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皆兵的虎狼!漫谈大秦帝国军事体制

感谢众多的历史资料和出土文物,让我们能够比较系统和详细地了解秦帝国的军事体制。根据秦律,帝国的男子到了十五周岁,就要到帝国的军事机构里去办理登相记手续——“傅籍”(也叫做“始傅”)。这也代表这个人被纳入了整个帝国的“耕战”机器。“傅籍”之后的男子,被称为“更卒”,也就是当于预备役军人,之后他每年要服一个月的“更卒之役”。这一个月里,更卒并不接受军事训练,但要为家乡承担劳役,比如修路、治河、开渠、漕运、运输物资。通过这种集体劳作,可以培养每个男子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管理统筹能力,养成遵守纪律和服从命令的习惯。

在每个“更卒”服过一次更卒之役后,大约在二十岁的时候,就要转成“正卒”。正卒首先在秦帝国的地方部队里服役一年,负责当地的防卫和治安,也就是地方军。期间,他们将接受一整年的军事训练。

秦国的军事训练是全方位的。正卒首先要进行队列的训练。秦帝国的战士要按照口令练习前进、后退、向左、向右、立定;掌握慢行、快进、跑步等行动节奏。最终要做到人人能够定位,保持行列整齐;进退左右,俱成行列;起坐跪伏,俱从号令;疾徐迅缓,俱循节制。队列训练之后,正卒就要接受信号识别的训练。古代作战,位于广阔战场上的战士,不可能听到将帅的声音。军人的行动,就全靠听金鼓的声音,看旌旗的摇动。秦军训练的目的是要军人做到呜鼓则进,并根据鼓声的轻重缓急来决定行动疾缓。鸣金则退,并根据金音次序来行动,比如第一响停止,第二响后退。

另外,为了识别和约束队伍,各部队的旗帜和羽饰都有不同的颜色。秦军旗帜尚黑,各部以旗上绶带(胡)的颜色为标识。比如分五部,就以青、赤、黄、白、黑区分,该部士兵也会佩戴同颜色羽饰。同时,为了让阵列齐整,各行列的将士还都会佩带不同颜色的徽章,并佩戴于不同的位置。比如士兵第一行会佩戴青色徽章,第二行佩红色徽章,第三行用黄色徽章,第四行佩白色徽章,第五行佩黑色标记。而每行的第一列会把徽章佩戴在头上,第二列佩戴在颈上,第三列佩在胸前,第四列佩在腹部,第五列佩在腰间。再辅以长时间的训练,这样才能保证军人在残酷杀场之中,认清自己的位置,找出自己的部队。

最后一步则是军阵的训练。秦代的军阵,已经多种样式。比如作为基本队形的方阵;用于环形防御的圆阵;用于虚张声势、散开阵形的疏阵;用于集中兵力进行防守的数阵;用来突击的锥行阵;用来包围、夹击敌人的雁行阵;用于掩护侧翼的钩行阵等等多种。这些战阵又有多种复杂的变化,并能相互转换。

之前秦军的士卒已经了解自己在队伍中的位置,现在又要适应自己队伍在军阵中的位置,并且知道怎样集中或分散等等。另外,士卒还需要适应各种阵法的变化,以及高山、丘陵、河流等各种复杂地形如何布阵。

在群体训练的同时,身体素质和个人格斗技术的训练也是秦军的重中之重。秦人主要开展“蹴鞠”、“投石”、“超距”等军体活动,来增强军人体质。“蹴鞠”与其说是像现代足球,反而不如说像英式或美式橄榄球。“投石、超距”则是投掷巨石和跳高、跳远。秦军格斗训练的内容则相当广泛。手搏。即徒手搏斗,类似于现代的散打。角抵,又名角力,颇似于现代的摔跤。此外还有习练弓弩的射技,以及冷兵器使用的剑戟之术。

▲匈奴角抵青铜牌饰

此外,秦军还会因为地域、个人情况以及国家需要的不同,对正卒进行步兵(材士)、骑兵(骑士)、车兵(轻车)和水军(楼船士)不同兵种的针对性训练。

秦军士兵在经过一年严格军事训练后,那些达到材士、骑士、轻车和楼船士标准的士兵,就会转服戍卒之役。戍卒的服役期也为一年,其去向有两个:一、成为帝国边防军,驻扎帝国边疆,为帝国开疆扩土;二、戎卒中的精锐,成为“卫士”,去宿卫京师,加入相当于帝国中央军的咸阳卫戍军。比如秦二世所精选的五万精锐,就以善于射弩而闻名。

每个正卒、戎卒、卫士退役之后,将重新成为预备役,定期服每年一个月的更卒之役。在需要时,他们还会重新被征集入伍。总之,秦帝国每个身体健康的成年男子,要一直为帝国服务到六十岁;如果立有功劳,获得过爵位,那么他们就可以在五十六岁之后就不需要再服役了。当然在服役期间,这些战士都是脱产的,全部由国家来供养。

正是依托这种“全民皆兵”、“寓兵于农”的征兵制度,以及预备役、地方卫戍部队、边防军和中央禁卫军的三级军事体制,秦帝国就拥有了源源不断、训练有素的士兵兵源。因此,秦国才能在二十万大军败于楚军之后,继续动员起六十万大军一举灭亡“带甲百万”的楚国。

本文经指纹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文章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龙泉铸剑师沈师傅的私人微信:LQLSSFB,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BQY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