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马机场候机时碰到一对五十多岁的法国夫妇,都是中学教师,属中产阶级,去希腊探亲。得知我来自中国,他俩热情地向我介绍起希腊的一些景点,兴致勃勃地和我交谈起来。我们很自然地谈到中法关系,但是双方都刻意回避2008年上半年发生的一些事,相信不愉快会很快过去。他感慨法国竞争力下降,失业率上升,中产阶级正在消失;说到中国成为主要竞争对手时,非常纠结。不过在他的论调中,似乎中国从古至今一成不变,而只要能扯上中国的专制历史,好像就能解释中国过去及现在的一切。我无意就此进行讨论,只是暗想:难道法国天生就是现在的模样?
法国是继希腊、意大利后第三个进入历史的欧洲现代国家。法国今天的领土是古代高卢地区的一部分。恺撒远征,高卢并入罗马帝国版图,但当时发展缓慢。在北方外族蚕食西罗马帝国的过程中,法兰克人进入高卢北部,建立法兰克王国,法国的国名即由此而来。
法国波尔多市梅花广场上的高卢雄鸡雕像。高卢在拉丁语中的另一个意思是公鸡,文艺复兴后,法国人接受这一形象成为国家的象征。
当时有诸多北方外族在原西罗马帝国的疆域中建立王国,但是发展情况各不相同。6世纪,东罗马帝国(拜占庭)曾经短期向西扩张,占领亚平宁半岛。7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北非和西班牙地区相继被穆斯林占领。这一过程中,很多外族王国被吞并或消灭,而法兰克王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发展起来,逐渐变成地区强国。
法兰克王国是由众多氏族组成的松散联合体。486年,墨洛温氏族的首领克洛维(466~511)击败罗马帝国在高卢的最后一任总督,标志着法兰克王国建立。在扩张过程中,克洛维用赠送土地的方式获得各地贵族的效忠。这种制度逐渐演化为采邑制,也是欧洲骑士制度及封建制的基础。同时,为争取原罗马帝国臣民的支持,496年克洛维还接受施洗,率众皈依天主教。
克洛维一世接受施洗。
墨洛温王朝内讧不断,统治并不稳固。7世纪末,大权逐渐被另一支法兰克人加洛林氏族掌握。711年,伊斯兰的倭马亚王朝灭亡西哥特王国,占领伊比利亚半岛,并开始进攻比利牛斯山脉以北地区。面对威胁,法兰克人同仇敌忾。732年,当时的加洛林首领查理·马特率领各部,在今天法国中部的普瓦捷击败阿拉伯军队。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遏制了伊斯兰势力在西欧的扩张,也巩固了加洛林人在法兰克王国中的地位。同时,加洛林人开始把触角伸向亚平宁半岛。
普瓦捷战役,画中执斧者是法兰克首领查理·马特。
750年,伦巴第人(日耳曼人的一支)进攻亚平宁半岛,一度包围罗马城,威胁到教皇领地。教皇请求法兰克王国的实权人物,查理·马特之子丕平(714~768)出兵保护。丕平同意了,但作为政治交换,751年教皇废黜墨洛温王朝的末代国王,加冕丕平成为新国王,建立加洛林王朝。随后,丕平出兵击败伦巴第人,并于756年将意大利中部部分土地分给教皇,建立教皇国,史称“丕平献土”。
768年丕平之子查理曼(732~814)继位称王。他在先辈的基础上,四处征讨:东到易北河、多瑙河沿岸的沼泽湿地;北到波罗的海和北海;东南到亚平宁半岛南部,遭遇强敌拜占庭帝国;西南到比利牛斯山,被伊斯兰势力阻拦。查理曼经过努力,完成西欧统一,建立查理曼帝国。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封授查理曼为罗马皇帝,名义上算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
查理曼大帝在罗马加冕。
“皇帝”等词语在含义上,西方与中国有很多差异。以英语为例,“皇帝”是emperor,对应的“帝国”是empire;下一级别是国王king和王国kingdom。“大帝”英文为The Great,是对功勋卓著的统治者的尊称,不一定有皇帝称号,比如亚历山大大帝、恺撒大帝。“帝国”本来专指君主制国家,后来范围扩大,一般指历史中某地区具有强势统治地位的王朝或国家。中文的“帝国”一词于近代来自日本,历经了从褒义(包括羡慕、嫉妒多种含义)到贬义,再到中性的过程,现在已经习惯将一些中国历史中的大王朝称为帝国。欧洲“皇帝”的称谓始自罗马共和时期,原指得胜的将军,到帝国时期才具有后来的意义,在东罗马帝国一直延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地区基本停止使用“皇帝”,到查理曼又得到恢复。不过此后,欧洲“皇帝”一词的使用一直比较混乱,权力也是忽大忽小,远没有中国清晰。
查理曼帝国的主要历史功绩是扩大了欧洲人的地理活动范围,将古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外族文化渐渐融合成一体,为欧洲后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帝国维持的时间很短,在查理曼之子路易统治末期,843年根据《凡尔登条约》,帝国被路易的三个儿子瓜分。版图按照左中右的位置分别是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此后,欧洲大陆受到北方诺曼人(现在北欧诸国的祖先,也称维京人,日耳曼人一支)、南方穆斯林、东方马札尔人(突厥的一支,现在匈牙利人的祖先)的长期侵扰。直到9世纪末,骚扰逐渐平息,但政权已是一盘散沙。西法兰克王国后来由卡佩王朝(987~1328)取代了加洛林王朝,而此前911年国王将靠近英吉利海峡一带的地方封给一支诺曼人,建立了诺曼底公国,为后来英法两国的恩怨埋下伏笔。
查理曼帝国843年的分裂。
查理曼帝国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在欧洲历史上可以视为一个奇迹。仅从欧洲大陆着眼,排除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查理曼帝国可能更能体现历史的稀缺性。就这样一个技术经济落后、政治结构松散的国家,居然是欧洲历史名义上唯一一个接近统一的帝国。从它的统一到分裂,看似和中国历史中循环往复的一些阶段相似,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查理曼帝国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更像是历史的意外。
法兰克人早期并未实行长子继承制,而是遵照日耳曼人传统,所有的儿子都有资格分得家产。墨洛温王朝的实力就是因为经过几代人分割,造成力量分散,慢慢衰落的。加洛林王朝本也应该如此,但是几代人下来,由于各种情况,最终只有一位继承人存活。查理曼的父亲丕平一代,本是兄弟两人,已将领地平分,但是查理曼的伯父只统治了几年,又将领地交给弟弟,至少看上去像是自愿归隐修道院,结果分割没实现。查理曼也有一个弟弟,丕平死后王国又被平分,但三年后弟弟去世,领地重归查理曼,结果又没分割成。查理曼本想将帝国分给几个儿子,但事与愿违,到他去世时,只有一个儿子路易还活着。国王路易很争气,有四个儿子活到成年,终于可以分家了。但过程并不顺利,为此还爆发了激烈的战争。战争的起因不是为了统一和分裂,而是为了分多分少。如果不是过程中死了一个儿子,帝国会被一分为四。这样一段经历看下来,查理曼帝国的出现还真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当然,继承人的唯一只是一方面,没有产生可以抗衡的地方强权则是另一方面。在法兰克王国扩张阶段,各方势力愿意服从一个统一的领导。大家一起滚雪球,获益最大。这种需求反过来也促使加洛林王朝刻意减少合法的继承人,比如运用适当的政治手段,或接受基督教的一夫一妻制。但扩张一旦停止,雪球不再滚动并开始融化,地方贵族的独立性就要显现。而这时,对于西欧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来说,帝国的疆域明显过大,统一成本过高,所以分家成为必然选择。
法兰克人分家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中也有相似的内容,但同曲异工,含义完全不同。西汉初年,韩信等异姓王被诛,汉高祖刘邦认为天下同姓一家,才可以江山永固,于是不再异姓封王,而将土地大量赐给刘氏子孙。与秦朝相比,刘邦效仿周朝分封贵族,与郡县制并行,看似倒退,其实是折中方案。因为当时的中央集权体制还不完备,行政能力并不能完全取代部分贵族对地方的管理。到了文帝、景帝年间,有几个藩王势力坐大,威胁到中央集权。文帝、景帝都曾经借故消除藩王势力,结果引发部分人造反,后虽镇压,但依然留有后患。后来汉武帝刘彻在集中兵权的同时,施行“推恩令”,让各藩王将土地分给各自所有的儿子,不能长子独享。结果两代下来,诸王势力消散,再无威胁。刘邦的大分家初衷虽好,却是威胁中央集权;刘彻的小分家貌似延续刘邦的做法,却加强了中央集权,实际效果相反。分封贵族土地,使其形成地方强权的现象自汉以后依然存在,隋唐逐渐减少,变成封王不封地或者少封地。明朝初期有过一次返祖现象,可能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汉高祖刘邦出身相似,所以治理国家的思路也相同。朱元璋广建宗室,大举封建,但是效果更差,导致藩王朱棣直接夺权。
汉朝为避免解体、维护统一,想尽一切办法;而查理曼帝国并无强烈的统一愿望,解体顺理成章。这种南辕北辙的想法可以归结为一种东西方差异,也造成对国家、王朝等概念的理解大相径庭,但本质的差异是各自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法兰克王国是罗马帝国解体后,在西欧乱世中逐渐汇聚而成的强国,当然这种强大远不及同期的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唐帝国,更多时候只能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称王称霸,文化艺术成就也是乏善可陈。法兰克王国的经济基础是非常落后的农业,商业比重极低。选择封建制的结果必然是重农轻商,有些地区甚至是有农无商。这导致其政治制度更接近于古罗马的王政时代和中国的商周时期,社会综合面貌可想而知,并且,法兰克王国已经没有机会再编撰上古盛世、贤人圣王的故事了。
与法兰克王国的建立需要不断磨合一样,其解体同样是重要的历史事件,不可能一步到位。870年,根据《默尔森条约》,东西法兰克王国向中间推进并接壤,中法兰克王国仅剩下南部领土,改称意大利王国。三国的位置关系从左中右变成了左右下,就是现在法国、德国、意大利的雏形,西欧的历史从此可以和现代对接了。
870年根据《默尔森条约》,三个国家划分后的疆域。
在欧洲历史中,法兰克王国如果与罗马帝国相比,绝对是历史的大倒退,几乎退到了仅强于茹毛饮血的刀耕火种时代。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如果与中国历史的连贯性进行对比,古希腊、古罗马与现代欧洲及现代希腊、意大利的关联度明显偏弱,只是因为地域重合,才被捏合在一起;法兰克王国反而更像是现代欧洲的真正鼻祖。所以法兰克王国尽管被古希腊、古罗马的光环映衬得极为寒酸落魄,但不能简单地视为原地倒退,转换空间或另起炉灶的意味更强。不过由此展开的关于文化、文明延续性的讨论,可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作者:丁舟