资料
陈瑜.遇上“吃”人的离岸流如何自救.科技日报.2018.08.08
Cape Cod Curmudgeon.January 1, 1995 Rogue Wave.Today in History.2018.01.01
ED GRABIANOWSKI.How Rogue Waves Work.howstuffworks
Braving Rogue Waves with the Power of Knowledge.kemplon.2016.06.22
Steve.BLUE GLOWING WHIRLPOOL THE SIZE OF A STATE SPOTTED BY NASA SATELLITE.2016
SCIENTISTS TRACK GIANT OCEAN VORTEX FROM SPACE.2019.05.01
B.A. Melzer, T.G. Jensen,A.V. Rydbeck.Evolution of the Great Whirl Using an Altimetry‐Based Eddy Tracking Algorithm.AGU.2019.04.30
本文由公众号【SME科技故事】(ID:SMELab)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